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高超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1.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土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里的一个党和几个党是指共产党和在野党
②提出的方针是为了更好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党派建设社会主义
③提出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④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还组成了爱国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基础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5.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实际上是指
A.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C.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D.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6.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7.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这个“新制度”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8.2006年7月1日,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神奇的西藏自治区成了人们经商、旅游的热土。首先确定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9.右图所示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包括国徽和汉、
蒙、维、藏四种文字的“中国人民银行”及“10元”字样,图案的
设计理念体 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07年,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A.率先获得解放
B.率先进行土地改革
C.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由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的时间,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目的。
12.如果你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在向外宾介绍当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你将讲述那些内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答案 B C C C D
序号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D
二、非选择题
11.(1)时间: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
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有个民族组成的自治机关。
(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12.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