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欧洲的宗教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1-欧洲的宗教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6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2-26 07: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是哪一国家吗?你知道中世纪时权力最大的是哪一国家吗?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公里
人口:约1000人
她的前身就是中世纪时权倾欧洲的“教皇国”专题五 欧洲的宗教改革一、背景
二、内容
三、影响
巩固练习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一、背景1.权倾欧洲的教皇国基督教的产生:统治地位的确立
(中世纪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垄断了文教、艺术等意识形态影响无处不在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天主教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12世纪)问题探究圣城耶路撒冷耶稣受难图罗马帝国基督教的发展、演变基督教产生(1世纪的罗马帝国)第一次分裂(11世纪)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东正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第二次分裂(16世纪)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卡尔文教英国国教材 料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材 料西班牙的修道院最是阴惨……一些妇女戴着面纱,腰肢被毡毛内衣和铁针制成的鞭子扎得遍体鳞伤,膝头因祈祷而皮破血流,伏在雕像下的黑暗中哭泣,那是些以神妻自居的凡妇,以天女自居的幽灵。那些妇女在想什么吗?没有。有所求吗?没有。有所爱吗?没有。是活的吗?不是。她们的神 经已成骨头,她们的骨头已成瓦石。她们的面纱是夜神织的。她们面纱下的呼吸好象是死人那种无以名之的悲惨气息。修院的女院长,恶鬼一个,在圣化她们,吓唬她们。圣洁之主在她们之上,冷冰冰的。那便是西班牙古老修道院的面貌。残忍的苦行窟,处女们的火坑,蛮不讲理的地方。
——《悲惨世界》天主教会能够确立对西欧的神权统治的原因是什么?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组织“十字军东征”,扩大教会势力;
基督教教义具有麻醉性;
欧洲封建王权衰落;
封建统治者支持以及教会的强制推行;
经济实力雄厚;
生产力水平低,人们的认识有限.2.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表现加紧思想控制教士生活腐化,道德败坏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设立宗教裁判所,野蛮迫害“异端”影响: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反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裁判所西欧宗教裁判所的“死后追审” “死后追审”是宗教裁判所采取的最残忍的招术之一。他们不放过每一个“异教徒”、“叛教者”或“异端”,即使在他们死后,也要对他们的尸体进行声势浩大的审判。1231年,一个异教徒被迫害致死后,宗教裁判所命令将他的尸体拖出墓地,在一场所谓的公开审判之后,对尸体判以重刑。尸体被半拖半抬的在城中户口密集的街巷穿行而过,向城中居民公示,然后在城外的公共用地上焚毁。 3.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政治:经济思想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反对早期基督教思想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阶级巩固练习11.关于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受王权的制约
C.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D.教会等级制度森严
2.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 )
①封建割据严重 ②封建王权衰弱
③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④天主教确立了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BB 3.在14、15世纪,天主教会之所以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天主教会的腐败
B.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C.进步人士认识的提高    
D.各国王权的软弱
4.14—16世纪,西欧天主教受到挑战的主要表现有( )
①资产阶级兴起 ②新贵族产生
③一些国家的君主想加强中央集权 ④民族国家的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5.对中世纪天主教会堕落的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垄断《圣经》解释权 B.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C.出售赎罪券大肆敛财 D.反教会斗争的开展BAD6.欧洲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具备了什么有利条件?(1)根本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严重阻碍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有利条件:
①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
②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兴起
③自然科学发展,人文主义传播自学思考题1.宗教改革运动为什么首先爆发于德国?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3.如何认识德国宗教改革的结果?
4.瑞士宗教改革领袖卡尔文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丁·路德的思想的?应如何评价?
5.瑞士宗教改革的结果如何?
6.英国“至尊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与德国、瑞士相比,英国宗教改革有何特点?
8.如何认识英国宗教改革的结果?二、内容德国瑞士英国马丁·
路德“因信称义”“信徒皆祭司”民族教会最早开始有很大局限性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卡尔文“先定论”民主教会廉俭教会更为激进建立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亨利八世国王为教会首脑保留天主教教义和仪式由国王领导很不彻底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引发清教运动天主教仍享有较大权益廉俭教会马丁·路德(1483—1546)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因行称义:将与上帝沟通、中介的权力归为教皇、主教等神职人员,教徒必须依靠参加繁缛的宗教活动,包括如购买赎罪券等,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
因信称义:人要想得到上帝的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的律法和礼仪,而在于对上帝的信心,不在于个人的功德或善行,而在于上帝给人的恩赐。人只有信仰耶稣基督的救赎才能最终得到上帝的拯救。它还特别强调信徒凭借信仰就可直接同上帝心灵交通,而无须以主教或神父作中介。
二者的分歧在于怎样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是听从教会服从教规,还是相信自己。 卡尔文(1509—1564)卡尔文教宗教仪式亨利八世(1491—1547)三、影响积极作用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民族国家的成长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促进欧洲自然科学和文化发展性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革新运动。四、巩固练习1.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根本目的是 ( )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2.《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 )
A.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B.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DB3.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和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所体现的是(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4. 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
①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②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③反对教皇权威 ④主张“先定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AB5.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卡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
②教义方面保留天主教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
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德意志等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A.天主教会的派系斗争
B.农民的反封建斗争
C.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天主教规和仪式改革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