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物理八下9.3大气压强基础题
一、单选题
一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当时大气压强的准确值小一些,其可能原因是下面哪一个 (????)
A. 水银槽内水银太多 B. 玻璃管太粗
C. 玻璃管内混入了空气 D. 玻璃管没放直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 水坝上窄下宽 B. 瓶吞鸡蛋
C. 吸尘器 D. 拔火罐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 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 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 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下列各种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 热杯子吸住气球 B. 钢笔吸墨水
C. 机器人行走 D. 热水瓶浇冷水变扁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 ?保持不变
B. 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 ?稍微下降一些
D. 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瓶吞鸡蛋 B. 皮碗对吸
C. 纸托水杯 D. 橡皮膜凸出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取决于
A. 玻璃管的粗细 B. 玻璃管是否竖直插在水银槽中
C. 外界大气压的大小 D. 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 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 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 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 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某同学不小心使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大气压值
A. 偏小 B. 偏大 C. 一样 D. 无法判断
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 玻璃管倾斜放置,管内的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C. 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水银液面高度差一定是760mm
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动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
关于大气压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 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C. 在不同的地点大气压强的值一定不同
D. 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二、多选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大气压强是
A. 两只皮碗压紧后很难分开后
B. 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C. 倒置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的纸片掉不下来
D. 深水潜水员作业时要穿潜水服
三、填空题
用吸管“吸”盒装牛奶时,牛奶是在_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吸完牛奶后,盒子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在瓶壁a、b、c处各扎一个小孔,注满水后,看到各小孔中有水喷出如图甲所示,这说明了液体_______的存在,进一步观察发现各小孔喷出的水流落到地面的远近不同,说明了深度越大,液体的________;当用瓶盖盖紧瓶口时,如图乙所示,各小孔处的水不再流出了,这现象说明了_______的存在.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去掉糖中的水份,但糖在左右会变质,这时要保证锅内的气压 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使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__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所示,王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会______,外界气压的变化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1,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_____的原理;如图2,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四、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指导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选择同一天在山脚下,他们从早晨到中午进行了三次测量,中午又分别在山上不同高度同时进行了测量,所测实验数据见表注“厘米汞高是大气压的常用单位,1厘米汞高帕
实验序号 时刻 海拔高度米 大气压强厘米汞高
1 8:00 0
2 10:00 0
3 12:00 0
4 12:00 120
5 12:00 240
6 12:00 360
7 12:00 480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该小组同学分析实验序号______,发现同一时刻大气压的值和海拔高度的数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从现有数据可以退出P和h的数量关系时______帕用h的代数式表示.
五、实验探究题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 ;
如图乙,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时水银柱的高度为,此时外界压强______ 标准大气压强选填“”、“”或“”;
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以下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
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
玻璃管换粗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
第6页,共6页
第5页,共6页
人教物理八下9.2大气压强基础题
一、单选题
一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当时大气压强的准确值小一些,其可能原因是下面哪一个 (????)
A. 水银槽内水银太多 B. 玻璃管太粗
C. 玻璃管内混入了空气 D. 玻璃管没放直
【答案】C
【解析】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运用了平衡法--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在测量水银柱时,要测量高度即竖直距离,而不是长度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是否弯曲,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而玻璃管中混入了空气,空气会对水银柱产生向下的压强,抵消了大气压的部分作用效果,所测高度将变小.
故选C.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 水坝上窄下宽 B. 瓶吞鸡蛋
C. 吸尘器 D. 拔火罐
【答案】A
【解析】
A、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大坝的坚固,下面必须修的宽一些,与大气压无关,不符合题意.
B、浸过酒精的棉花燃烧时,使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跑到瓶外,用鸡蛋封住瓶口,瓶内的棉花停止燃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此时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被压入瓶中,属于利用大气压.
C、电动抽风机高速转动时,空气排出,内部压强减小,外部压强不变,把含灰尘的空气吸入故本选项属于利用大气压.
