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细胞的生命周期 单元测试(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 中图版必修1 细胞的生命周期 单元测试(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25 07: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细胞的生命周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B.细胞分化能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
C.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
【答案】C
【解析】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A项正确;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由于分化产生的细胞功能不同,使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B项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激发细胞死亡信号导致凋亡的发生,而不出现坏死所伴随的炎症的发生,所以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项错误,衰老细胞中水分减少、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增大,同时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线粒体减少等,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名师点睛】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不同:
实质
特点
结果与意义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①持久性;②普遍性;③不可逆性
产生各种不同的组织、器官
细胞衰老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①酶活性降低, 呼吸速率减慢②细胞体积减小,线粒体减少③核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①生物体的绝大多数细胞都经历未分化——分化——衰老——死亡的过程②细胞衰老是时刻都在发生的
细胞凋亡
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细胞膜内陷,细胞变圆,与周围细胞脱离
①清除多余无用细胞②清除完成使命的衰老细胞③清除体内异常细胞
细胞坏死
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影响。不受基因控制
细胞膜破裂
对周围细胞造成伤害,引发炎症
细胞癌变
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①恶性增殖的“不死细胞” ②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细胞”③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细胞”
癌细胞出现并大量增
2.如图是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染色体和DNA完成了复制
B.①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C.②可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D.②可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于染色体复制,使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使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1。若①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可为前期或中期,染色体和DNA完成了复制,A正确;若①表示减数分裂,该时期可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前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B正确;②若表示有丝分裂,该时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为1:1且均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说明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②时期染色体数和核DNA数为1:1且均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说明处在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的题目,细胞周期的概念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为了研究方便,分裂期又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解: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长,分裂期持续的时间短,因此显微镜下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少,为能在视野中找到各个时期的细胞往往选择应尽量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期占的比例大的材料.
A、A图细胞周期最长,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5.8÷38×100%=15.2%,所以不选A为实验材料,A错误;
B、B图细胞周期较短,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4÷23×100%=17.4%,B不适合作为实验材料,B错误;
C、C图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较长,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3.5÷32×100%=11.0%,不能选作实验材料,C错误;
D、D图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最短,分裂期持续时间占的比例是:3.1÷16×100%=19.4%,最大,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材料最合适,D正确.
故选:D.
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
4.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B. 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 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D. 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
【答案】A
【解析】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为1或2,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l,A正确;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B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单体数目没有出现过减半的情况,C错误;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1中的a点时,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1、有丝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4)核膜和核仁:前期消失,末期重建;
(5)中心体:间期复制后加倍,前期分离,末期细胞质分裂后恢复体细胞水平.
2、减数分裂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变化:染色体数是2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2N→N),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变化N→2N→N;
(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再减半(2N→N);
(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减半(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消失(2N→0),存在时数目同DNA。
5.下列对细胞生命各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长大的过程中,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会变小
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有的细胞不会出现细胞核变大的现象
C.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有的细胞可能与效应T细胞发生接触
D.细胞癌变的过程中,细胞内抑癌基因会突变成原癌基因
【答案】D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A正确;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故而该细胞衰老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细胞核变大的现象,B正确;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会被效应T细胞识别并接触,致使该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的范畴,C正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正常的基因,细胞癌变与这两种基因突变有关,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生长、衰老、凋亡与癌变
【名师点睛】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
实质
遗传物质的变化
结果
对机体的影响
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形成不同组织、器官
对机体有利
细胞衰老
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走向死亡
对机体有利
细胞凋亡
受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走向死亡
对机体有利
细胞坏死
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引起的,不受基因控制
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细胞走向死亡,同时伤害周围细胞,引发炎症等
对机体有害
细胞癌变
在致癌因子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形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引发恶性肿瘤
对机体有害
6.癌细胞在动物机体内恶性增殖形成肿瘤。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可见到染色单体   B.都是己凋亡的细胞
C.DNA含量都相同   D.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质减少或缺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不断增殖的癌细胞中,可见到染色单体,但有的细胞中见不到;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所以不是己凋亡的细胞,而是已突变的细胞;复制后和分裂后的细胞中DNA含量不相同;所以A、B、C不正确。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质即糖蛋白减少或缺失,导致细胞黏着性下降,容易扩散。故D正确。
7.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中复制的结果是 ( )
A. DNA分子数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B. 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都增加一倍
C. 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NA分子数不变
D. 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目都不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结果是DNA数增加了一倍,由于着丝点未分裂,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
考点:有丝分裂的间期主要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较单一,学生只要将间期的主要变化掌握住,并能理解应用即可。
8.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B. 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C. 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
D.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答案】D
【解析】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A项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B项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C项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历程,该过程中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名师点睛】细胞分化的机理和过程
(1)细胞分化的机理
(2)细胞分化的过程
(3)细胞分化
9.下列生命活动不是由基因控制的是( )。
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凋亡 D.细胞坏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坏死指细胞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与基因控制无关,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坏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0.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中哪种生物细胞作为实验
材料最适合?

