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唯一的听众 课件(31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唯一的听众 课件(31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3 17:46:06

文档简介

11 唯一的听众
原名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1949年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
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年仅60岁。其作品编入小学教材的有:《猫》、《最后一课》、《燕子》
走进作者
落 雪


1,“唯一” 是什么意思?
只有一个。
2,这“唯一的听众” 指谁?
“聋子”老太太
3,为什么说她
是唯一的听众?

生字

悠悠

仪式

抱歉

溜走

嘿嘿

割舍
yōu
qiàn
hēi

liū






kuàng
niè
shòu


手蹑脚

词语积累
懊恼:
沮丧:
和谐:
洋溢:
荒唐:
声望:
难以置信:
全力以赴:
天方夜谭:

心里别扭、烦恼。
灰心失望的意思。
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充分流露出一种情绪或气氛。
(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程度。
难以让人相信。
把全部力量和精力都投入进去。

书名,即《一千零一夜》。指 信口开河,讲些不着边际的话。

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朗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鼓励和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在他们听起来,我拉的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

“后来,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
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也发现“我”缺乏自信。老人谎称自己耳聋,为听不到好听的琴声向“我”表示歉意。听惯了亲人对“我”白痴的评价,第一次听到陌生老人的称赞,尽管是个聋子,但“我”还是充满了快乐。老人的话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
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说说我在学习拉小提琴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心理变化、行动变化)。

“我”的成长道路
我在音乐方面发生的变化。
“白痴”、沮丧
充满了神圣感、沮丧
羞愧、兴奋
重拾自信、勤奋
让人大吃一惊
无法割舍、熟练

思考:是什么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这都是老教授真诚鼓励和无私帮助的结果。
自学提示:
默读2——8自然段,用“—”画出老人语言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老人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我”听后有怎样的感受?

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以及“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重新找回了自信。
3、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我”的尴尬和不自信、沮丧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老人真的“耳朵聋了”吗?她为什么说自己“耳朵聋了”?)
老人的耳朵并没有聋。因为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也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我”的爱护,老人才谎称自己耳聋。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使我产生了哪些变化?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在老人真诚无私的鼓励下,“我”变了吗?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一个聋子呢?)
因为在“我”眼里,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我”对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共几次?
平静
共出现三次。
1.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的望着我。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第一次“平静地看着我”
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看着我?
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2)她一直很平静的望着我。
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望着我”的?

老人平静地望着“我”拉琴,其实是对我无声的关切和鼓励。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和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为什么老人的眼神总是平静地望着我,而且像“深深”的潭水呢?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
回顾内容,
思考问题
为什么称老教授为“唯一”的听众呢?
“唯一的听众”——
老妇人(老教授)
这里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这个“唯一”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无限钦佩,敬仰之情。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使我树立了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
你就是我的唯一!
心理变化 行动变化 具体原因








内心沮丧,失去在家练琴的信心

悄悄地到楼区后面的小树林练琴
父亲和妹妹的嘲笑与打击
高兴
庄重的架起小提琴
对练琴环境的热爱
被老人的话打动、羞愧、兴奋
内心沮丧
看见老人,想偷偷的溜走
小提琴演奏水平太差
每天早晨到小树林练琴
老人的鼓励
变得快乐,有了信心
又在家练琴了
老人的持久关注
震惊、感激
小提琴成了无法割舍的爱好
得知老人的真实身份
完全成熟,充满自信
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拉小提琴
老教授的爱护与鼓励
“我”的成长道路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拓展训练
1、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别紧张,别害怕,我听不见,我要给你勇气和力量,让你毫无顾忌的大胆练习。”
2、当我为琴技稍有进步而沾沾自喜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稳住稳住,千万别骄傲自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还要每天继续练琴,不断努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3、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你终于成功了,你的琴声能给我带来幸福和快乐!小伙子,我没看错你,你果然是位了不起的小提琴演奏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