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成长足迹 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成长足迹 课件(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3 20: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难忘的启蒙
沙健孙,1934年出生,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
主要作品:专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概论》《中国革命史论稿》《中国革命问题散论》等。
作者简介
启蒙
沦陷
徒劳
遐想
1.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2.(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文中指当时我国东北、华北大部分国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3.无益地耗费力气。
4.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词语解释
第一部分( ):写“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
第二部分( ):写老师对侵略者的藐视和对学生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
第三部分( ):写启蒙老师的教育在“我”身上留下的影响。
段落划分
1
2-8
9-10
课文解读
认真读课文,思考:课文回忆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怎样的品质?
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
对日语课宽容。
对作文、写字要求严格。
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
教导我: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的、诚实的人。
在作者的心灵深处,老师给“我”那童稚的心灵里播下了美好的种子。这“种子”指的是什么?
课文是一篇回忆__________的文章。文章重点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_____精神和严谨的_____作风,表达了“我”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主题解说
启蒙老师
抗日讲演比赛
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
对日语课的抵制
爱国
教学
2 老师领进门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作品多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纯朴,乡土气息浓郁。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豆棚瓜架雨如丝》等。
作者简介
词语解释
桃李
娓娓动听
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
1.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2.形容善于说话,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
3.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4.吸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第一部分( ):写“我”6岁进小学读书,教“我”的是田老师。
第二部分( ):写“我”回忆田老师讲诗歌编故事的情景。
第三部分( ):写田老师的教育让“我”永生难忘。
段落划分
1-4
5-12
13-14
课文解读
认真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点睛之笔
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课文讲述了小时候教国文的田老师口才、文笔皆好,他每讲一课都要演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培养了“我”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从事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表达了“我”对启蒙老师的尊敬、热爱和感激之情。
主题解说
3 新来的王老师
词语解释
哄堂大笑
前仰后合
资质
平庸
1.满屋子的人同时大笑起来。
2.身体前后晃动,站不住,坐不稳的样子。
3.人的素质、智力。
4.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第一部分( ):写新来的王老师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
第二部分( ):写课后王老师找蔡林了解情况。。
第三部分( ):写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他好好学习。
段落划分
1-6
7-15
16-19
课文解读
认真读课文,思考:王老师是怎样对待“差生”的?你认为王老师是怎样一位老师?
1.激励其进取。
2.王老师是一位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理、
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课文写新来的王老师提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了解情况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鼓励蔡林克服自身不足,好好学习,赞扬了王老师平易近人、关爱每一位学生的优秀品质。
主题解说
4 忘不了的笑声
词语解释
感染力
文雅
疙瘩
捉弄
1.感召的力量,使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力量。
2.(言谈、举止)温和有礼貌,不粗俗。
3.(方言)麻烦,别扭。也指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4.对人开玩笑,使为难。
第一部分( ):写六年小学生活,最难忘的是小伙伴们的笑声。
第二部分( ):分别写了几位同学的笑声。
第三部分( ):写队员们熟悉的笑声让“我”永远忘不了。
段落划分
1
2-5
6-7
课文解读
认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些人物?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文章写了“我”小队的队员,有余晓、鲁珊、方萍、陈立。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爱笑。
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材,写出了同学们别具一格的笑声,通过笑声表达出同学们的特点,传递出同学之间的________。文章立意新颖,选择的写作角度独出心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主题解说
小队同学的不同笑声
亲密友谊
