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部分

文档属性

名称 世界古代史部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03 21: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世界古代史部分
1. 古代亚洲
(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2)古代巴比伦: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 法典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日本大化改新 : 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 古代欧洲
(1)古希腊:雅典 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伯里克利执政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古罗马: 公元前510年,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建立
3. 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
(1)马可·波罗 : 13世纪到达中国的元朝,留下了《马可·波罗行纪》,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大大开阔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对后来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们也曾有所启示。
(2)阿拉伯数字: 最早由印度人发明,经过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4. 世界三大宗教
教派 起源地 创立时间 创始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古代印度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三藏》 倡导众生平等
基督教 巴勒斯坦地区 公元1世纪上半叶 耶稣 《圣经》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公元7世纪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信仰真主安拉
世界近代史部分
1.文艺复兴 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成就:但丁——《神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出现
过程:(1)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
(2)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等地,第一个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3)1519—1522年,麦哲伦及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
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根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1689年《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4.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根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华盛顿任总司令
建国;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转折:1777年萨拉托拉大捷
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结束:1783英美签订《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意义: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道路。
“美国国父”华盛顿 :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世界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5.法国大革命1789—1794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1789.7.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领导者:资产阶级
文献:1789《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宣言提出: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离;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结果:1792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政权;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1815年,滑铁卢战役,法军一败涂地。拿破仑帝国彻底崩溃。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6.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861—1865
根本原因:黑人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意义: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奴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除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的发展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创造了条件。
7.日本明治维新1868
根因:封建的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性质、影响: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来。
8.三次工业革命比较表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核心)、航天技术、生物遗传工程等
交通工具 汽船、火车 汽车、飞机
通讯工具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移动电话、网络、人造卫星、可视电话
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第一次意义:(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3)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后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第二次意义:以电力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发表地址:伦敦,共产主义者同盟
内容:《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备注:1.关注图片——《汉谟拉比法典》、《蒙娜丽莎》、新航路开辟示意图、蒸汽机、火车、法拉第、汽车、电灯、林肯《共产党宣言》封面。
2.材料解析——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件内容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