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5 08:2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民族知识竞赛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渡什么节日?民族知识竞赛 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个少数
民族建立的政权?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 满族 藏族维吾尔族 回族 苗族 朝鲜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大团结一新课探究探究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3.提出(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确定下来(2)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被载入宪法(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2.含义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新疆维尔
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4. 5个民族自治区想一想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
哪些优越性?1、有利于国家统一。
2、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地区经济的发展。
4、国家的富强。重点阐释一一探究点:共同繁荣发展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二、各民族共同发展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
川藏公路二、各民族共同发展我国干线铁路(2)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
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 广西的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
开放城市。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
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国家列为
内陆开放城市。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
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了历史机遇西气东输 贵州打造“西电东送”王牌电站——洪家渡水电站。
电站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
标志性工程。 宁夏青铜峡水电站 新疆塔里木油田 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释疑探究有一种精神叫做感动孔繁森自觉以党和人民的需要为己任,两次进藏工作,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个春秋。 孔繁森辅导他收
养的孤儿学习孔繁森照顾生
病的藏族老人是他,视百姓为衣食父母,
是他,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 ,
是他,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是他,背负着高原人的幸福之路,
他是照亮雪域高原的光芒。感动中国感悟升华有一种精神叫做感动————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结合孔繁森的事迹写颁奖词:课堂小结民
族大

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含义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4.进行西部大开发提出5个自治区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