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备课资料
一、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
放在人类历史发展文明演进的大背景中考察,视中华文明过去两千年历史为第二代文明,那么,西方近代文明则可以被看作是第三代文明的始作俑者。如果用这种大历史眼光,鸦片战争自有它必然和积极的一面,落后的封建社会在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打击下崩溃了。但是,社会的变迁尤其是两个社会的撞击所引发的一切远比这复杂,先进与落后的文化含义,早已让位于奴役与被奴役的经济含义及侵略与被侵略的政治含义。两个社会的差距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成为西方与第三世界的根本矛盾。
——《回顾与展望·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载《光明日报》
二、对鸦片战争称谓的探讨
英国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侵略企图,是蓄谋已久的。完全可以这样说,若没有清政府在广州销禁英国烟贩鸦片的行为,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是清政府的禁烟运动,促使这场战争迅速发生罢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把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由英国殖民主义者首先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被定名为“鸦片战争”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上,对这场战争的传统称谓,忽视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命名这场战争,必须与中国近代史上对其他对外战争的称谓采用同一种标准的规范称谓,即统一地用战争双方的国名来定其称谓。这不仅使人对战争双方一目了然,而且,这种称谓的本身除了包括战争爆发的原因外,还涵盖了战争的经过及其性质等内容。据此原则,可以把这场战争称之为“第一次中英战争”。
三、中美《望厦条约》的内容
中美《望厦条约》共计34款。除依据利益均沾的原则,取得了英国所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获得了《南京条约》中没有,或者虽然有而尚未明确规定的权利。其主要内容:
(1)美国商人来华贸易所纳出口、入口税,俱照规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倘若中国日后税率变更,须与美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别国,美国商人应一体均沾;
(2)美国商人准其携带家眷,在五口居住贸易。五口船只载装货物,互相往来,俱听其便;
(3)美国商人在五口贸易,须各设领事官管理,中国地方官应加以款待。如地方官有欺藐该领事各官,该领事将申诉中国政府,秉公查办;
(4)凡美国商船赴五口贸易,均由领事等官查验船牌,报明海关,按所载吨数缴纳货税,因货未全销,复载别口转售者,领事等官报明海关,于该船出口时,将税已纳完注入红牌,以免该船进别口时,重征税;
(5)美国商船进口,只起一分货物者,按其所起一分货输纳税饷,未起之货均准其载往别口销售完。倘在未开全即欲他往者,限二日之内出口,不得停留,亦免收税饷,待到别口发售时再照例纳税;
(6)美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及中国该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
(7)美国商船进中国五港口停泊,仍归各领事等官同船主等经营,中国无从统辖;
(8)中国人与美国人有争斗、词讼、交涉事件,中国人由中国地方官提拿审讯,照中国例治罪;美国人由领事等官提拿审讯,照本国例治罪,但须两得其平,秉公断结,不得各存偏护,致启争端;
(9)美国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美国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国照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10)美国商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借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必须由中国地方官会同领事馆,体查民情,择定地基;
(11)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国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成为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国家与中国所订条约的范本。
——《中国通史》(下),冯克诚、田晓娜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四、中法《黄埔条约》签订过程
1843年,法国政府任命拉萼尼为中国的特使。1844年8月中旬,拉萼尼率领的海军编队在历经八个月的航行后抵达澳门。9月29日耆英等抵澳门,10月5日开始正式会谈。拉萼尼与耆英之间的交涉实际上是在两个方面交织进行;除谈判缔结《黄埔条约》外,拉萼尼还要求清政府宣布驰禁天主教(以后又扩大为全部基督教)。1844年10月24日,耆英与拉萼尼代表中法两国签定《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因签字仪式在广州黄埔港外的法国军舰“阿
基米德”号上举行,称为《黄埔条约》。那么,在法国军舰上签约的安排又是如何作出的呢
原来,在双方代表谈判条约的过程中,耆英与拉萼尼除交换照会与函件保持联系外,还有两次面谈的机会;10月10日,拉萼尼宴请双方全体人员;10月17日,耆英回请。关于签字仪式的安排是在10月17日作出的。由于谈判进展顺利,拉萼尼开始考虑签约问题,他的愿望是去广州而不是在澳门签约。在这天的谈话中,耆英表达了搭乘汽船的兴趣,在一旁的黄恩彤(耆英的随员)觉得不妥,但不好表示反对,拉萼尼立即抓住机会,提出用军舰送耆英等人回广州,并在军舰上举行条约的签字仪式。耆英想改变主意,但为时已晚。拉萼尼为此非常得意,他说,这个安排解决了“最为敏感和微妙的问题”,让所有的人都感到吃惊。
——张建华《中法〈黄埔条约〉交涉》
五、《中法黄埔条约》摘录
第二十二款 凡佛兰西人按照第二款至五口地方居住,无论人数多寡,听其租赁房屋及行栈贮货,或租地自行建屋、建行。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医人院、周急院、学房、坟地各项,地方官会同领事官、酌议定佛兰西人宜居住、宜建造之地。凡地租、房租多寡之处,彼此在事人务须按照地方价值定议。中国官阻止内地民人高抬租值,佛兰西领事官亦谨防本国人强压迫受租值。在五口地方,凡佛兰西人房屋间数、地段宽广不必议立限制,俾佛兰西人相宜获益。倘有中国人将佛兰西礼拜堂、坟地触犯毁坏,地方官照例严拘重惩。
…………
第三十五款 日后大佛兰西皇上若有应行更易章程条款之处,当就互换章程年月,核计满十二年之数,方可与中国再行等议。至别国定章程,不在佛兰西此次所定条款内者,佛兰西领事等官与民人不能限以遵守;惟中国将来如有特恩、旷典、优免保祜,别国得之,佛兰西亦与焉。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2~64页
六、《上海租地章程》摘录
苏松太道宫慕久告示
钦命监督江南海关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宫、为晓谕事:前于大清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奉到上谕内开:“英人请求于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许其通商贸易,并准各国商民人等挈眷居住事,准如所请,但租地架造,须由地方官宪与领事官体察地方民情,审慎议定,以期永久相安”等因奉此。兹体察民情,斟酌上海地方情形,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庄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所有协议订立之章程,兹公佈如下,共各遵照毋违。
…………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一日,一八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十四、他国商人愿在划归英商承租之洋泾浜界址内租地建房或赁屋居住、存货者,应先向英国领事官申请,藉悉能否允准,以免误会。
………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5~68页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