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综合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综合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4-25 09:1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自我综合检测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一、选择题(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  B.酒精挥发
  C.石油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D.自行车轮胎爆炸
2.下列燃料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煤 B.石油 C. 氢气 D. 天然气
3. 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 )



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的下列气体组合中都属于大气污染气体
的是 ( )
A.SO2、CO2 B. CO、SO2 C. CO2、CO、SO2 D.CO、CO2
5.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久未开启的地窖、窖井,不可冒然进入
C.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D.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6.最近“纸火锅”(如图所示)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 .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7.下列混合气体点燃时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甲烷、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空气 C.氢气、氧气   D.天然气、空气
8.每年的5月13 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成分很复杂,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分别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吸烟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B.尼古丁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60:7:14
C.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
D.一氧化碳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故而有剧毒
9.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化学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式是 ( )



A.CO2 B.CH4 C.NH3 D.H2CO3
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11.矿井内的下列行为,不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的是 ( )
A.吸烟    B.穿化纤衣服   C.使用漏电设备   D.给矿井通风
1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13.能把氧气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氮气与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都区别出来的是 (? ?)
?A.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 D.以上几种方法都行
14.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 D.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
15.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热水器 D.风力发电
16.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质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          B.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C.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17.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得到乙醇
18.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起来的实验事实是 ( )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19.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卫星、军事上.它是把 H2、
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人,直接氧化,使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被称为 21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都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
A .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B .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C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 .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
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
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 )
A. H2、CO B. CO、CH4 C. H2、CH4 D. CO2、CH4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 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
21.(6分)H2、O2、CO、CO2、CH4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下列空格里:
(1)最清洁的燃料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2)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的是 ;
(3)既可在工业上作还原剂冶炼金属,又是城市居民常用的气体燃料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5) 是农村前景广阔的新型燃料。
22.(8分)(1)在牙膏中,常用极细小的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此碳酸钙粉末的制备过程为:①煅烧石灰石; ②制备Ca(0H)2 ; ③向Ca(0H)2 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碳酸钙。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过程
① ;② ;
③ 。
(2)随着人类对燃烧认识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完成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如火箭升空,现代火箭加注的燃料主要是偏二甲肼(C2H8N2) ,燃烧后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写出此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23.(6分)(1)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碳卫星”将于2016年8月发射,主要任务是监测各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为节能减排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燃料的大规模开发使用。
②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2和NH3生产尿素的反应:CO2+ 2NH3CO(NH2)2+X,则X的化学式为 。
③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是 (填序号)。
A.焚烧纸质垃圾 B.步行上学 C.用电动牙刷刷牙
(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①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2,通过呼吸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 + 6H2 = 1( ) + 4H2O
②为了减缓大气中的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中可行的是 。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24.(8分)(1)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下(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①分别写出E、F的化学式:E ,F 。
②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C、D都含同一种元素,D、E是黑色粉末,A与D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B,B和E可反应生成红色金属和A,将A通入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C,C与稀盐酸反应可得A,请推断回答: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E 。
②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5分)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 (填序号)。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三、 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6.(8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 __;
(2)实验室选择装置B和C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方法是 。
(3)兰州市近年逐步采用天然气取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楠楠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加热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 __(填字母),欲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可选用__ __装置(从A~E中选择);甲烷的使用,有效的改善了空气质量,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
27.(8分)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个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做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 。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 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 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 。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 。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数日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
四、 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28.(6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及剩余物的质量
150 克 12克 157.6克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A
2.C
3.D
4.C
5.B
6.C
7.A
8.C
9.B
10.A
11.D
12.C
13.B?
14.A
15.A
16.D
17.A
18.B
19.A
20.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二、 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空1分,共33分)
21.(1) H2 O2 (2) CO2 (3) CO (4) CO2 (5) CH4
22.(1)① CaCO3 CaO + CO2 ↑ ; ② CaO + H2O = Ca(OH) 2 ;
③ Ca(OH) 2 + CO2 = CaCO 3↓+ H2 O 。
(2) C2H8N2+ 4O2 2CO2 + 4H2O + N2
23.(1)① 化石 ② H2O ③ B (2)① 光合 C2H4 ② A B
24.(1)① C O2② CuO + CO Cu+CO2
(2)① CaCO3 CuO ② CO2 + C 2CO
25.(1)低 2C8H18 + 25O2 16CO2 + 18H2O。
(2) 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3) A、D
三、 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6.(1) 酒精灯 (2)CaCO3+2HCl===CaCl2+CO2↑+H2O
将燃着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收集满了_
A D CH4+2O22H2O+CO2_

27.【实验验证】
方案一: 蔗糖燃烧中有氧气参加反应
方案二:(1)小烧杯(或玻璃导管)中有水珠
(2)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向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CaCO3↓+ H2O
【拓展交流】(1) 排净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2)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氢大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8.(1) 40% 。
(2)解: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50+12)- 157.6 = 4.4g
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4.4g
 



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83.3%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