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下9.2液体压强提高题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相同,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活塞式抽水机 B. 锅炉水位计
C. 茶壶 D. 船闸
三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如图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液面相平,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 B. C. D. 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二、多选题
如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实验得到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B. 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
C. 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
D. 相同容器中各装满一种液体,装满A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关于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图中如果,,则物体对地面压强
B. 乙图说明锅炉水位计应用连通器原理
C. 丙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取,
D. 丁图中如果液体的密度,深度,底面积,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A. 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B. 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 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 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三、填空题
如图,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
一个水池的深度为2米,池底有一个面积为10厘米的孔,用塞子塞住,塞子所受水的压强大小为______ 帕,塞子所受水的压力大小为______ 牛取.
四、计算题
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瓶底的面积是,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取。求:
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重为1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容器内装入重为50N、深为40cm的水,求:取
点处水的压强;
水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五、简答题
下面是课堂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个情景,回答相应问题:
?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他向后退去,?这说明 ??? ??? ??? ????? ??????????? ??????????? ??????????? ???????????。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根据图中的实验情形,?可初步得出结论 ??? ??? ??? ???????????? ???????????? ???????????? ???????????? ???????????? ???????????? ???????????? ???????????。
实验中通过比较橡皮膜凸起来比较压强,?这个实验方法叫??????????????????????????? ?????????????????????????????????????????? ? ????????????????????。
第6页,共6页
第5页,共6页
人教物理八下9.2液体压强提高题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它们的液面高相同,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密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液面高相同,由图知,三点所处深度:,
,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
三种液体的密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活塞式抽水机 B. 锅炉水位计
C. 茶壶 D. 船闸
【答案】A
【解析】
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三个质量、底面积都相等,但形状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内分别装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它们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三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答案】A
【解析】因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且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
所以,由的变形式可知,三容器的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三容器的质量相等,
所以,由可知,三液体的质量相等,
由图可知,三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由可得,三液体的密度为,
因三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所以,由可知,三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已知A点的深度小于B点的深度,根据公式可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已知A、B两点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可知A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大于B点下面液体产生的压强,因为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等于于A、B两点上部的压强与下部的压强之和,所以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即;
又因为,由图可知,根据公式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即。
故选A。
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答案】A
【解析】
解:如图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
因容器的底面积相等,
所以,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
由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
故选:A。。
如图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液面相平,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A. B. C.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由图知,,
因为,
所以,根据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
又因为,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
所以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
故选A。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由于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相同,所以液体体积:;
由于液体质量相等,所以;
又由于,h相同,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故选B。
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后,液体的深度变小,根据,可判断出,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变小。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 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C
【解析】
A、由题意可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根据可知,,故A错误;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根据可知,,故B错误;
C、液体压强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由可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
采用割补法如下图所示,分别把容器两侧半球部分补上同种液体,此时液体为圆柱形;
割补后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又因为容器底面积不变,所以割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且此时液体为圆柱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总重力;
所以,-----------,-------------,
两容器完全相同,则补上的液体体积相等,设补充的液体体积为V,
由可得:,
即--------,
由B选项可知,;
所以由式可得:,
所以,故C正确;
D、由A选项可知,,
由割补法可知,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而,,
所以,
又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公式可知,,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如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实验得到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B. 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
C. 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
D. 相同容器中各装满一种液体,装满A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答案】ACD
【解析】
A、由图象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所以同种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
BC、由图象可知,当A和B两液体的深度相同时,A的压强大于B的压强,根据可知,A的密度大于B的密度,故B错误,C正确。
D、相同容器中各装满一种液体,则液体的深度相同,因为,所以根据可知,装满A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故D正确。
故选:ACD。
关于下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如果,,则物体对地面压强
B. 乙图说明锅炉水位计应用连通器原理
C. 丙图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取,
D. 丁图中如果液体的密度,深度,底面积,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答案】BD
【解析】
A.甲图中为规则、均匀的物体,因为,且,,所以,物体对地面压强,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该装置为锅炉水位计,水位计上端和锅炉炉身的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是连通器的应用,故B正确;
C.丙图中水的深度为8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故C错误;
D.丁图中液体的密度,深度,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又因为底面积,所以,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故D正确。
故选BD。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A. 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B. 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 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 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答案】AD
【解析】
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所以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且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压强相等,故A符合题意;
、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即同深度,利用压强计算公式可知,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公式可知,A、C点以下部分的液体产生的压强是水中的压强大,煤油中的压强小。又因为两只量筒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强相等,总压强减去A、C点以下部分的压强就等于A、C点以上部分产生的压强,因此可得出,A点的压强小于C点的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AD。
三、填空题
如图,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案】等于;等于
【解析】
两个容器内装有相同深度的同种液体,即,
由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即.
又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
由可得,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即等于.
故答案为:等于;等于.
一个水池的深度为2米,池底有一个面积为10厘米的孔,用塞子塞住,塞子所受水的压强大小为______ 帕,塞子所受水的压力大小为______ 牛取.
【答案】;20
【解析】解:水对池底塞子的压强:
;
由可得,塞子所受水的压力:
.
故答案为:;20.
四、计算题
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瓶底的面积是,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取。求:
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解: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强:
,
由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
由左图可知,矿泉水瓶内水的体积:
,
由可得,水的质量:
,
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则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
答: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为,压强为1300Pa;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3500Pa。
【解析】由图可知,倒立放置时水的深度,根据求出瓶盖所受水的压强,又知道瓶盖的面积,根据求出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由图可知,正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内水的深度,根据求出水的体积,利用求出水的质量,根据求出水的重力即为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根据求出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重为10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容器内装入重为50N、深为40cm的水,求:取
点处水的压强;
水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解:点离液面的深度;
A点处水的压强:
;
水容器底部的压强:
;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点处水的压强为;
水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解析】已知A点距离底部的距离,可求A点离液面的高度;根据公式可求距容器底部5cm处A点水的压强;
已知水的深度和密度,根据公式可求水容器底部的压强;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和容器的重力之和,根据公式可求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五、简答题
下面是课堂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个情景,回答相应问题:
?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他向后退去,?这说明 ??? ??? ??? ????? ??????????? ??????????? ??????????? ???????????。
?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根据图中的实验情形,?可初步得出结论 ??? ??? ??? ???????????? ???????????? ???????????? ???????????? ???????????? ???????????? ???????????? ???????????。
实验中通过比较橡皮膜凸起来比较压强,?这个实验方法叫??????????????????????????? ?????????????????????????????????????????? ? ????????????????????。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转换法
【解析】
穿旱冰鞋的小立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因为手给墙施力的同时,手也受到墙的力;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图中显示橡皮膜凹向左侧,说明在此处向左的压强大于向右的压强,故右端产生的压强大;可初步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通过橡皮膜的突起方向反映了两边压强的大小,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第10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