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色光五》 教案
教学目标:
1.观察汉字结构,知道字的部件一定要写准确。
2.掌握多音字“似、济、倒、转”的用法。
3.积累记一记课本上的三则关于山水的对联,收集几幅关于山水的对联
4.补充句子,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
5.收集关于祖国山水的精美图片,用张贴图片配文字说明的方式制作一个小画册。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积累记一记课本上的三则关于山水的对联,收集几幅关于山水的对联
2.补充句子,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杏子。关于杏子,老师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2.老师讲解故事。
有一天,在外寒窗苦读的书生非常思念家乡,此时正是杏子成熟的季节,他平时很爱吃杏,于是提笔给岳父写了一封家书,让岳父买一些杏寄来。
老汉看到信,琢磨了半天也没明白。因为女婿把杏写成了“否”。老汉猜字行动,买了一筐小黄杏给女婿寄去了。于是有诗云:
贤婿来信要买“否”, 急得老汉满街走。
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要说的?
预设:
预设:写字要注意细节,不要写错别字。
二、分辨字形
1.仔细观察下面两组字的字形,这两行字的区别。
(1)肃 律 争 镰 唐 静 康 君
预设:
这些汉字包含的不是一个部首,在汉字中不能独立存在,它需要与其他笔画(“丨、亅、丿”等)共同组成汉字的一部分。
(2)雪 归 妇 急 寻 当 慧 灵
预设:
“彐”是一个部首,在汉字中独立存在,可以在汉字的上、中、下、右边,作为汉字的一部分,不与其他笔画勾连。
3.这个部件长得有点像,但是就是这细微的差别,却让他们有了本质的不同,写字时一定要把字的部件写准确。
三、我会分辨字音
给下面的多音字辨音组词。
出示多音字“似、济、倒、转”学生根据读音组词。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区别它们的。
预设:
似:sì(似乎)shì(似的)
济:jì(接济) jǐ(济南)
倒:dǎo (倒下)dào(倒立)
转:zhuǎn(转变) zhuàn(转动)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蓝天上的白云像 ,又轻又软。
2.湖边的柳树摆动着细长的枝条,好似 。
3.满山的红叶像 。
4.雪花漫天飞舞,如同 。
学生自由交流,看看谁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文采。教师适时点评。
五、读读背背
我们的语文七色光里,不仅有美丽的成语,有动人的诗歌,还有对联哩!我们就来欣赏三则对联,从对联中让我们感受祖国山水的美。
1.出示: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解说:这是李白在湖南岳阳楼上看到的风景,这幅对联就在岳阳楼上。
2.出示对联:
桂林无杂木 山水有清音
——广西桂林桂山书院联〔清·刘长佑〕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山东济南大明湖联〔清·刘凤诰〕
引导学生读一读,背一背,感受山水的美!
3.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了解说一说你喜欢这三幅对联中的哪一联?为什么?
4.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对联。
预设: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杭州西湖净慈寺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云南黑龙潭
绕阶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颐和园宜芸馆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杭州西湖
学读读背背,没谈一谈感受。
六、背诵有招
背诵对联和古诗这个比较容易,背诵较长的文章就比较吃力了,你有什么背诵课文的绝招?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总结。
预设:
首先要多读,俗话说“熟读成诵”。
其次要清楚背诵的这段话或者这篇文章内容的层次和每个层次之间的联系。
最后再提炼出每个层次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
把要背诵的内容穿成一条清晰的线,就能背诵得又快又准。
七、制作画册
1.制作画册、整理画册。
预设:
请你收集一些关于祖国山河的图片。
准备一些白纸,用这些图片和白纸来制作画册。
然后在白纸的空白处写上图片说明。
给画册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设计一个封面。
把贴好图片的白纸和封面装订在一起。
2.展示画册。
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自己制作的画册,感受祖国山水的美好。
八、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里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它们就像美丽的花朵。今天你都有哪些有价值的收获呢?
预设:
1.使用汉字细推敲,细微之处要记牢。
2.细心掌握多音字,理解词义错不了。
3.积累对联看风景,祖国山水万里好。
4.动手制作美画册,欣赏风景乐逍遥。
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成就,我自己鼓掌吧!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