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5 08: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辛丑条约》签订图说历史巴黎和会以上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的外交具有怎样的特征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材料解读:旧中国的外交形象】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屈辱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及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能力目标:掌握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识新中国在国际上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
与帝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
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
气度。 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独立 自主 和平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探究历史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和禁运。 新中国初期外交形势严峻
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为此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原则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候周恩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基础巩固(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背景:(1)外交政策(2)外交形势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众多亚非独立国家周恩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基础巩固(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求同存异背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材料扩充: 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地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由于在万隆召开,所有也称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同历史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1.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2.也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团 结与合作求【求同存异方针的历史意义】同存异万隆精神【问题探究2】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挨打,弱国无外交
2国家实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3国家利益的实现不仅依靠外交方针与策略,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堂总结课堂检测 1、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人这种恐惧被消除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 2、2015年在印尼首都雅加达召开了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的大会。下列关于万隆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对万隆会议进行了破坏
B.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C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4.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以五大国身份之一参加日内瓦会议AB5、某中学进行“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主题探究,下列各项中与此主题有关的是
①出席雅尔塔会议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出席万隆会议 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C6、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了艰辛,其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D、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D7、胡锦涛在纪念万隆会议50周年大会上讲到:“万隆会议是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请问胡锦涛主席所提的创举是指
A、确立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十项准则
B、重申了周恩来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
C、第一次没有西方列强参与的会议
D、倡导了团结、合作、友谊的精神D 8、材料 1971年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说,指出:当今世界上有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日本五大力量中心。他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中国人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想象的。"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新中国的外交则取得巨大成功,其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9、材料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一所说的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成就(四五十年代)
1、1949年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2、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3、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万隆会议圆满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1954年中国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