【答案】D
【解析】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观察的是分裂期,选材应该分裂期时间长,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大;故选D。
11.细胞核内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含有两条染色单体,这两条携带相同遗传信息的染色单体彼此分离发生在
A.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或有丝分裂的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有丝分裂的后期
【答案】D
【解析】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含有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分离,是伴随着着丝点的分裂而分离,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有丝分裂的后期,A、B、C均错误,D正确。
【点睛】把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构型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癌细胞上的糖蛋白等物质比正常细胞的多
B.细胞坏死与细胞凋亡本质上是相同的
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
D.致癌因子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答案】C
【解析】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坏死是细胞不正常死亡,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致癌因子有物理、化学或生物因子,所以C选项正确。
13.蝌蚪尾消失的原因是
A细胞坏死 B 细胞分化 C 细胞凋亡 D 细胞溶解
【答案】C
【解析】蝌蚪尾消失的原因是细胞自我控制的一种程序性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故本题选C。
14.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盐酸,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B.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黑藻细胞内的叶绿体具双层膜结构
C.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可据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D. 一般不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和染色剂结合,A正确;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B错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不同的,故可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C正确;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所以一般不用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正确。
15.下列哪项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 )
A.进行ATP的合成 B.进行mRNA的合成
C.合成胰岛素 D.存在血红蛋白基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1、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A、所有活细胞都会进行ATP的合成,这不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A错误;
B、几乎所有的细胞都会进行mRNA的合成,这不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B错误;
C、只有胰岛B细胞能合成胰岛素,若某细胞能合成胰岛素,说明该细胞已经高度分化,C正确;
D、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该个体全部的基因,因此人体所有细胞都存在血红蛋白基因,这不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D错误.
故选:C.
考点:细胞的分化.
16.图中的图P和图Q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P细胞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图P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联会只发生在图Q细胞,而不会发生在图P细胞
D.图Q细胞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ABD
【解析】图P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A项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项正确;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细胞P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Q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所以细胞P和Q都不会发生联会,C项错误;图Q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目与亲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三看法”识别细胞分裂方式
17.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分裂间期倍增
B. 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数目加倍
C. 温度影响细胞周期的长短
D.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答案】B
【解析】动物细胞的中心粒在分裂间期倍增,A正确;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加倍,由于着丝点未分裂,染色体数目不加倍,B错误;由于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细胞周期的长短与酶催化相关物质的合成有关,所以C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D正确。
18.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动物细胞,在不同间隔时间下进行放射显影,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注:
A.开始观察,细胞已被标记
D.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
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E.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
C.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象为后期
F.观察到被标记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A. 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同位素标记法
B. 该细胞可能是干细胞
C. 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2h
D. 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存在于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D时开始观察到两个细胞被标记,而E时标记细胞进入分裂期,说明D~E表示分裂间期,时间为25.5﹣8.5=17h;E时标记细胞进入分裂期,而F时观察到被标记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说明E~F表示分裂期,时间为30.5﹣25.5=5h.所以该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7+5=22h.
解:A、该实验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进行有丝分裂的某一动物细胞,可见其研究方法之一是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图示细胞含有细胞周期,说明该细胞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可能是干细胞,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一个细胞周期需要22h,C正确;
D、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因此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存在于该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D错误.
故选:D.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周期的概念.
1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中,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是自变量,氢氧化钠扩散速率是因变量
B.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选用分裂期时间越长的材料,观察到染色体的机会一定越大
C.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
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
【答案】C
【解析】“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中,氢氧化钠扩散速率是相同的,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大小琼脂块,因变量为琼脂块表面积和体积之比,A错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选用分裂期时间占细胞周期比例越大的材料,观察到染色体的机会一定越大,B错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C正确;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而检测酒精可选用试剂橙色重铬酸钾溶液,D错误.故选:C.
