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4 14:0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
【专题解读】
本专题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探索、发展的光辉历程。本部分知识是历年中考命题的重点部分。从内容构成上看,主要可分成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政权巩固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三个阶段。
一、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
历史 时期 名称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一大 1 (1)通过党纲,确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2)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工人运动。(3)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1、中国其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于新中国建立有重要意义。
中共二大 内容:(1)最高纲领:建设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八七会议 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起义。会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中共七大 内容: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将北平改名为北京并作为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③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规定了我国的社会性质
中共八大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①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②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中共十二大 1982 北京 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的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时期
中共十三大 1987 北京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进一步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和发展目标??
中共十四大 1992 北京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决定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快了建设的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十五大 1997 北京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会议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共十六大 200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地位: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中共十七大 2007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中共十八大上 2012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共十九大 2017年 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主要内容①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②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与探索
时期 时间 事件 意义
党的创建时期 1921年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土地革命时期 1927年 南昌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928年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队伍一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长征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1年开始 中共领导局部战场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进行抗日游击战争,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局部抗战
1936年 西安事变 中共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全民族抗战,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940年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5年 中共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 全面进攻 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 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1948--1949年 三大战役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年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期 历史事件、政策 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开始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大改造 195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农村改革首先在安徽开始,实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 首先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渐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五、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会议:
1、中共“八大”:大会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3、“十三大”提出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六、确定了领导核心的会议
1、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2、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四大”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七确定指导思想的会议
1、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2、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3、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中共十八大上确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考试题典型回放】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时代终于结束。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正确的道路是什么?
(4)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梦想,在实现统一之前,鉴于海峡两岸的现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的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分)(2)新中国成立(1分)(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分)(5)相互尊重、互补互利(1分)

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央纪委的一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阐述并分析了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总结了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历数了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危害。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反腐倡廉的一些重大问题。可以说是振聋发聩、令人警醒……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日益完善、民主政治的发展,在人民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解决自身的腐败问题,并最终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奋斗目标。[来源:Z_xx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往往在建立之初,政治相对清明,消除腐败现象较少。请用唐朝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3分)

(2)指出导致中国古代王朝衰亡与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2分)

材料二 2003年10月3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决定将每年的12月9日定为“国际反腐败日”,以唤醒国际社会对腐败问题的重视与关注。(右图为国际反腐败日标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联合国设立“国际反腐败日”的看法。(4分)

(1)唐太宗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知人善用,重视纳谏;增加宰相人数,既能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精减机构,提高行政效率。(2)体制原因:中国古代王朝实行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苏联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3)提高对腐败的认识,在打击和预防腐败方面的有积极的作用。(有理即可)

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中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1)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新型工业的梦想”?简述其产生的积极意义?(4分)


(2)为了实现“有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努力。什么事件最终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
材料二:图1 毛泽东等在天安门城楼 图2 邓小平和陈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3)图1标志着中国人民什么梦想的实现?为了追求新的梦想,图2中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3分)

材料三: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梦想也无法实现。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正确的道路。 ——《深圳特区报》
(4)进入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应该走什么道路?(2分)

结合以上材料,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探索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
(1)洋务运动(1分);积极意义: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3分)(2)辛亥革命(1分)(3)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独立,人民当家作主(言之有理即可,2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任答一点即可1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 分)(5)启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艰难曲折,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赢得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分)

4、梦想成就未来,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近代化之梦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示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示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材料一图示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4分)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文化上的近代化。( )
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④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不断探索精神。( )
主题二 民族复兴之梦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摘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4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实现奋斗目标,我国对外开放掀起了新的大潮。请举出其典型表现。(2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指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梦” 的主要内容。(2分)

1)①( √ );②( × );③( ○ );④( √ )。(4分)(2)任务:发展生产力。(2分)奋斗目标: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2分)典型表现: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分)(3)主要内容:独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任2点2分)

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复兴之路》陈列共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5个部分,通过1200多件(套)珍贵文物、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
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中国近代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2)在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哪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斗争?(1分)这次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2分)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分)取得了哪些成果?(举一例即可)(1分)

(4)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这次会议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分)

(5)习近平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2分)

