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4沉与浮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4沉与浮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24 17:5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跟踪训练 10.4浮与沉
一、单选题
1.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浓盐水、水、煤油中漂浮时(ρ浓盐水>ρ水>ρ煤油),密度计受到的浮力(?? )
A.?在浓盐水中最大???????????????B.?在水中最大???????????????C.?在煤油中最大???????????????D.?在三种液体中一样大
2.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两个烧杯内分别盛满不同液体,把两个完全相同
的小球分別放入甲乙烧杯內,静止时如图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B.?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C.?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D.?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声波与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C.?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D.?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水面以下的潜水艇是靠改变它所受的浮力大小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B.?吸盘式挂钩利用了大气压强 C.?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 D.?三峡船闸是连通器
5.密度为 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
A.?4:5????????????????????????????????????B.?4:1????????????????????????????????????C.?1:4????????????????????????????????????D.?1:1
6. 密度为0.8×103kg/m3的实心木块,轻放于足够深的水中,木块静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木块体积之比为(  )?
A.?4:5????????????????????????????????????B.?4:1????????????????????????????????????C.?1:4????????????????????????????????????D.?1:1
7.三个外形相同的木球、铝球和铁球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定(  )
?
A.?木球一定是空心的?????????B.?铝球一定是空心的?????????C.?铁球一定是实心的?????????D.?木球一定是实心的
8.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g取10N/kg)( ?)
A.?漂浮在水面上?????????????????B.?悬浮在水中?????????????????C.?沉在溢水杯底部?????????????????D.?受到1.2N的浮力
9.甲、乙是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圆柱体,漂浮在水面上的情况如图,若它们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由此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F,重力G和密度ρ的关系(?? )
A.?F甲=F乙 , G甲=G乙 , ρ甲=ρ乙?????????????????????????B.?F甲>F乙 , G甲>G乙 , ρ甲>ρ乙 C.?F甲=F乙 , G甲=G乙 , ρ甲<ρ乙????????????????????????D.?F甲<F乙 , G甲<G乙 , ρ甲=ρ乙
10.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二、填空题
11.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歼15战斗机在“辽宁舰”上起降成功.已知一架战斗机质量为27000kg,则在飞机起飞后,航母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题“增大”或“变小”),排水体积变化________?m3 . (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kg/m3)
12.刚倒入玻璃杯中的雪碧会产生很多小气泡,此时,将一些葡萄干加入杯中,有些葡萄干会沉入杯底,这些葡萄干表面因吸附足够的小气泡,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从向上浮;上浮到液面后,由于小气泡破裂,导致它们受到的浮力________重力,于是又沉入杯底。
13.有一潜水艇悬浮在水中,如右图所示.当用压缩气体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4.小红同学要利用刻度尺、圆柱形玻璃筒和适量的水测量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以下是小红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她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找到一根均匀的细木条,在一端绕了几圈金属丝,用刻度尺测量出细木条的长度为 L,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把细木条放在水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1 , 并记录在表格中;
③________,并记录在表格中;
④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 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硫酸铜溶液的密度ρ=________,并将计算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四、解答题
15.一支长为16cm的蜡烛,底部镶嵌一个铁块,将它竖直放在水中,露出水面的长度为1cm,如图所示,求蜡烛熄灭时,所剩的长度.(ρ蜡=0.9×103kg/m3 , ρ水=1.0×103kg/m3)
五、综合题
16.如图,展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曹冲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巧妙地测出了大象的体重.请你写出他运用的与浮力相关的两条知识.
(1)? ________;
(2)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把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浓盐水、水、煤油中漂浮时,密度计所受浮力总是与其自身重力大小相等,由于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一样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计所受浮力总是与其自身重力大小相等(漂浮).
2.【答案】 D
【解析】【解答】解: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其重力G相同、密度ρ球也相同;
AB、由图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F浮甲=G,
在乙中悬浮,则F浮乙=G,所以F浮甲=F浮乙 , AB不符合题意;
CD、由图知,小球在甲中漂浮,则ρ球<ρ甲 ,
在乙中悬浮,则ρ球=ρ乙 , 所以ρ甲>ρ乙 ,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及密度关系((1)当物体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悬浮或漂浮,当物体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时物体上浮;(2)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或漂浮).
3.【答案】 D
【解析】【解答】A.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
B. 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不符合题意;
C. 使用测电笔时,手一定要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C不符合题意;
D.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物体受到不平衡的力时,状态会改变,水中下沉的物体重力大于浮力.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A、水面以下的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故A错误.
B、吸盘挂衣钩其工作过程是通过排除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松手后,吸盘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导致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其压在墙壁上,所以,它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正确;
C、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同一股气流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机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大、速度大、压强小;下方气流通过时经过的路程小、速度小、压强大,故机翼下方压强大于下方压强,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这就是向上的升力,故C正确.
D、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在水面以下的潜水艇所受浮力不会改变,因为排开水的体积一定.
飞机前进的动力是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吸盘挂钩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来工作的.
5.【答案】 A
【解析】【解答】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 ,
因为 , ,
所以 ,
所以 ,
故选A.
【分析】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即可得出.
6.【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
所以F浮=G木 ,
因为F浮=ρ水gV排 , G木=ρ木gV木 ,
所以ρ水gV排=ρ木gV木 ,
所以===,
故选A.
【分析】因为木块漂浮于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密度公式即可得出.