20.下列与实验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液中的种群密度时,为保证计数准确,对处于中方格四角的细胞应只计数左上、左下、右上三个角
B.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后应用蒸馏水漂洗10分钟再进行后续操作
C. 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中,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后,应立即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开,对切面上的NaOH扩散深度进行观察和测量
D. 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以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中均用到一种试剂,而其使用浓度各不相同
【答案】D
【解析】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酵母菌液中的种群密度时,为保证计数准确,对处于中方格四角的细胞应只计数相邻两边以及顶角的酵母菌,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根尖用卡诺氏液固定后应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B错误;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NaOH溶液中取出后,需要用纸巾将溶液吸干,再进行切块,C错误;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颗粒、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以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中均用到,但是浓度不同,分别为50%、95%、95%,D正确。
【点评】解答此类实验相关的选择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1.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产生下列哪种配子
基因型为AB的卵子 B.基因型为AaB的卵子
C.基因型为aY的精子 D.基因型为Ab的精子
【答案】C
【解析】略
22.为提高棉花纤维的长度,研究者取开花前2天(未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A)和开花当天 (受精)的棉花胚珠细胞(B)在体外培养,于不同时间分别给予不同的激素。实验结果见下表。(注:胚珠将来发育成种了)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A
B
A
B
A
B
A
B
在培养液中添加的激素
培养于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培养于含赤霉素的培养液中
培养于含生长素+赤霉素的培养液中
后期再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
培养结果
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
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
均产生了纤维细胞并使之伸长
均没有纤维细胞产生
上述实验表明( )
A.两种激素均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
B.受精与否决定了棉花胚珠细胞的分化和伸长
C.只要添加两种激素棉花细胞就能分化和伸长
D.两种激素共同使用和单独使用的结果不同
【答案】A
【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两种激素均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A正确;由每个实验的A、B可知,与受精与否无关,B错误;有4组实验分析可知,与共同使用或单独使用无关,但是与添加时间早晚有关,CD错误。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作用
【名师点睛】分析表格:第1组说明生长素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第2组说明赤霉素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第2组说明生长素+赤霉素能引起棉花胚珠细胞分化和伸长;第4组说明后期再添加生长素和赤霉素没有作用,据此答题.
23.蜜蜂(2n=32)的孤雌生殖是指卵细胞未经受精直接发育为雄蜂。一雌蜂产生卵细胞直接发育为雄蜂的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AB段和GH段
B.整个过程中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组数最多分别为64和4
C.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两条染色体分离异常产生了一只具有17条染色体的雄蜂,则异常可能发生在AB段或CD段
D.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则AB段每条染色体所含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
非选择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GH段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整个过程中染色体条数最多为32,染色体组最多为2,B错误。具有17条染色体的雄蜂可能是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也可能是着丝点没有分裂,C正确。在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交叉互换使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以及从文字中获取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24.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相比,保持不变的是( )
A.染色体数量 B、细胞器数量 C、蛋白质数量 D、RNA数量
【答案】A
【解析】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在亲子代之间完全相同,A项正确;子细胞与母细胞的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器数量和RNA数量均与细胞质分裂有关,具有随机性,故B、C、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25.甲和乙为某一个体中的两种体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效应B细胞,乙为胰岛β细胞
B.甲和乙的mRNA不同导致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
C.甲和乙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在显微镜下甲和乙的细胞中都能观察到染色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甲乙细胞的功能可得,甲分泌抗体,是效应B细胞,乙分泌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A正确;甲和乙来自相同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其功能不同,细胞中的mRNA也是不同的,B正确;甲和乙中信使RNA不同,编码的蛋白质也不同,但有些基本的蛋白质是二者都具有的,如ATP合成酶,C正确;在显微镜下,由于甲和乙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了,其内部的遗传物质是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的,不能观察到染色体,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原理和基因的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26.如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甲表示________过程,图乙表示________过程,图丙中①和⑦的DNA上贮存的遗传信息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丁的BC段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丙所处的时期与图丁的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时期相对应。
(2)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_____________。
(3)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由许多相同的b共同组成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_。
(4)请在空白方框内画出图丙细胞的上一个时期的细胞分裂模式图。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胞分裂(或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相同 1:2:2 DE (或CD) 全能性 遗传物质 组织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的具体过程及结果;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图甲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可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图乙表示细胞分化,该过程可使细胞种类增多,但细胞数目不变;图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丁AB段表示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即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CD段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即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的时期。可据此答题。
