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
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了解中外交通的情况。
2、能力目标:
(1)学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感知历史、想像历史的思维能力。
(2)增强自我展示的信心,锻炼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展开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通过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学会评价历史事件,逐步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从而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利用学案、微课搜集、提炼、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且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未知的事物保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观看资料,合作探究能够调动其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教学难点: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PPT课件、视频、一体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学环节及作用
课前检测
通过一体机展示习题,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测。
课前导入
采用“直述法”,直接导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
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简单做几道习题回顾一下上节课的知识
生:(习题检测)。
师:宋元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为这一时期科技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自主学习(一)
教学环节及作用
多媒体出示有关活字印刷术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明确有关活字印刷术的时间、发明者与印刷术在元代的改进,进行针对性学习。
问题回答,成果检测
通过回答预先准备的问题,考察学生对教材的阅读与理解。
播放活字印刷术视频
通过视频形象生动的展示活字印刷术的工作流程,便抽象为具体。
教学过程:
(过渡):关于明朝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活字印刷术。
师:阅读教材,完成有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几个问题。
生:(阅读教材)
师:找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略)
师:(教师进行集中讲解)。在活字印刷术产生之前,人们用的是雕版印刷术,(多媒体展示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那么雕版印刷术有什么弊端呢?
生:费时费力,资源浪费。
师:因此,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那我们通过一个视频看看活字印刷又是怎么一回事?
(学生观看视频好后,多媒体展示活字印刷术的改进及传播,明确活字印刷术的意义。)
(过渡)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说火药与指南针。
自主学习——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教学环节及作用
PPT课件出示指南针、火药的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结合表格,明确指南针、火药在不同时间的产生、发展
一体机出示答案
一方面对照学习成果,一方面方便教师书写板书。
结合书中材料进行小组讨论
就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哪些变化,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果展示,教师总结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记你一部认识指南针、火药应用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生:(略)
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关于指南针在汉代,北宋末年有什么不同,火药从唐代到元代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略(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师:指南针、火药被广泛传播后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图片就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欧洲作战方式变化,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带来了哪些影响?
生:(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师:教师总结,明确影响。
(过渡) :最后我们了解一下宋元发达的交通。
(四)、自主学习:发达的中外交通
教学环节及作用
PPT课件展示知识填空
阅读教材,完成知识填空,勾画学习内容。
多媒体出示图示展现元代交通发展
借由图示是学生直观感受元代交通的发展。
(教师总结):元代陆路和海路交通的通畅,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到西方,对西方的科技文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当堂检测”
教学环节及作用
一体机出示练习题,学生利用一体机回答选择题与材料题
通过习题检测并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板书设计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 (二)、火药
时间与人物: 1、唐朝: :
2、影响: 2、宋代: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3、火药武器及影响:
(二)指南针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1、汉代: 1、陆上丝绸之路:
2、北宋末年: 2、海上丝绸之路:
3、影响: 3、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