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体验千米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参与人
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备课地点
二年级办公室
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了查资料、走操场、以及跑走一千米给人的不同感受,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生活中的1千米到底有多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的推理、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数感得以加强。
教学目标
1.体会千米的含义,充分建立1千米的表象。
2.培养数感、估计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能克服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获得活动经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体会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会用1千米的长度概念进行距离估测。
教学策略
实践感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讲解法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数感、应用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堂学习目标);跑表两个;皮尺一副。
学生准备:上网或图书室查阅千米的有关知识并做好记录。
教学课时
第4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主备人设计
集体研讨
个人复备
一、定向激趣,快乐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你们知道谁是大哥呢?
二、明确问题,快乐发现
你知道1千米有多少步吗?走完1千米要多久呢?跑完1千米又是什么感受呢?
揭示课题:刚才大家的发言很积极,谁说得对呢?学校操场一圈200米,5圈刚好1千米。今天我们就到操场上去体验千米。(板书课题:体验千米)
三、快乐实践,体验1千米
(一)明确活动内容、要求
1.活动目标
课件出示活动目标(学生齐读)
(1)通过跑、走、量、交流等活动体验1千米,建立1千米的表象,会用千米进行简单的距离估测。
(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克服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2.活动分工
请体育委员和班长组织,将全班同学分成3个队进行活动,甲队围绕操场走5圈(1千米),乙队跑5圈,丙队计量1千米有多少步。
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自由组队。
3.活动要求
活动时注意纪律和安全,发扬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4.活动场地
学校操场。
(二)设计活动方案
1.各队设计活动方案。
预设1:甲队走1千米
①选出3名队长。一号队长在队伍前面,注意把握行进速度,并数好所走圈数; 2号队长在队伍中间,维持纪律和秩序;3号队长拿一个跑表,在队伍后面记好所用时间。
②注意事项:以平常走路的速度匀速前进,不能半途而废,坚持走到终点。
预设2:乙队跑1千米
①作跑前准备运动。
②选好3名队长,分工同甲队。
③注意事项:不能跑得过快,注意秩序和安全。
预设3:丙队测量1千米的步数
①分工:每人步行1段路程(长度100米),并记录自己步行这段路程的步数。
②量出一步有多长。
③计算1千米要走多少步。(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计算器或请教老师。)
④注意事项:用平时走路的步子进行测量,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数。
(三)各队学生按要求和自己的设计方案分别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留意并指导三个队的活动情况,注意观察跑步的学生,发现身体异常的马上采取措施。)
四、感悟交流,快乐收获
1.活动体会
交流:刚才大家在操场上感受了1千米,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体会。(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重点板书:走20分钟;跑很累;2000步)
2.资料查阅
交流:关于1千米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课前查阅的信息。
3.应用拓展
估测:同学们能根据刚才建立的千米表象,估测一下学校到广场的距离吗?
追问:还有别的方法估测吗?
五、拓展延伸,快乐生长
选择今天课堂上运用到的一种方法(看时间或数步数)估测一下学校到家的距离。
明确任务:体验1千米。
真实的体验,感知,把抽象的1千米具体化,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数感。
活动时老师要求要明确。具体要干什么,怎么体验,一定提出明确要求。
如果有的孩子1千米一次跑下来有点累,可分两次跑,取平均数乘2。
活动完成三个指标:走的时间、跑的感受及时间、走的步数。
把孩子实践获得的经验,用于实际估测,增强孩子数感。
作业设计
关于1千米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