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我国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中苏、中美关系: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探究历史标志着我国
外交政策的成熟日内瓦会议1954年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的周恩来相关链接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共同探究 1、会议中出现了分歧,这里的分歧具体指什么?分歧出现后周恩来是怎样应对的? 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同:共同的经历 共同的任务 共同的愿望
异: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等 2、结合导学案资料和课本内容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3、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我们一起来朗读“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2015年4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万隆精神永不褪色五四运动巴黎和会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 中国近代屈辱的外交似乎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弱国无外交”。然而,新中国初期,国力依然弱小,却走出了这一怪圈。请结合本课历史的学习,说一说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新中国实现了这一重大转变?政治上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杰出的外交智慧。能力提升: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故事欣赏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1954年访问
缅甸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知识归纳 以史为鉴 看我今朝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2001年7月,江泽民访问俄罗斯以史为鉴 看我今朝2002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以史为鉴 看我今朝2005年4月24日,参加亚非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在万隆,
以史为鉴 看我今朝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史为鉴 看我今朝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本课学了些什么内容?
小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歌谣归纳记忆法 根据本课内容可以编成如下歌谣以加深记忆:?
中国外交有政策???? 独立自主为原则,
领土主权不侵犯???? 别国内政不干涉。
平等互利搞建设???? 和平共处五原则,
万隆会议在印尼???? 共产主义遭攻击。
周总理上台把话讲?? “求同存异”定大局,
国际地位在提高????? 日内瓦会议显实力。教师寄语愿同学们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外交的辉煌,来源于中华民族的自强!同学们的进步,来源于同学们的自强!祝同学们学习进步!伟大的事业不是靠力气速度和身体的敏捷完成的,而是靠性格意志和知识的力量完成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考链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
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 、1954年日内瓦会议
D 、1955年万隆会议中考链接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中考链接 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 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中考链接3、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2)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 共同要求
(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