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参与人
备课地点
一年级
办公室
教材分析
是退位减法的起始课,为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奠定基础。与以前学习的不退位减法相比,退位减法中的新问题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经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 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感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 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一作十减的道理。
教学策略
重视对退位减算理的理解,通过直观操作小棒,让学生在摆、拆、算、说等活动中理解退位减法“退1作10”的道理。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对算法的熟悉内化。
核心素养
进一步感受演绎推理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主备人设计
集体研讨
个人复备
一、定向激趣,快乐导入
1. 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口算卡片: 34+6, 13+20, 32+20, 56+6; 38-6, 49-20, 64-23, 80-30。 请学生抢答。
2. 揭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进位加法,计算加法时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位呢?
学生:当个位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1。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探讨100以内的减法。
板书: 10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明确问题,快乐发现
1. 改编例1,做好铺垫
( 1)寻找条件,提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打球吗? 你最喜欢打什么球?
学生甲:我最喜欢打羽毛球。
学生乙:我最喜欢打乒乓球。 学生丙:我最喜欢……
教师:看来大家都喜欢体育运动,这样非常好。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
出示例1的情景图。
教师:红红是一年级三班的体育委员,快上体育课了,红红跑到体育办公室找刘老师,她有什么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寻找条件。
教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来说一说?
学生:刘老师有34个乒乓球,红红要领3个乒乓球。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有34个乒乓球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 1盒是10个, 3盒就是30个,盒子旁边还有4个, 合起来就是34个。
教师:真会观察,你们能用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还剩多少个乒乓球?
( 2)列式计算
教师:要算还剩多少个乒乓球,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34-3=。
教师:同学们会算34-3吗? 你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思考:用个位上4-3=1,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再加 上30就是31。
教师:在前面我们知道了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相减,今天的学习中也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如果红红领走的不是3个,而是6个, 又该怎么列式呢?
2. 教学例1
( 1)探算法,理解算理
方法一:摆小棒。 教师:要算还剩多少个乒乓球,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34-6=。
教师:你会算吗? 在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思考:发现34个位上的4减6不够减。
教师:不够减,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用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
学生摆小棒,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小棒,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我们从3捆零4根中减去6根, 4根减去6根明显不够减, 那怎么办?
学生甲:可以把1捆解开(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并与 4根合在一起,组成14根。从14根中减去6根,剩下8根,再与剩下的2捆合在一起,一共是28根。
学生乙:可以把1捆解开,从10根中拿走6根,剩下的4根和4 根合起来是8根,再与剩下的2捆合在一起,一共是28根。
方法二:脱离小棒口算。
教师: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我们摆小棒时遇到不够减的情况是怎么做的。那现在你能说说34-6怎样算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 14-6=8, 8+20=28。
教师:为什么要用14减6呢?
引导学生思考: 4减6不够,向十位借1。
追问:向十位借1是多少?
学生:向十位借1是10,和4合起来是14, 14减6得8, 8和剩下的20合起来,就得到28。
方法三:竖式计算。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这里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请独立试一试。
学生在草稿本上尝试计算。
学生做好后展示,随着学生的展示教师进行如下引导和纠正:从个位算起,个位的4减6不够,就从被减数的十位退1作10, 在十位3上点一个小圆点来表示退1作10,十位上的1就是一捆小 棒,打开以后就变成了10根小棒,就是10, 10和4合起来是14根小 棒,再用14减6得8, 8对着个位写,表示8根。十位上退了1个还 剩2,表示2个十,对着十位写,合起来就是28,所以34-6=28。
要求学生在草稿本上重新书写竖式。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说竖式的计算过程:个位上4-6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 14-6=8,对齐个位写8,十位上3退1还剩2,对齐 十位写2。
( 2)比较不同,完善课题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计算34-3和34-6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 34-3是个位上的数够减, 34-6是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十位退1作10再减。
教师:对,当我们遇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可以从十位退1作 10,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这就叫做退位减法。(教师板书:退位 减法。)
三、合作探究(探究交流),快乐体验
课堂活动,积累经验
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30-7, 45-8,并填出得数。
教师巡视指导,摆完后小组内交流摆的方法,并进行追问。
教师: 30-7没有单根的小棒怎么办?也就是先算什么? 一边摆小棒,一边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教师: 45-8, 5减8不够减怎么办?
教师:凡是个位不够减,我们都要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四、测评反思,快乐收获
试一试
课件出示: 44-7= 50-8=。
教师:你会算退位减法了吗? 用你喜欢的方法再算一算上面的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再说一说都是怎样算的,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师追问: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五、拓展延伸,快乐生长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在进行退位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回答。
这个环节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
创设一个与例1相近的情景,对100以内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回忆,为接下来例1的学习埋下伏笔。也由此迁移到退位减法的计算中,与退位减法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退位减法意义的理解。
借助于小棒这样直观的学具,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去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把计算过程中抽象的思维活动用直观形象的动作展示出来,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也为让学生切实掌握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
借助学生已有的竖式计算经验,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交流,交流中教师注意方法的引导和计算思维过程的详细展示,并结合小棒的操作理解算理、算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与不退位减法的对比,加深学生对为什么要退位,怎样退位的理解,进一步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计算活动中加深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提升掌握水平。
作业设计
A练习十五第1题
B练习十五第1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34-6=28
口算:14-6=8 34 个位不够减,从十
20+8=28 笔算:- 6 位退1作10再减。
28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