5、(1)中英《南京条约》(1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1分,或答为“腐朽的封建制度难以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亦可)。(2)辛亥革命(1分);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分)(3)发展重工业(1分);鞍钢大型轧钢厂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建成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青藏川藏新藏公路建成。(1分,写出一例即可)(4)指导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分)历史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分)(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刻苦学习,积极向上,热爱祖国,用过硬的本领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使国家更加强大;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他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文明富强;尊老爱幼,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2分,符合题意,积极健康向上,答出两条即可)

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在屡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文池《思想的灵光》
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跑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材料三 小明同学在复习近代历史时归纳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专题表格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昌起义…
1940年 百团大战
材料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稿,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共十九大报告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以来,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请列举两例愿望及对应的实践。)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受到的“日本帝国主义欺凌”的战争名称。材料二中为什么说“现在报仇雪耻了”,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
(3)材料三小明同学归纳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专题的部分内容,你认为其中列有“北伐战争”的理由是什么?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光辉历程”中补充“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结束时间(年月日)及标志事件。
(5)根据村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觉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请用你身边的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不忘初心”的?(1)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2)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
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4)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5)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事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迅速发展起来;坚持改革开放,増强了综合国力等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年前孙中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推翻封建帝制,为中国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门。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一一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译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章程》(2017年10月24日通过)
材料一中“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间门”指的是什么事件?“中国人站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的选择上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并指出中国农民特有“首创精神”的体现。
(3)据材料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大会。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程有何感?
(1)事件:辛亥革命。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2)探索:“一五”计划的实施和三大改造的完成。“首创精神”: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会:毛泽东思想一一中共七大;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4)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

8、2018年,新中国的年轮刻上第六十九圈,一甲子多的岁月既有风风雨雨,也有辉煌灿烂。有的学者曾将六十多年的历史分成两段,“前三十年收获的是民心,后三十年收获的是美元(发展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论述和高度评价了“前三十年”对当代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件大事:一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齐鲁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取得了哪些“收获民心”的重大成就。(举出两例)
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大包干就是好”?
材料三反映出,1978年后,尤其是1992年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得益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1)进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的工业体系;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等等。(符合时间段和史实即可)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
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中共十
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今年是戊戌变法121周年。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原因和主要目的。(2分)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分)

材料二 结束数千年来世世相承的君主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便独开一个新纪元。政治的现状纵不好,潜伏在民间的民治精神却不断涌现。“现代”是“中国文明的世界化时代”。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所学知识概述该事件在“民治精神”方面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三 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如有人怀疑红军的存在,他就是不懂得中国革命的实际,就是一种取消观念。
——1929年9月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中国革命的特征”的道路是什么? (1分)

材料四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走进新时代》歌词
(4)材料四中“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改革开放富起来”得益于哪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走向了什么道路?(3 分)

(5)中华民族从独立到富强,圆了百年强国梦、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何深切体会?(1分)

(1)原因:中法、中日战役的失败使中国人受到了教训或民族危机加深。(1 分)目的:变法自强或救亡图存。(1分)作用:在当时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1分)(2)事件:辛亥革命。(1分)影响: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分)(4)标志: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1分)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道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1分)(5)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教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言之有理即可得1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一大”召开的重大意义。(1分)材料中“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1分)


材料二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毛泽东选集》
(2)该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这一事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三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根据材料归纳指出,中共八大和十九大对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有何相同之处。(1分)


材料四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性事件。(1分)

材料五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邓小平理论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为什么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分)

(1)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分)(2)事件:抗日战争。(1分)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进行全民族抗战。(1分)(3)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和生活需要同现实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答“供不应求”也可以,意思相近即可,1分)(4)三大改造。(1分)(5)中共十五大。(1分)第一次系统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或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意思相近即可,2分)

1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历程 刻骨铭心】
材料一

图1 开天辟地 党的诞生 图二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1)请写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党的重大会议名称。

材料二 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习近平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材料中“这一伟大胜利”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党的探索前所未有】
材料三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3)分析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图表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4)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党的政策温暖你我】
材料四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如今,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
(5)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哪次大会做出的抉择?

材料五 2017年12月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于台湾逝世,《乡愁》是他漂泊异乡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更体现了诗人期望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6)党和政府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来解决台湾同胞的“乡愁”问题?

(7)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就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党的奋进砥砺前行】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该如何继续?(至少答出两点)

(1)中共一大;遵义会议。(2)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5)改革开放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7)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8)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