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千米的认识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27 06:0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千米的认识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1.22
主备人
参与人
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备课地点
二年级办公室
教材分析
千米距离比较大,二年级的孩子多数无法直接说出它到底有多远,所以教学这一内容时需
要带孩子真实体验1千米的距离,给孩子一个真实的感受。教材安排了8个孩子站成一排大约
10米,80个站成一排大约100米,800个站成一排大约1000米,循序渐进,逐步感知很好。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体会认识1 km的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表象。
2.掌握1千米=1000米,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培养观察、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学策略
讲授、实际合作探究感知、观察发现
核心素养
通过千米概念的构建,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米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主备人设计
集体研讨
个人复备
一、定向激趣,快乐导入
这是老师寒假到成都旅游,归来时沿途拍摄的画面,请一位同学把上边能看到的字读一读。大家仔细观看,认真倾听。
课件播放从“成都到自贡”沿途的路牌。
二、明确问题,快乐发现
1、揭示课题:在这些路牌上都有一个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新朋友“千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千米是比比米、分米、厘米、都更大的计量长度的单位,它跟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
2、回顾旧知:同学们,关于长度单位,你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呢?
学生交流汇报。(可能说出:我已经学习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还知道1千米是比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更大的计量长度的单位,还想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等)
3、质疑激趣:你知道成都到自贡的距离为什么要用“千米”来计量吗?谁能来比划一下1千米的长度?
三、合作探究,快乐体验
实际体验,认识千米,学习例1、例2。
质疑: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下面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我们课前的测量活动。
1.播放课件: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
(1)交流:参加了这个测量活动的同学有哪些?谁来说说测量结果?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字幕: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是10米。
(2)思考:如果80个这样的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长度会是多少米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字幕:8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是100米。
(3)追问:以此类推,那么800个这样的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长度是多少米呢?
课件出示字幕:80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是1000米。板书:1000米。
2.播放第二组活动的课件:两个小朋友拉着软尺,刻度显示是10米,一个个小朋友从这段距离走过。
学生观看视频,由活动小组的同学汇报:我走20步大约是10米,以此类推,走200步就是100米,走2000步就是1000米。
3.第三组的学生汇报: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 5)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
学生汇报时,老师播放三组的测量活动视频。
4.思考: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
5.小结介绍: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刚才我们感知的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 。接着课件出示,同时板书: 1千米=1000米,并指导学生读一读。
思考:谁能巧用停顿,使人一听就明白。
师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
介绍: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字母“Km”表示。
四、测评反思、快乐收获
1.行程中应用千米
屏幕显示:老师从成都回自贡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
思考: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公路边的里程碑;指路标志;限速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2.两地之间距离应用千米。
3.完成课堂活动1题。
学生举一些用千米作单位的例子。
4.(课堂活动第2题)课件出示填上恰当的长度单位:
教室长8( ) 飞机飞行高度8( ) 课桌高8( ) 一棵大树高12( ) 一条小河长36( ) 小红的钢笔长12( ) 长江全长6300( ) 重庆到成都大约相距380( ) 小林早上晨跑跑了1200( ) 飞机每小时飞行820( )。
5.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拓展延伸,快乐生长
1.练习五第1题。
2.千米的起源和使用。
3.地球赤道一圈有多少长?
4.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有多少千米?
导入的修改:
课件制作动画米、分米、厘米相继飞入,提问孩子们还认识它们吗,随之让孩子们说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接着说:今天这里还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吗?出示千米。
介绍千米是比米、分米、厘米、都更大的计量长度的单位,设问:还想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教学中要立足培养孩子数感,发展孩子的空间观念,结合实际,让孩子真切感受到1千米的长度,以及米与千米的关系。
从千米的实际应用中感知,感受千米的距离,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设计作业时,通过填单位及课外调查,再次感知不同的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
作业设计
调查
1.练习五第1题。
2.千米的起源和使用。
3.地球赤道一圈有多少长?
4.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有多少千米?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