D、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
故选A.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 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 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 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答案】D
【解析】
A、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B、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C、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杯子内外都有空气,无法说明大气是否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
D、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符合题意。
故选:D。
下列各种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 热杯子吸住气球 B. 钢笔吸墨水
C. 机器人行走 D. 热水瓶浇冷水变扁
【答案】C
【解析】
A、把气球放在热杯口,当杯子变凉后,杯内气体收缩,压强变小,气球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在杯口上,利用了大气压强;
B、钢笔吸墨水时,需先把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墨水就被压进滴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
C、机器人行走,是通过电脑控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大气压强无关;
D、热水瓶浇冷水后,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子被压扁,利用了大气压强.
故选C.
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 ?保持不变
B. 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 ?稍微下降一些
D. 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答案】B
【解析】
当玻璃管顶部穿一小孔时,上端会进入空气,则玻璃管中与水银槽液面齐平的液面上下的压强不再平衡,向下压强等于大气压强加上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水银柱向下运动直到与水银槽中液面相齐平。
故选:B。
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瓶吞鸡蛋 B. 皮碗对吸
C. 纸托水杯 D. 橡皮膜凸出
【答案】D
【解析】
A、瓶内点燃酒精棉球,鸡蛋封住瓶内的气体,当酒精燃完后,温度下降,瓶内气压减小,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受力面积相同,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鸡蛋被压入瓶内。不符合题意。
B、皮碗对好后,用力挤压,排出一定的气体,皮碗内的气体质量一定,当皮碗恢复原状时,体积增大,内部气压减小,外部大气压不变,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受力面积相同,外部压力大于内部压力,两皮碗对吸。不符合题意。
C、纸托水杯是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橡皮膜向下凸出,是因为受到液体压强的缘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取决于
A. 玻璃管的粗细 B. 玻璃管是否竖直插在水银槽中
C. 外界大气压的大小 D. 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
【答案】C
【解析】外界大气压变化,大气压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变化,故C正确;
若外界大气压一定,能支持的水银柱高不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是否倾斜、插入水银槽的深度、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无关,故A、B、D都错。
故选C,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 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答案】C
【解析】
A、玻璃管内径的大小不会影响水银柱的高度,故说法错误;
B、往水银槽内多倒水银,也不会影响水银柱的最终高度,故说法错误;
C、水银柱的高度是指垂直高度,倾斜会使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故说法正确;
D、玻璃管内顶部进入空气,产生一定的压强,会使水银柱的高度减小,故说法错误。
故选:C。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 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 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 图丁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答案】C
【解析】
A.甲图,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图,向外拉活塞,降低气压,降低了水的沸点,可以使烧杯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丁图,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某同学不小心使管内混入了少量的空气,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大气压值
A. 偏小 B. 偏大 C. 一样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若玻璃管中混入少量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由可知这样测得的大气压强将比实际偏小.
故选A.
如图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
B. 玻璃管倾斜放置,管内的水银面高度差减小
C. 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水银液面高度差一定是760mm
D. 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动山顶,管内外水银液面高度差减小
【答案】D
【解析】
A、因玻璃管的上端是封闭的,所以此装置不是连通器,故A错误;
B、玻璃管倾斜放置,管内的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故B错误;
C、玻璃管竖直放置时测出的大气压强,因大气压是变化的,测量值不一定为76?厘米汞柱高,故C错误.
D、位置较高处的大气压较低,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就会下降,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汞液面高度差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关于大气压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A. 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 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
C. 在不同的地点大气压强的值一定不同
D. 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增加
【答案】B
【解析】
A、同一地区大气压与天气、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故该选项不正确;
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小,故该选项正确.
