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推荐】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下:6.3黄土高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推荐】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下:6.3黄土高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25 08: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 黄土高原
一、单选题

玲玲家在黄土高原,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每天却要绕道而行,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
A. 河湖密布 B. 沟壑纵横 C. 冰川广布 D. 坦荡开阔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这使得在黄土高原上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故B正确;河湖密布是指我国南方地区,故A错误;冰川广布,是指我国青藏地区,故C错误;坦荡开阔,是指我国内蒙古高原,故D错误。故选B。??

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读模拟实验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模拟实验对比图
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A. 1组 B. 2 组 C. 3 组 D. 4组
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 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 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 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要注意观察和综合分析实验现象。观察实验得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植树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Ⅱ组植被变化明显,实验效果较好。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具备一定的动手和分析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实验证明: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A错误;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B正确;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轻,C错误;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坚实,水土流失较轻,D错误。故选B。?
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B. 工业污染日益加重
C. 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D. 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答案】A
【解析】解: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少,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夏季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该区人口压力大,过度开垦耕地,过度放牧以及本区的煤矿开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的破坏严重,加剧水土流失.
故选:A.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地表土壤,破坏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道,给防洪和河道整治造成了困难,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要理解记忆.

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段是()
A. 源头——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是()
A. 大力发展水稻种榔 B. 陡坡地建梯田
C.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D. 植树种草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本题考查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黄河的河段。黄河从②河口到河南郑州③桃花峪为中游。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黄河从③桃花峪到④入海口为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落差急剧减小,干流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河段中游,即图中河段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缓坡地建梯田、坡脚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大力发展水稻种植、陡坡地建梯田、扩大荒地开垦面积都不利于生态建设。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题。

图中表示秦岭的数字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黄土高原的形成说法是( )
A. 冰川 B. 地震 C. 风成说 D. 火山灰堆积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中下游
黄土高原上我国最大煤炭基地是( )
A. 陕西 B. 甘肃 C. 宁夏 D. 山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陡坡地垦荒种地 B. 植被遭人为破坏
C. 黄土土质疏松 D. 降水集中,多暴雨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D 【小题5】B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位置。黄土高原地区位于①太行山脉以西,②乌鞘岭以东,③秦岭以北,④长城以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形成。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位于黄河的位置。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能源。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该高原有“乌金高原”之称,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煤炭基地是山西。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人为原因:陡坡地垦荒种地,植被遭人为破坏,其中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故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地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艺术形式是
A. 信天游 B. 豫剧 C. 二人转 D. 京剧
当地人们“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主要受当地哪种因素影响
A. 于沟万壑 B. 湖泊星罗 C. 河网密布 D. 冰川广布
造成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因素是①土质疏松②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多暴雨④开矿修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黄土高原农业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是
A. 黄土塬 B. 黄土梁 C. 黄土峁 D. 黄土川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小题4】D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 特色的艺术形式。从图可以看出,甲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信天游,A正确;豫剧是河南省的特色艺术形式,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艺术形式,京剧是北京的特色艺术形式,BC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形态特征。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千沟万壑,致使当地人们“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造成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原因是: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是开矿修路、乱砍滥伐等。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农业最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黄土川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是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发达、人口最集中的地区;黄土塬、黄土茆、黄土梁都是黄土高原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地貌,都不利于农业生产,不是人口集中的地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名称是______高原.其地表形态的描述应该为______(沟壑纵横或地形平坦).
(2)图示地区农业生产一般集中在①、②、③、④地中的______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为
______(水稻或小麦).
(3)这里由于土质疏松,______季多暴雨,植被______等原因,造成______流失严重.
(4)为保护这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双项选择题)
A.植树造林????B.毁林开荒????C.陡坡修筑梯田????D.缓坡修筑梯田.
【答案】黄土;沟壑纵横;①②;小麦;夏;稀疏;水土;A;D
【解析】解:(1)图中所示高原是黄土高原,其地表形态是沟壑纵横,该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2)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一般集中在①②地,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
(3)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稀疏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4)为保护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缓坡修筑梯田.
故答案为:(1)黄土;沟壑纵横;(2)①②;(3)小麦;(4)夏;稀疏;水土;(5)A;D.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西起______岭,
东到______山脉,
南起______,北到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土堆积区.
(2)黄土高原地区处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的第______级阶梯,包括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的部分地区以及______省和______省的大部分地区.
(3)在A、B景观图中,表示黄土高原地区地表特征的是______;在C、D景观图中,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特有人文景观的是______.

(4)将下列代表地理现象的字母填入相应框内,从而表明黄土高原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与后果.

A.地表沟壑纵横
B.地表植被稀少
C.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D.黄土土质疏松
E.黄河含沙量大.

【答案】乌鞘;太行;秦岭;长城;黄;二;山西;陕西;B;C
【解析】解:(1)黄土高原西起乌鞘岭,东到太行山脉,南起秦岭,北到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2)西起甘肃境内祁连山东端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南抵秦岭,北隔长城与内蒙古高原相连,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它包括山西全省、陕西的中部和北部,以及甘肃、宁夏、河南等省区的一部分,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2)黄土高原又称秦晋高原.地势由西北略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1500米,山岭可达2500米以上.黄土高原上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覆盖着深厚的黄土,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如图B)“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的居民,挖(如图C)窑洞居住,既可节省建筑材料,又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3)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黄河中游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这里不少地区是国内闻名的贫困地区.
故答案为:
(1)乌鞘;太行;秦岭;长城;黄;(2)二;山西;陕西;(3)B;C;(4)

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第6页,共7页
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