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原卷)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马德堡半球实验是最著名的证明________存在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测出大气压强的值,这个实验中测得大气压相当于________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P0=________Pa。
2.将菜刀磨锋利后切菜更容易,是因为刀刃与菜的接触面积________,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压强________了(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自平衡电动踏板车”如图所示,当人站上踏板车后,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强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停止对踏板车供电后,由于惯性它将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静止的过程中,踏板车的惯性________(选填“逐渐变小”、“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大”)。
4.如图所示,一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 , 杯中水深15cm,杯和水的总重力为4N,则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水对杯底的压力为________N.(g取10N/kg,茶杯杯壁厚度不计)
5.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木块,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6.如图所示,小宁同学将纸条的一端按在嘴唇下方,向前吹气,纸条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飘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________。
题3图 题4图 题6图
7.在一个塑料瓶中注满水,在两个位置各扎一个小孔,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况.这说明水对容器的________有压强,液体压强随________的增加而增大.
8.不漏气的氢气球由地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的重力G甲________G乙 .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 . (选填“>”“<”或“=”)
10.如图,行驶中的汽车,车窗紧闭,当打开天窗时,天窗外空气流速________车内空气的流速,天窗外空气的压强________车内空气的压强 选填(“等于”“大于 ”或“小于” ) 所以车内空气被“抽”到车外。
题7图 题9图 题10图
二、选择题(共8题;第11—16题是单选题,每题3分,第17、18为多选题,每题4分,答对得4分,答案不全得1分,答错不给分,共26分)
11.下面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吸尘器 B.拦河大坝 C.船闸 D.锥子
12.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将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13.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14.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
A.A最大
B.B最大
C.C最大
D.一样大
15.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背带较宽 ?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穿滑雪板滑雪
16.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
A.茶壶 B.船闸 ? C.抽水机 D.下水管
17.施工用的挖土机和压路机,关于它们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挖土机的“爪子”前端很尖,是为了增大对物体的压强
B.挖土机采用履带式,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C.压路机的质量很大,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D.挖土机履带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路面的摩擦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压力相同,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B.乙:同一液体,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C.丙: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D.丁: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三、简答与计算(共4题;第19题4分,第20题5分,第21题6分,第22题7分,共22分)
19.全国各地高铁的运营,极大的方便了百姓的出行,在高铁站台等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地上有一条醒目的黄线,乘客在等待上车时要站在黄线外等候,以免发生危险,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20.“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参加了我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护航任务。“武汉号”的排水量为7000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3? , g取10N/kg)???
(1)?若舰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8m,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2)?“武汉号”在巡航时,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s收到了回波,则目标距军舰的距离是多少?
21.昆明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t,水罐容积为5m3 , 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 .求:
(1)洒水车装满水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若罐内水深1.5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
22.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m和0.1m,A的密度为2×103kg/m3 , B质量为1kg。求:
(1)A的质量;
(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和边长分别为2ρ和2h,实心正方体B的密度分别为ρ和h,现将正方体A、B沿竖直方向各截取四分之一,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求叠放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A与ΔpB的比值。
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23.如右图所示,在课本“估测大气压的值”活动中:
(1)实验中除了弹簧测力计,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实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若计算出的大气压的值与标准大气压不完全相同,请你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
(4)小明在实验中增加一个步骤:不封住注射器小孔,将活塞从注射器底端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拉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活塞的横截面积4×10-5m2 , 则小明测出的大气压应为________Pa.
2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
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法。
(2)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小桌子上加砝码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力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乙、丙的实验现象,丙图中小桌子倒放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受力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结论:当__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p丁(选填“>”“<“或“=”)。
25.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乙烧杯中盛的是酒精。①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________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压强就越________。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2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同学们在玩中都会无意识的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以下两个现象可能您尝试或观察过:
①喝牛奶时,把吸管插人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牛奶从吸管喷出。
②在室温下,把吹鼓的气球放在火炉附近,过一会儿,气球就爆破了。
(1)由以上现象进行猜想:
当气体的体积一定时,气体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_______和_______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
(2)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
把细玻璃管插人装有半瓶水的密闭烧瓶中,如图甲所示;
①从细管上端往烧瓶里吹气,此时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迅速放开,观察到细玻璃管内水柱上 升到a处位置(如图乙所示)。
②接着用手握住烧瓶的瓶颈部分,使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请您在图乙中画出细玻璃管内水柱所上升到b处的大致位置;
(实验拓展)
①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换用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进行上述实验,则管内水柱上升的高度会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其它条件相同时,把图甲的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则细玻璃管内的液面将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原卷)答案
一、填空题
1.大气压;0.76;1.013×105
2.减小;增大
3.变大;保持不变
4.2000;3
5.变大
6.上;小
7.侧壁;深度
8.不变;变小
9.>;>
10.大于;小于
二、选择题
11.A 12.D 13.C 14.C 15.A 16.C 17.A,C,D 18.B,C,D
三、简答与计算题
19.高铁进站时,速度较快,使人身前的空气流速变快,则压强较小,人身后的压强大于人身前的压强,产生一个向内的压力差,使人有可能被“吸入”铁轨内,造成危险.
20.(1)解:
(2)解:
21.(1)解:根据 得
m水=ρV=1.0×103kg/m3×5m3=5×103kg;
洒水车装满水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6×103kg+5×103kg)×10N/kg=1.1×105N,
则洒水车装满水时对地面的压强:
(2)解:水对罐底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1.5m=1.5×104Pa。
22.(1)解:A的质量为:mA=ρAVA=2×103kg/m3×0.23m3=16kg
(2)解: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B = GB /SB =1kg×9.8N/kg3/0.01m2=980Pa
(3)解:叠放前A、B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A=(mBg/4)/(3sA/4)= ρgh/12,叠放后A、B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B=(mAg/4)/(3sB/4)=16 ρgh/3,故叠放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ΔpA与ΔpB的比值为:ΔpAA/ΔpB=1/64
四、实验探究题
23.(1)刻度尺 (2)4.4 (3)注射器内有残留的气体 或活塞与筒壁间有摩擦 (4)0.95 ×105 Pa
24.(1)凹陷;转换法
(2)增大;受力面积
(3)增大;压力大小
(4)=
25.(1)小;相平 (2)不可靠的;在液体中的深度
(3)大;大 (4)不变;相等
26.(1)质量;温度 (2)增大
(3)相同;管中的水柱上升的高度相等;上升;因为外界气压减小,所以细玻璃管内的液柱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上升
1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