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太阳和月球(第1课时)(课件 27张ppt 1份教案 4个视频文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太阳和月球(第1课时)(课件 27张ppt 1份教案 4个视频文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25 12:29:51

文档简介

太阳和月球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大小、温度和太阳活动。
2、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
4、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活动类型、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活动的物理现象
[课前准备]
查找关于太阳、月球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太阳;第二课时:月球)
[第一课时] 太 阳
[板书设计]
§3—3太阳和月球
一、太阳
太阳概况
太阳的结构(里——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
[教学过程]
目标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在宇宙中有2个密不可分的近邻,你知道是谁吗?
(投影:第3节太阳和月球)
师: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你能一句话来描述你对太阳的感受吗?
学生回答
描述对太阳的感受。
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太阳。
太阳概述
1、归纳太阳特点:刚才同学们说出了太阳的特征,据科学研究,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普通恒星。
提问:那么太阳由什么所组成?离地球有多远?对人类的影响有那些?
2、介绍太阳概况:
(1)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参考:人需要步行3500年;火箭飞行需要二十几年 ;太阳光达到地球需要500秒合8.3分钟)
(2)太阳的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的109倍)
(3)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
(4)中心温度达1500万摄氏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5)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6)质量大(太阳系中心天体)
补充:太阳年龄有100亿年,现在正处于中年期
提问: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为什么说
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天体呢?
(“地球的热量源泉是太阳”。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源。如果没有太阳的光和热,地球将永远处于冷漠荒漠之中,根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多彩斑斓的世界。)
讨论:植物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计算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
(光每秒可行进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
如植物叶片的颜色、厚度、大小;
植物的向光性;植物叶片的分布呈镶嵌形
介绍太阳的概况,让学生对太阳有初步的认识,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及太阳的活动
(出示太空拍摄的太阳照片)
说一说:你平时看到的太阳和太空航天站上拍摄的太阳有何不同?
(引导学生读太阳的剖面图。)
1、介绍太阳大气层结构特征:
①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可以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②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光球层,外面两层只有在日全食的时候才能看到。
③从里到外亮度、密度减小厚度增大温度升高。
过渡:从整体上看,太阳处于稳定状态,其实太阳表面常有变化,这些变化通称太阳活动。
2、太阳活动类型及相应的层次
录象:太阳活动类型
师总结:
(1)常见的太阳活动:
太阳黑子:人们把太阳表面出现的许多黑斑点称为太阳黑子,其实它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过渡:我们可以通过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来研究太阳是如何活动的?
——学生读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
(太阳黑子数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峰年、谷年)怎样算一个周期?)
归纳: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②耀斑:耀斑是指太阳表面(色球层)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耀斑是太阳色球层的强烈的活动现象,是太阳大气的爆炸现象。
③日饵:太阳物质喷射出来又落回太阳表面形成的环状结构
太阳风:指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想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物质粒子流,和彗尾的形成有关。
(2)太阳活动类型及相应的层次
光球——黑子;
色球——耀斑、日珥;
日冕——太阳风。
3、太阳活动的强弱的标志为:太阳黑子
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爆发耀斑
读图活动,学生畅所欲言
笔记
观看录象,总结太阳活动的类型
归纳、计算
(推算太阳黑子活动开始为第21周的年份。)
介绍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资料阅读
列举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事例:
(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南北极地区形成极光。
(4)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的生活。
(5)太阳活动危及星际航行。
(6)导致紫外线增强,伤害人类身体健康
讨论
提高对太阳活动的认识。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1、望远镜有哪些结构
2、使用天文望远镜?
3、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看书、归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