5 作文上的红双圈
黄蓓佳,1955年出生于江苏。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主要作品:《请和我同行》《这一瞬间如此辉煌》《目光一样透明》《玫瑰房间》《我要做好孩子》等。
作者简介
矜持
赫然
折腾
1.拘谨;拘束。
2.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3.反复做(某事)。
词语解释
第一部分( ):写学校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的作文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
第二部分( ):写“我”之所以成为作家,要感谢“我”的老师。
段落划分
1-5
6-7
课文解读
认真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被陆续刊载。
“九十八个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
文章写了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作者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作家一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主题解说
读了“阅读材料”中的几篇文章,你一定对培育自己六年的母校、老师有着深深的留恋和感激之情吧,一定对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依依不舍吧!想一想在小学生活中,有哪些让自己难忘的人和事,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小学生活,难忘的一次活动……
*习作内容
写的时候可以借鉴阅读材料中文章的写作方法。例如《难忘的启蒙》和《老师领进门》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品质,表达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新来的王老师》和《作文上的红双圈》选取了成长道路上老师鼓励和帮助自己的事情来
*写法指导
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忘不了的笑声》独具匠心,通过不同的笑声来写一个个同学的特点,表现同学间的深情厚谊。我们在写的时候要借鉴这些优秀的写作方法。
*佳作引路
难忘的小学生活
时光来去匆匆,六年的小学生活在转眼之间,便被画上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句号。六年的小学生活,就像是一幅迷人的画卷,画中描绘着我童年的欢乐;又像是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奏出了我纯洁美好的幻想;更像是一束绚丽的茉莉,散发出醉人的芳香,令人回味无穷。
瞧,迷人的画卷展开,绽放出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那不是我们去年参加拔河比赛时的情景吗?同学们脚勾着脚,手握紧绳,一边听着老师的指挥,一边奋力拉动绳子。老师的完美指挥、同学们的团结一致,最终使胜利倒向我们这边,欢呼声、呐喊声在操场上空久久回荡。
听,婉转悠扬的乐曲声响起,清脆的声音此起彼落,那不是我们班级辩论会的情景吗?一部分同学为诚实而战,另一部分同学为善意的谎言而守。眼看善意的谎言一方节节败退,可哪知半路杀出一员大将,奋力扭转战局,最终双方打平,握手言和。战罢,攻守双方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闻,茉莉芳香沁人心脾,令人神往,寻芳而至,那不是我们班级联欢会时的情景吗?这是我们班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五最后一节课,开展了班级联欢会。同学们个个大显身手,唱歌、跳舞,自创小品,而宋昕洋和张希致演唱的《两只老虎》,令我们捧腹不已。
那醉人的芳香和着欢笑声飘散出很远、很远……六年的小学生活,六年的酸甜苦辣,六年的难忘回忆,我们有笑有泪、有苦有乐。这六年的时光,将使我终生难忘。
六年的小学生活,留下了多少难忘的故事啊,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到即将步入中学的少年,每一段成长历程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寻找成长的足迹,重温感人的瞬间吧。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我们可以坐在一起,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
*方法指导
2.共同寻找班级的“成长足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回忆班级生活,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那一张张奖状与留影,那一次次队会与劳动,无不记载着班级成长的足迹。
*交流范例
今天我们开一次以“我的成长故事”为主题的班会,请同学们把自己成长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蒙蒙:记得我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上遇到了点小麻烦,生字怎么也记不住,头一天学的生字,第二天测试,竟有一半不会写,为此我非常苦恼。教我们语文的王老师一面耐心地给我补习,一面寻找好的识字方法:他把每个生字都编成
了字谜,帮助我记忆。这一招真
管用,我在猜字谜和说字谜的过
程中,轻松地记住了生字。
明明:我说件智斗小偷的事。一天,我在超市看到一个戴墨镜、穿着大衣的男人把一瓶东西装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我马上告诉了导购员阿姨。导购员阿姨找来保安,把那个小偷带走了。我心里甜滋滋的,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本次活动的内容是制作班级纪念册。
*方法指导
1.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形式、名字、栏目等。
2.搜集资料:搜集照片、奖状、实物等。
3.制作班级纪念册,努力做到图文并茂。
*活动指导
*活动展示
七彩童年
——班级纪念册
1.创意设计的缘由
进入六月,我们毕业班的同学活动多了起来,有的合影留念,有的互赠留言,有的聚在一起谈论六年来的往事。想到朝夕相处六年的师生,而今即将分别,留恋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们六(1)班在班长的倡议下,决定制作一本班级纪念册。
2.创意设计的实施
(1)以班委会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制作一本精美的班级纪念册。
(2)在全班同学中征集名字,最后全班同学投票决定,这本纪念册就定名为“七彩童年”。
(3)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活动小组,分头进行组稿工作。
(4)不到一周的时间,每个同学都交了一篇文章、一张生活照、一份简介和一段毕业留言。班级大事记和荣誉展台所需的材料也准备妥当,还请老师写了一段篇首寄语。一切就绪,送交印刷厂。
3.创意设计的成果
老师的话
老师的个人小档案,老师寄语。
荣誉展台
获得的荣誉,有图片和文字说明。
活动写真
各种活动图片,有文字说明。
学生档案
简介、佳作。留言、照片。
作品欣赏
书法、美术、诗文、摄影等等。
心语点点
师生、同学相互签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