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时中国近现代史(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7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时中国近现代史(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7页)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01 17:0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时]第 12 课时
[复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纲要求]
识记层次:①了解开国大典的史实;知道西藏和平解放;②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了解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⑤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⑥知道“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了解“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考点导学]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9年9月,北平
②主要内容:a.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
e.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5、土地改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必要性: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时间:1950年-1952年
③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④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⑤意义:a.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
b.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c.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7、三大改造
①内容
a.对农业的改造:农民个体分散的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它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b.对手工业的改造:引导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在改造过程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②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③评价: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产生:“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为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而开展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在“大跃进”运动进入高潮的同时,各地农村一哄而起,又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造成“共产”风。这就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的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开来。
②结果: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③产生原因:党对如何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认识不清;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经验教训: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
①原因:a.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分析了当时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式;
b.党内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够完善
②主要史实:
a.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b.文革开始后,发展异常迅猛,仅半年时间,其风暴席卷全国城乡各行各业,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其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c.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d.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e.结束: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③影响:
a.国家政权受到极大的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b.十年间,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c.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拉得更大;
④教训
a.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b.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直击中考]
一、选择题
(2010·四川乐山)18.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A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C.春天的故事方阵 D.走进新时代方阵
(2010·江苏南京)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D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010·福建福州)1O.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庆60周年庆典上的镜头,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A.三大战役 B.新中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2010·江苏苏州)9.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B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010·广东东莞)2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010·山东青岛)24.“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对尊严内容的阐述(如右图)。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B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一五计划完成
(2010·福建龙岩)9.2009年10月1日,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她已经成立( )C
A.50周年 B.55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2010·江苏泰州)10.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010·山东济宁)21.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主要表现在( )A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 D.建立起公有制,实现了共同富裕
(2010·广西河池市)3.五星红旗第一次冉冉升起,孙爷爷和家人齐集天安门经历的活动是( )A
A.开国大典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D.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2010·湖南衡阳)1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www.中考资源网标志着雄狮醒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B
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北京奥运会召开
(2010·贵州贵阳)16. 1951年它以和平的方式获得了解放,60年代它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它已发展成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这里的“它”是指( )B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新疆 B.西藏 C.内蒙古 D.青海
(2010·湖北荆门)7.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D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010·湖北孝感)2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A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010·江苏盐城)14.毛泽东词句“……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D
A.长征结束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
(2010·宁夏)1.中国现代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D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0·江苏无锡)10.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C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刑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0·内蒙古赤峰)5.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文成公主嫁予吐蕃赞普 B.元朝时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
C.清朝时设驻藏大臣 D.1950年和平解放
(2010·内蒙古赤峰)10.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是( )C
①鸦片战争 ②五四运动 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北伐战争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⑥ 文化大革命
A.②③ B.③④ C.①⑤ D.①⑥
(2010·广西贵港)15.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事件是( )C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的成立
(2010·辽宁营口)1.下列地区以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是( )B
A.天津 B.西藏 C.新疆 D.湖南
(2010·重庆綦江)9.“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展现了当年我国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风采。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距今( )C
A.40周年 B.50周年 C.60周年 D.70周年
(2010·吉林)4.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部队是( )D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新四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2010·广西梧州)2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 )C
①邱少云 ②刘胡兰 ③董存瑞 ④黄继光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10·湖北荆门)8.“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 )A
A.黄继光 B.毛岸英 C.邱少云 D.罗盛教
(2010·重庆江津)7. -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C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草命
(2010·湖北咸宁)14.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是在哪一年?( )B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55年
(2010·山东日照)9.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开始60周年,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志愿军英雄人物是( )D
A.雷锋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黄继光
(2010·福建漳州)12.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鹤绿江,赴朝作战。下面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C
A.王进喜、黄继光 B.黄继光、董存瑞 C.黄继光、邱少云 D.邱少云、董存瑞
(2010·贵州铜仁)16.《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同志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C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北伐战争
(2010·浙江绍兴)14.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列标志着我党已实现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真正解放农民这一目标的事件是( )A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010·江苏苏州)10.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A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0·山东威海)14.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B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O 4 0 7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2010·河南)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下列事件中,既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B
