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科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沪科版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24 21: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总分38分。1至10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11、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全对的得4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mm
2.以下数据,最接近日常生活中实际值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标准高度大约是50m B. 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
C.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是5m/s D.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 跳动的次数约为140次
3.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4.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成绩,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快慢的
B.“踢足球”时,头球攻门是利用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
D.做“俯卧撑”时,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5.下面是净善同学关于速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与路程、时间都无关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各个路段速度的平均值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可以反映出物体在各个时间段内的速度大小
6.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运动员、羚羊、汽车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汽车、羚羊、运动员
7.寓言《龟兔赛跑》大家都很熟悉.寓言中的白兔骄傲自大,在比赛途中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发现乌龟已快到终点了.而乌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懈,即使在落后的情况下也毫不气馁,最终取得了胜利,则整个过程中( )
A.白兔始终跑得比乌龟快 B.乌龟始终跑得比白兔快
C.白兔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8.“十?一”假期,小敏随爸妈由合肥到武汉外出旅行,两地相距360km,早上09:0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0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
A.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 km/h
B.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
C.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D.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9.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然后又以4m/s的速度匀速走了120m,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10m/s C.2.4m/s D.4.8m/s
10.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6m
B.v甲>v乙,s=8m
C.v甲<v乙,s=16m
D.v甲<v乙,s=8m
11.一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物体在2~4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4~6 s内运动的速度是20 m/s
C.物体在0~2 s内比在4~6 s内运动的慢
D.物体在0~6 s秒内运动的路程是10 m
12.如图所示,一小钢球从光滑固定斜面的A点静止释放,相继经过B、C两点,且AB=BC,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 )
A.小钢球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钢球在AB、BC两段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C.就A、B、C三点而言,小钢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D.小钢球所受重力在AB、BC两段内做功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总分52分。其中15至18题每空1分,19至20题每题2分,21题12分,22题7分,23题4分,24题4分,25题8分。)
13.空中加油机在高空给战斗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_的;若加油机以500km/h的速度航行0.2h,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km。
14.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下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纽扣的直径是______.
15.如图,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6.设计时速为225km/h的“超级巴士”在迪拜投入运营,当它以180km/h的速度行驶时,20min通过的路程是 km;以 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
17.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 min.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 km/h.该车 (“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18.甲、乙两小车(m甲>m乙)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上图所示.乙车的速度为 米/秒;运动6秒时,甲、乙两车相距 米;甲车的惯性 乙车的惯性(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0.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人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吴晓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上端由静止下滑,图中方框内的数值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显示的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记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写“大”或“小”).
(3)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m ,tBC= s ,VAC= m/s.[来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在2010年7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km(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 阻力(填“>”、“<”或“=”)
(3)小明坐在车上看到窗外铁路线旁的村庄飞速向后退去,小明以 为参照物.
(4)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 .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约300km,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用时72min,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km/h.
(6)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答:

23.宜昌快速公交“BRT”已于2015年6月建成试运营,该项目北起夷陵客运站,南至宜昌东站,全长约24 km,如图所示是宜昌首批“BRT”公交样车,根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 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运营车辆的各种信息.
(1) “BRT”从起点夷陵客运站至终点宜昌东站需要多长时间?
(2)若“BRT”在某一路段运行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行60 s,停车12 s,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36 s,求 “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4.端午节小明和爸爸坐火车一起去探望外地的外婆。已知火车长200m,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通过一条隧道时,小明测得自己通过此隧道内运行的时间为90s。假设火车一直匀速行驶,求:
(1)此隧道有多长? (2)该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多少时间?





25.飞机的发动机是一种热机,通过航空煤油在气室中燃烧,从喷口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使发动机获得向前的推力,高空中某飞机获得1.6×105N的水平推力,以600km/h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航行1h,需要完全燃烧热值为4×107J/kg的航空煤油4000kg.求1h内:
(1)飞机的航程; (2)发动机所做的功; (3)航空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发动机的热机效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