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心 中 的 鹿 和 狼
( )的鹿
( )的狼
你 心 中 的 鹿 和 狼
( 活泼而善良 )的鹿
(贪婪而凶残)的狼
鬼哭狼嚎 狼狈为奸
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引狼入室 与狼共舞
我知道
14* 鹿 和 狼 的 故 事
自由读文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宠儿 威胁 葱郁 出没 凶恶
残忍 狩猎 毙命 充足 灾难
降临 饥饿 捕杀 居然 维护
糟蹋 承载 凶残 露出 相悖
读一读:
松杉( )郁 生( )勃勃 面目全( ) 一命( )呼 难逃( )运 生态( )难 美丽( )( ) 凶恶( )( )
( )( )残喘 ( )( )祸首
填一填
葱
机
非
呜
厄
灾
善
良
残
忍
苟
延
罪
魁
一、字词考察
葱郁:
生机勃勃:
充满生命力、活力。
难逃厄运:
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葱茏,指植物生长茂盛。
难以逃脱不好的命运。
苟延残喘: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比喻勉强维持生存,近义词:苟且偷生。
面目全非:
承载(zǎi):
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罪魁祸首:
作恶犯罪的首要分子。
相悖(bèi):
相互违背,相反。
词语积累
课文主要讲了讲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述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群大量死亡,给森林生态带来巨大的灾难。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美国军事家、政治家,美国第26任总统。因成功调停日俄战争而获得190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小组合作探究
1、罗斯福为保护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下令后的狼和鹿发生l了什么变化?
3、狼和鹿的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后果?
4、 罗斯福保护鹿的政策为什么会失败?
罗斯福为保护鹿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消灭狼。
下令后狼发生什么变化?
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有数千只狼先后毙命。
狼:
下令后鹿发生什么变化?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
鹿:
②
看来我们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狼和鹿的这些变化带来了什么后果?
1、饥饿造成大量鹿死亡
2、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
3、两年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苟延残喘。
探索罗斯福保护鹿的政策为什么会失败?
1、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狼
吃
鹿
少吃植被
数量得到控制
草、树
得到保护
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联系的
这是一个平衡的生物链,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保持平衡
猎人
大量捕杀狼
狼数量减少
不能吃鹿
鹿大量繁殖
大量吃植被
狼
鹿
草、树
严重破坏
现在凯巴伯森林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鹿大量的繁殖,使森林遭到了不可弥补的破坏。
鹿和狼的故事
鹿
狼
不吃
森林
保护
破坏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
吃
鹿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
■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断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 这种相互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引狼入室”
美国政府为了挽救护鹿灭狼带来的恶果,于上世纪70年代制定了“引狼入室”的计划。而当时该计划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未及时实施。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提高,“引狼入室”计划终于在1995年得到实施。当年美国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 生到落基山中,从此,凯巴伯森林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列举事例
(第1-6自然段)
分析原因
得出结论
(第7-9自然段)
表达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狼或鹿,你会对总统或人类说些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看过或听过类似《鹿和狼的故事》这样的事例吗?试着讲一讲。
《蛇与庄稼》
几十年前,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是台风引起的,许多田地和村庄被海水淹没了。这场洪水过后,那儿的庄稼总得不到好收成,接连几年都是这样,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
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去外地买了一批蛇回来,把蛇放到田里。说也奇怪,那一年庄稼就获得了丰收。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老农把秘密说破了,原来那场洪水把深藏在洞里的蛇都给淹死了,田鼠却游到树上和山坡上,保住了性命。
后来洪水退了,田鼠又回到田里糟蹋庄稼,没有蛇来捕捉它们,它们繁殖得特别快,庄稼都让田鼠给糟蹋了。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大量的田鼠让蛇给吃掉了,因而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
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 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 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后来科学家们 发现,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消灭了麻雀,害虫没有了天 敌,就大肆繁殖起来、导致了虫灾发生、农田绝收一系列 惨痛的后果。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 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可能是人的努力无法弥补的。因此 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
日本植物克株的花美丽迷人,并且还能散发出甜甜的葡萄酒的香气,不久就以观赏植物的身份出现在美国。后来,由于克株生长快,并能在极其恶劣的土壤条件下生长,适应性极强,还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美国开始大规模推广,1940年仅在得克萨斯一州就种植了50万英亩。可是由于克株的大量繁殖,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到20世纪60年代,当年致力于研究培育克株的联邦农业部门,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转向了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克株。于是美国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除克株运动,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作业:
1、请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2、查阅其他的类似事例,与同学交流。如《挽救澳大利亚的蝴蝶》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