A.和平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制定宪法
(2010·贵州贵阳)17.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C
A.“大跃进”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0·湖北黄石)31.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 )D
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吉林长春)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主要是因为( )A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10·宁夏)2.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B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新时期
(2010·新疆建设兵团)4.同学们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两张图片,它们共同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0·贵州铜仁)1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发布,表明我国再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6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A
A.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B.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010·辽宁营口)2.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010·山东威海)1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C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0·山东青岛)25.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实现城乡选举的“同票同权”,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于( )C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2010·山东潍坊)1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中国人民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B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10·广东汕头)13.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A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2010·广东)1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D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0·吉林)5.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C
A.实行土地改革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中共八大的召开
(2010·陕西)17.1954年,毛泽东主席说:“我们这次会议(注: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 )C
A.颁布了《中毕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010·福建莆田)1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是( )D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东北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0·湖北荆门)9.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 )A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2010·宁夏)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C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重工业企业投产
④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及宝成铁路修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0·山东泰安)16.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 )C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10·湖北咸宁)15.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 )A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2010·江苏南京)11.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2010·安徽)5.1953~1956年我国出现右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B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0·山东聊城)19.今年8月,某工厂将举行百年厂庆座谈会,准备邀请一位当年亲身经历过公私合营的工人师傅讲厂史。下面四位师傅中最合适的应是( )A
A.75岁的李会师 B.62岁的宋支前
C.58岁的王援朝 D.52岁的赵跃进
(2010·江苏徐州)8.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0·河北)14.右图为所示的“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D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B.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实现对私营工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0·湖北武汉)24.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B
A.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2010·湖南岳阳)12.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最突出的意义在于( )D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基本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010·福建龙岩2)13.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广东)13.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B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10·广东广州)6. 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D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010·四川南充)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2010·福建宁德)9.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D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010·广西贵港)1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事件后?( )A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010·江苏泰州)11.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C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0·浙江温州)19.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C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010·江苏苏州)11.“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B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0·广东东莞)2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D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10·湖南邵阳)8.右图为1958年9月4日山东潍县大众报社出版的“号外”,它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D
A.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注重农业、忽视工业
C.思想解放、对外开放 D.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2010·山东威海)16.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的原因是( )B
①中共八大的指引 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山东临沂)15.2009年9月,邓稼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A
A.“两弹元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炮兵英才”
(2010·山东临沂)16.右图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到的一幅图片。根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学习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B
A.土地改革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10·湖北十堰)25.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人物,人民分别给予了他们许多光荣的称号,下面图片中人物与图片下的称号不相逢的是( )B
A.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抗洪英雄 C.两弹元勋 D.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2010·湖北襄樊)16.下列不属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是( )A
A.邱少云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2010·广西河池市)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这个口号相关的事件是( )C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10·山东莱芜)11.“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首诗歌反映的史实是( )B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B.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C.工厂停产“闹革命” 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2010·湖北黄石)32.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B
A.李四光 B.邓稼先 C.王进喜 D.袁隆平
(2010·江苏盐城)17.1964年10月l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C
A.王进喜 B.詹天佑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10·宁夏)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
王进喜 焦裕禄 雷 锋 邓稼先
①艰苦创业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④国际主义人道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0·四川达州)23.今年,某人五十岁生日时,朋友们决定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来表示祝贺。如果朋友首先唱的是他童年时的一首歌,这首歌是( )D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春天的故事》
C.《北京欢迎您》 21世纪教育网 ( http: / / zk. / ) D.《学习雷锋好榜样》
(2010·福建泉州)11.惠女水库修建中呈现的勤劳、勇敢、奉献等“惠女精神”是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该水库由当时惠安是红旗、东红、上游、飞跃四个公社联合修建。据此判断该水库修建于( )B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0·内蒙古呼和浩特)9.20世纪60年代,他带病坚持工作,率领河南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使贫穷面貌开始改变。人民称颂创“党的好干部”。他是( )B
A.孔繁森 B.焦裕禄 C.雷锋 D.王进喜
(2010·四川南充)9.右图的新闻报导最有可能出现在( )B
A.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时期
B.1958年的“大跃进”时期
C.1966年~1976年的“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10·江苏无锡)11.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D
A.遭到建国 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2010·山东日照)10.“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种民谣应该出现在哪个时期?( )C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
(2010·江苏常州)20.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发生在( )B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2010·浙江义乌)18.2009年,“吴晗先生诞辰100周年·逝世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和家乡义乌相继举行。下列与吴晗先生含冤逝世有关的运动是( )D