7.【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D、无论木球是实心、还是空心,都将漂浮在水面上,故AD都错;
B、铝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如果铝球是实心的,它将下沉,所以铝球是空心的,故B正确;
C、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如果铁球是实心的,它将下沉,所以铁球是空心的,但空心部分少,也可能下沉,故C错.
故选B.
【分析】当物质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若是实心,将下沉;若是空心,由于空心的体积不同,可能是下沉、悬浮或者漂浮;
当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无论实心还是空心都漂浮,据此分析判断.
8.【答案】 C
【解析】【分析】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V排=100cm3=10-4m3 ,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得F浮=G排=ρ液gV排,代入数据得F浮=1N , 物体的重力G=mg=0.12kg×10N/kg=1.2N,由于G>F浮 , 所以物体下沉,最终静止在溢水杯底部。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阿基米德定律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已知甲、乙是两个底面积S相同,浸入水中的深度h相同,则V排相同,都漂浮在水面上,
由F浮=ρgV排可得,二者所受浮力相同,即F甲=F乙 ,
因为都漂浮在水面上,F浮=G,则由F甲=F乙 , 可知G甲=G乙 ,
由G甲=G乙 , 可得,m甲=m乙 ,
即ρ甲V甲=ρ乙V乙 ,
由图可知V甲>V乙 ,
所以ρ甲<ρ乙 .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已知甲、乙是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根据F浮=ρgV排可分析其浮力关系,利用漂浮时F浮=G刻分析其重力关系,根据ρ= 判断出物体的密度关系.
10.【答案】 D
【解析】【分析】物体的沉浮有两种判断方法: (1)比较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合力大小. 当合力向上,则物体上浮; 当合力向下,则物体下沉; 当合力为0,则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 (2)比较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 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解答】如图所示,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则该实心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将该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每一块的密度不变,仍等于液体的密度,所以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故选D.
二、填空题
11.【答案】 变小 ;27
【解析】【解答】解:因为航母漂浮,所以它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
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所以浮力将变小,
△F浮=△G=G飞机=m飞机g=27000kg×10N/kg=2.7×10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排开水的体积减小量△V排= = =27m3 .
故答案为:变小;27.
【分析】战斗机在起飞前是停在航母上的,应将其与航母看成一个整体,再根据漂浮的条件,可判断战斗机起飞前后浮力的变化情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排开水的体积.
12.【答案】 大于;小于
【解析】【解答】由于葡萄干表面吸附了小气泡,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其受到的浮力也将增大,当小气泡足够时,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葡萄干向上浮;当小气泡破裂时,葡萄干受到的浮力变小,小于重力时,就又沉入杯底。 故答案为:大于,小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体在液体中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受力情况。
13.【答案】上浮;不变
【解析】【解答】当潜水艇悬浮时,浮力和重力相等,若排出舱内的水,潜艇的重力减小,此时浮力大于重力,潜艇上浮,在潜艇未露出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浮力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上浮;不变.【分析】根据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分析潜艇的运动状态,在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时,浮力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把细木条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2;
【解析】【解答】解:③应把细木条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2 , 并记录在表格中;④根据漂浮的特点,细木条在水和硫酸铜溶液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ρgS(L﹣L2)=ρ水gS(L﹣L1)
解得:ρ= .
故答案为:③把细木条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细木条露出水面部分的长度为L2;④ .
【分析】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的特点进行分析,实验中测出木条露出水面的高度,可得出V排的关系,从而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的特点列出关系式,得出液体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
四、解答题
15.【答案】解:已知ρ蜡=0.9×103kg/m3=0.9g/cm3 , h蜡=16cm,h排=16cm﹣1cm=15cm; 设蜡的截面积为S,则蜡烛的重力为G蜡=m蜡g=ρ蜡V蜡g=ρ蜡h蜡Sg; 设小铁块的重量为G铁 , 又因漂浮,故G蜡+G铁=G排水=ρ水V排g=ρ水Sh排g, 则有ρ蜡h蜡Sg+G铁=ρ水Sh排g, 0.9×103kg/m3×0.16m×Sg+G铁=1.0×103kg/m3×g×0.15m×S 解得:G铁=6Sg, 蜡烛熄灭时设烛长为L,因烧到与水面平齐处即被水熄灭,故悬浮, 则有:G蜡剩+G铁=G排水′, 即:ρ蜡LSg+G铁=ρ水LSg 把G铁=6Sg代入得:L=0.06m=6cm 答:蜡烛熄灭时所剩的长度为6cm.
【解析】【分析】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在本题中为G蜡+G铁=F浮=G排水 , 据此可得到G铁的表达式; 蜡烛被水熄灭时剩下的长度设为L,到与水面平齐处即被水熄灭,即此时悬浮,可知G蜡剩+G铁=G排水′,分别代入后得到蜡烛剩余的长度.
五、综合题
16.【答案】(1)漂浮条件 (2)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船上放大象和放石头水面达到相同的记号,即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相同;
两种情况船均为漂浮,
F浮=G,
大象和船的总重等于石头和船的总重,
由此得:G象=G石头 ,
这是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故答案为:(1)漂浮条件;(2)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由图中知道,曹冲让人把大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石头使水面也达到记号,称一下石头的质量,也就等于大象的质量;
船上放大象和放石头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相同;由因为两种情况船均为漂浮,据此得出大象的重等于石头的重,据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