C、对于不同的地方,大气压一般不同,故该选项不正确的;
D、大气压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大气压强是
A. 两只皮碗压紧后很难分开后
B. 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C. 倒置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的纸片掉不下来
D. 深水潜水员作业时要穿潜水服
【答案】ABC
【解析】
A、两只皮碗压紧后很难分开,是先将皮碗间的空气挤出,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两皮碗紧压在一起很难分开,与大气压有关。选项符合题意;
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是先把吸盘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吸盘紧紧压在墙面上,与大气压有关。选项符合题意;
C、倒置装满水的杯子,杯口的纸片掉不下来,是大气压力的作用使其没有掉下来。选项符合题意;
D、潜水员要穿潜水服是因为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与液体压强有关。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三、填空题
用吸管“吸”盒装牛奶时,牛奶是在_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吸完牛奶后,盒子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答案】大气压 ? 形状
【解析】
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牛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吸完牛奶后,盒子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大气压;形状。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
在瓶壁a、b、c处各扎一个小孔,注满水后,看到各小孔中有水喷出如图甲所示,这说明了液体_______的存在,进一步观察发现各小孔喷出的水流落到地面的远近不同,说明了深度越大,液体的________;当用瓶盖盖紧瓶口时,如图乙所示,各小孔处的水不再流出了,这现象说明了_______的存在.
【答案】压强? 压强越大? 大气压
【解析】注满水后,看到各小孔中有水喷出,说明液体具有压强;各小孔喷出的水流落到地面的远近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小孔处的水不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故答案为:压强;压强越大;大气压。
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去掉糖中的水份,但糖在左右会变质,这时要保证锅内的气压 _______1个标准大气压,使锅内水的沸点__________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小于
【解析】
因为糖在左右会变质,所以应该使水在低于时沸腾,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锅内水的气压应该小于1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如图所示,王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会______,外界气压的变化是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上升;变小
【解析】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从山脚到山顶大气压会降低,又因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所以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使管内水柱上升。
故答案为:上升;变小。
如图1,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_____的原理;如图2,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答案】连通器;大气压
【解析】水壶在工作时,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
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
四、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指导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物理学家是______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选择同一天在山脚下,他们从早晨到中午进行了三次测量,中午又分别在山上不同高度同时进行了测量,所测实验数据见表注“厘米汞高是大气压的常用单位,1厘米汞高帕
实验序号 时刻 海拔高度米 大气压强厘米汞高
1 8:00 0
2 10:00 0
3 12:00 0
4 12:00 120
5 12:00 240
6 12:00 360
7 12:00 480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该小组同学分析实验序号______,发现同一时刻大气压的值和海拔高度的数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从现有数据可以退出P和h的数量关系时______帕用h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托里拆利;大气压强与温度有关,大气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4、5、6、7;
【解析】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测出利用液体水银间接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2,3的实验中,海拔高度相同,测量的时刻不同,也就是测量时的温度不同,测量的大气压强数值不同,由此可得出结论:大气压强与温度有关,大气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要研究同一时刻大气压的值和海拔高度的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应分析实验序号3、4、5、6、7,分析数据可以得出P和h的数量关系时帕.
故答案为:托里拆利;大气压强与温度有关,大气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五、实验探究题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甲,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______ ;
如图乙,大拇指封闭玻璃管后,将管口倒转插入水银槽中,待液面稳定后,读出此时水银柱的高度为,此时外界压强______ 标准大气压强选填“”、“”或“”;
如果该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以下均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
玻璃管的管口抬高些,但不离开槽内水银面,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
玻璃管换粗些,那么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______ .
【答案】空气;;下降;不变;不变
【解析】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先在一端封闭约1米长的细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确保管内没有空气,外界大气压才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
水银柱的高度为,小于960mm水银柱,说明此时外界压强小于1标准大气压强;
玻璃管内不慎混入空气,则会产生气体压强,因大气压强,管内的水银柱高度将变小;
b将玻璃管竖直上提,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会大于大气压,故水银柱会下降到原来的高度,即高度不变;
c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同时测大气压,大气压不变,水银柱高度也不变,即两水银柱高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空气;;下降;不变;不变.
第8页,共8页
第7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