A.抗美援朝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运动 D.文化大革命
(2010·广东东莞)23.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C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 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2010·福建龙岩)10.“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D
A.彭德怀被定为“反革命” B.邓小平被诬陷为“四五”运动的总后台
C.老革命家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D.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和迫害致死
(2010·江苏泰州)12.“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0·广东深圳)19.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C
A.“大跃进”时期 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2010·福建宁德)10.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与上述史实相匹配的评价结论是( )A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造反派之间的夺权狂潮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2010·广西贵港)17.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A
A.“九一三”事件 B.毛泽东逝世
C.“四五”运动 D.“四人帮”被粉碎
二、填空题
(2010·山东青岛)43.英雄的形象是高大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839年,领导虎门销烟的 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的 和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 等战斗英雄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 和“两弹元勋” 等人,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3.林则徐;邱少云;黄继光;焦裕禄;邓稼先。
三、改错题
(2010·福建莆田)24.1956年底,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4.不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010·福建三明)23.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错误: 订正:
23.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订正:求同存异方针;
四、列举题
(2010·吉林)1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3分)
(1)我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
(2)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一
(3)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11.(1)西藏和平解放(1分);(2)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3)民族区域自治(1分)。
五、材料分析题
(2010·重庆綦江)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同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指出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2分)
(3)材料二中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2分)
20.(1)新中国的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分);三大改造的完成(1分)。(2)十届三中全会(1分);改革开放(或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分)。(3)邓小平(1分);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1分)。
(2010·山东东营)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属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也还得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1)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4分)
材料二 1958难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2)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4分)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3)材料三中“历史性变化”的起点是什么?(2分)在农村的改革实行的是什么政策?(2分)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2分)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28.(1)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4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得满分2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分)(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2分)(4)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10·山东淄博)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2分)
(2)分析材料二得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对比分析,你能得出什么认识?(2分)
2.(6分)(1)(2分)大跃进运动(1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分)(两个运动顺序可颠倒)(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农村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1分)(3)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开放性试题,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也可酌情得分,2分)
(2010·河南)23.(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请回答:
(1)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
(2)20世纪70年代,为外交新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的事件是什么?(1分)
(3)分别列举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2分)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一个国家调整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
23.(6分)(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2分)(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一条即可,1分)(3)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区域性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符合题意也可,2分)(4)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意思相近即可,1分)
(2010·广东佛山)1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13日的产量由过去的三吨多提高到七点五吨;在这一基础上,职工们又继续改进了操作方法,16日创造了七点九八吨的新记录。
——1958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广东高明杨梅镇农民刘时进一家五口,承包村集体耕地8亩、坡地30亩,其中水田4亩,种植水稻两季,每年可收获稻子约八千斤,其它种植荔枝、龙眼等果树,刘伯说“这可是我的宝贝,我家新建的小洋楼靠的就是它们呢。”近年刘伯一家日子越过越好了。
——摘自佛山某中学李样同学《1992年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
问题:
(1)据材料一、二指出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模式是什么?(2分)结果如何?(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三相比哪一段材料内容更真实可信?(2分)为什么?(3分)
18.(1)模式:大跃进。(2分)结果: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4分)(2)材料三。(2分)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主经营,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3分)
(2010·广东广州)2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我军进入拉萨时,不少人见到拉萨街头人与狗抢食吃的场景,也有人见到逃跑的农奴被抓住后,激动地说:“解放军是神兵,是天菩萨派来拯救我们的。”
——摘编自搜狐新闻网
材料二 西藏地区人大代表索朗顿珠说:“我家和西藏百万农奴一起翻身解放,享有充分的政治经济权利。现在家里新盖了8间房子,饲养了3头奶牛、1头牦牛、13只绵羊和4头猪,还买了彩电、立柜、藏式柜等家电家什。”
——摘编自中国军网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出当时拉萨人民生活状态如何?这个地区的解放是在何时得以实现的?在他们心中,解放军是什么样的形象?(3分)
(2)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今天藏民生活状况又如何?他们所享有的“政治经济权利”是通过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得以保障的?(2分)
(3)当今一小撮“藏独”分子借奥运之际大搞分裂活动,对此你有何想法?(1分)
20.(1)生活困苦,条件恶劣,地位低下;1951年5月;“菩萨”或“神兵”的形象(3分)(2)今天拉萨人民已经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3)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的安定与统一是每个国人的责任和义务(1分)。
(2010·广东湛江)51.(10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民法规范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它将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出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孙宪中教授语
材料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1954年颁布的哪部文件?(1分)它是在什么会议上制定的?(1分)
(2)哪个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成果突出,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1分)材料二所说的是1986年颁布的哪部法律文件?(1分)材料三是指1997年修改后的哪部法律文件?(1分)
(3)我国在建国初期保障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文件是什么?(1分)保障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1986年以来,保障我们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受教育机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1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51.(1)《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1分)(2)改革开放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分)(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分)(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的重要保证。(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2010·福建宁德)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间题。(10 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北京玉渊潭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
材料二 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一北师大版《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2 分)导致怎样的后果?(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2分)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概括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写出两项即可)(4分)
26.( 10 分)(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或20 世纪五六十年代)。(2 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或”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2 分)(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 分)(如果回答:分田包产到户或包产到户,可给1 分)(3)国家政策的导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政策和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耕地面积等,(回答出两点即可得4 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