(1)图甲可使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分裂(或细胞增殖)过程;图乙可使细胞种类增多,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图丙中①和⑦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2条子染色体,所以①和⑦的DNA上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图丁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即此时期的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所以BC段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图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即染色体∶DNA=1∶1,由此可推知图丙所处的时期与图丁的DE (或CD) 时期相对应。
(2)d为植物细胞,且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这说明d具有全能性。
(3)图甲中b、c、d、e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或染色体数;由许多相同的b共同组成的结构叫组织。
(4)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上一个时期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并且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其细胞模式图详见答案。
2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细胞,在高倍镜下看到如图乙所示的视野,图丙是该同学根据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变化规律绘制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的坐标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甲可以看出,生物体通过____________、 _完成个体发育。
(2)图乙中的B细胞处于图丙中的________段。
(3)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图,其中正确的是 (多选)。
(4)基因突变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时期对应丙图中的________段。
(5)另一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装片,并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量。各时期细胞数记录在下表中:
细胞分裂时期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总数
间期
M1
M2
M3
M
分裂期
前期
A1
A2
A3
A
中期
B1
B2
B3
B
后期
C1
C2
C3
C
末期
D1
D2
D3
D
计数细胞的总数
N
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请分析:
①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洋葱根尖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大约为720分钟。则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分钟。
【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2)DE (3)AC (4)AB (5)①三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 ②720M/N
【解析】
试题分析:(1)图甲中,细胞7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出现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可以看出,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完成个体发育。
(2)图乙中的B细胞两组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丙中AB段为分裂间期,BC段为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为后期和末期。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的每组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但没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移向两极的每组染色体无染色单体也无同源染色体,A正确B错误。
(4)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即AB段。
(5)①实验数据分析时,为减少误差,一般要计算3个以上实验组结果的平均值,所以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三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
②细胞分裂中各时期细胞数占视野中细胞总数的比值与细胞周期中各时期时间占细胞周期总时间的比值正相关,所以分裂间期所需要的时间为x分钟则有:720:x=N/3:M/3,x=720M/N。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28.下面是具有6条染色体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几个时期,请根据图回答:
(1)按分裂变化顺序应是 。
(2)有姐妹染色单体存在的图号是 , 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是图[ ] 期,最早出现染色体的是图[ ] 期。
(3)图[C]所发生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主要是 和 。
(4)图[D]细胞染色体逐渐变成 。此外在细胞中央出现 并逐渐形成 , 该结构的化学成分是 ,它的形成与细胞中的细胞器 密切有关。
【答案】
(1)C→A→E→B→D (2)A、C、E [B]后 [A]前
(3)DNA的复制 蛋白质的合成
(4)染色质 细胞板 新的细胞壁 纤维素和果胶 高尔基体
【解析】(1)按分裂变化顺序应是C(间期)→A(前期)→E(中期)→B(后期)→D(末期)。
(2)有姐妹染色单体存在的图号是A、C、E,间期染色体正在复制,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是,[B]后期,特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最早出现染色体的是图[A]前期,特点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3间期所发生的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主要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
(4)图[D]细胞染色体逐渐变成染色质。此外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进而形成子细胞 该结构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的形成与细胞中的细胞器高尔基体 密切有关。
29.(8分,每空2分)下图图1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
(1)B时期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与DNA数一定相等的时期有 。
(2)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 。
(3)图2中ABCD分别对应图1中的时期为 。
【答案】(1)2 DELM (2)YYRR、YYrr、yyRR、yyrr (3)LKCI
【解析】
试题分析:图1 A、 B 、C、 D、 E 分别是间期、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
F、 G、 H 、I 、J、 K、 L、 M 分别是间期,减1前、中、后期,减2前、中、后、末期;图2 A 、B 、C、 D分别是减2后期,减2中期,减1中期,减1后期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细胞分裂图的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0. 胭脂红是最常见的合成色素。某研究小组以蚕豆根尖为材料,探究不同浓度胭脂红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选取发芽程度相同的蚕豆种子若干,分为两等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胭脂红A、B溶液分别处理萌发的蚕豆种子根尖,处理24小时,洗净,培养到根尖约5cm长;然后用卡诺氏液固定,并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成临时装片,每个剂量组观察300个细胞,观察记录发生染色体畸变的细胞个数,计算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如下表。
组别
胭脂红处理浓度(g/ L)
胭脂红A处理
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
胭脂红B处理
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
1
0
3.50
3.50
2
0.02
5.30
5.00
3
0.04
9.60
9.30
4
0.06
13.00
12.20
5
0. 08
13.90
13.70
6
0.10
14.60
14.50
注: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发生畸变的细胞个数/300)×100%
请回答:
(1)卡诺氏液起到固定 的作用。
(2)每个剂量组观察的300个细胞应处于细胞周期的 。
(3)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从第1组可以看出,染色体畸变不仅发生在人为因素下,也可以发生在 。
(4)从1-6组看,染色体畸变率随着 增加而增大。
(5)从胭脂红A、胭脂红B的实验处理比较来看,胭脂红A

【答案】(1)细胞形态 (2分) 
(2)分裂期(或:分裂中期) (3分)
(3)自然状态下 (3分)
(4)胭脂红处理浓度 (3分)
(5)诱导染色体畸变率高于胭脂红B (3分)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