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本章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5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本章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4-26 08:3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一、单选题
1.某种既耐低温,又耐高温的一种塑料,俗称“塑料王”,其成分是(  )
A.电木 B.聚四氟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塑料废弃物会严重污染环境,俗称为“白色污染”为了防止这种污染,有一条途径是将合成生物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对结构为的高分子材料已成功地实现上述处理,试分析若用CH3OH来处理它,下列物质中不能得到的有机物是(  )
A.
B.
C.
D.
3.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为“砳砳”,一种“砳砳”的外用材料是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涤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羊毛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
B. 涤纶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合成涤纶的单体之一可以是HOCH2CH2OH
D. 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4.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884块ETFE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铟高亮度LED材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ETFE膜是由两种单体缩聚而成的
B. 已知Ga处于ⅢA主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Ga3N2
C. 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D. 用金属铝与V2O5冶炼钒,铝作还原剂
5.目前利用废弃塑料的基本方法有(  )
①加热熔融或粉碎后,直接用做生产新产品的材料
②加热分裂成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又可循环再用于制造新的塑料
③催化裂解可以制得柴油、煤油、汽油及可燃气体,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有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只有③
6.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7.如图照片显示:一只可爱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良好的绝缘性 B.良好的绝热性 C.良好的导热性 D.熔点低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C.葡萄糖、蔗糖和淀粉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体发生变性
9.波音787型飞机的机身和机翼大量使用下列哪种材料(  )
A.液晶高分子材料 B.橡胶 C.高分子分离膜 D.碳纤维复合材料
10.氯乙烯是合成PVC的原料之一,它属于(  )
A.烃 B.卤代烃 C.醇 D.羧酸
11.塑化剂的成分主要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酯类,塑料管道、塑胶容器、瓶盖或其他塑料包装材料都含有塑化剂,塑化剂超标对人体有害,调查发现,最近深受关注的白酒中含有的塑化剂主要是由塑料制品中的塑化剂迁移到酒中所致,此处“迁移”所涉及的主要原理是(  )
A.萃取 B.蒸馏 C.溶解 D.渗析
12.下列塑料可用作不粘锅的表面材料的是(  )
A.聚氯乙烯 B.聚四氟乙烯 C.聚苯乙烯 D.有机玻璃
13.2008奥运会吉样物福娃,其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 B.聚酯纤维和羊毛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D.聚酯纤维和羊毛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14.当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大气层时,由于空气的剧烈摩擦,飞机尖端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为了防止高温将它烧毁,科学家给航天飞机的相应部位安装了可靠的保护层,制作保护层的材料是(  )
A.塑料 B.合成纤维 C.新型陶瓷和碳纤维的复合材料 D.镁铝合金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
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H2(g)+Br2(g)═2HBr(g)△H=﹣72 kJ?mol﹣1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
则表中a为230
D.已知S(g)+O2(g)═SO2(s);△H1,S(g)+O2(g)═SO2(g);△H2,则△H2<△H1
二、填空题
16.某种食品的配料标签如图所示:
(1)该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物质是_________,富含油脂的物质是________;
(2)该配料中的________有防腐作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食品膨松,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用于包装该食品 的聚乙烯塑料包装属于_________(填字母);
a.有机高分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金属材料
17.下面是一个四肽,它可看作是4个氨基酸缩合掉3分子水而得,,式中的R,R′、R″、R?可能是相同的或不同的烃基或有取代基的烃基.﹣NH﹣CO﹣称为肽键,今有一个“多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问:(1)这个“多肽”是_________肽;
(2)该多肽水解后,有_________个谷氨酸;
(3)该多肽水解后,有_________个苯丙氨酸。
18.蛋白质缺乏是可以致命的,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体内含有10~11kg的蛋白质,如果人体丢失体内20%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活动有可能会被迫停止,常见的蛋白质缺乏症表现为代谢下降,生命变得脆弱易病,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与它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一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或脂类物质,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
(1)蛋白质分子中主要含有_________四种元素;
(2)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都是_________氨基酸;
(3)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再加适量水后,蛋白质重新溶解,仍然具有原来的活性.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
(4)蛋白质遇到酸、碱、重金属盐、乙醇等化学物质时会发生凝结,失去原来的活性,这个变化称为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废旧塑料回收和利用是减轻“白色污染”、实现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20.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
(1)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_________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________(选填“铜块”、“锌块”、“铅块”);
(2)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
③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干燥”而不选择“灼烧”的原因是_________;
④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干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_________污染,20世纪30年代,尼龙因其抽成细丝极像蚕丝而被推向世界,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 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
2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淀粉水解的条件,进行以下两个实验了:
(1)实验用品:0.5g淀粉、4mL 20%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碘水;
步骤: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 20%硫酸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mL水,都加热3~4min.用过量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硫酸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3里都加入碘水,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与结论(填入下表):
(2)实验用品:0.5g淀粉、唾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步骤:在试管中加入0.5g淀粉,加入少许唾液加热,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 __;
结论:________ _;
(3)比较实验(1)(2)可得出的结论:___ 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废旧热固性酚醛塑料可作燃料,不是既耐低温,又耐高温的一种塑料,所以不是“塑料王”,故A错误;
B.聚四氟乙烯几乎不受任何化学试剂腐蚀,如在浓硫酸、硝酸、盐酸,甚至在王水中煮沸,其重量及性能均无变化,也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聚四氟乙烯不吸潮,不燃烧,不导电,既耐高温,又耐低温,俗称“塑料王”,故B正确;
C.聚苯乙烯受热融化后冷却可以进行再加工,具有热塑性,故C错误;
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能溶于CHCl3,受热融化后冷却可以进行再加工,具有热塑性,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由防止这种污染是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重新变成小分子化合物,
则+2nH2O→nHOOC﹣﹣COOH+nHOCH2CH2OH,
用CH3OH来处理发生HOOC﹣﹣COOH+2CH3OH→CH3OOC﹣﹣COOCH3+2H2O,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羊毛的成分属于蛋白质,故A正确;
B.涤纶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物质,是合成材料,故B错误;
C.合成涤纶的单体之一是乙二醇,故C正确;
D.羊毛的成分是天然的蛋白质,羊毛燃烧会有焦羽毛味,而涤纶没有,所以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和涤纶,故D正确。
4.【答案】D
【解析】A.ETFE膜([CH2﹣CH2﹣CF2﹣CF2]n)是由乙烯,四氟乙烯两种单体加聚而成的,故A错误;
B.Ga处于ⅢA族,为+3价,而氮化镓化学式Ga3N2中化合价为+2价,故B错误;
C.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低,硬度比组分金属大,故C错误;
D.铝可用来冶炼一些难熔性金属,铝作还原剂,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①加热熔融或粉碎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①错误;
②加热分裂成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又可循环再用于制造新的塑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②正确;
③裂解是指只通过热能将一种样品(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过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正确;故选B。
6.【答案】C
【解析】A.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不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适量加入,过量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故B错误;
C.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是由许多二氧化碳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分解,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C正确;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同时也会导致土壤污染,故D错误。
7.【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热的性质,故选B。
8.【答案】D
【解析】A.糖类中的单糖,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煤的气化是将固体煤中有机质转变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煤的液化指固体煤经化学加工转化成烃类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过程;煤的干馏是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三者都生成了新物质,故B错误;
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C错误;
D.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用来杀菌消毒,故D正确。
9.【答案】D
【解析】A.液晶高分子材料是做液晶屏的材料,故A错误;
B.因为橡胶较软不可能做机身,故B错误;
C.高分子分离膜是由聚合物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得的具有分离流体混合物功能的薄膜,故C错误;
D.碳纤维复合材料有很大的韧性刚性,而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较小,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氯乙烯是乙烯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属于卤代烃,故选B。
11.【答案】C
【解析】A.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B.蒸馏把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或将水中难挥发性物质和水分离出来;
C.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
D.利用粒子直径大小,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这里的“迁移”指塑料中的塑化剂溶解在酒精中,故选C。
12.【答案】B
【解析】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不溶于强酸、强碱和有机溶剂,同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有机玻璃不耐高温,不能做不粘锅的表面材料,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羊毛是动物纤维,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纤维).而聚酯纤维是由乙二醇(HO﹣CH2﹣CH2﹣OH)和对苯二甲酸()通过缩聚形成的,所以其化学成分不同,故A错误;
B.聚酯纤维链节中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羊毛是动物纤维,主要成份是蛋白质,分子中存在肽键,也可以水解,故B正确;
C.链节中含有酯基,聚酯纤维是由乙二醇(HO﹣CH2﹣CH2﹣OH)和对苯二甲酸()通过缩聚形成的,故C错误;
D.聚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其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羊毛属于天然高分子,故D错误。
14.【答案】C
【解析】A.塑料的熔点很小,所以不能耐高温,故A错误;
B.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腐蚀等优点,但合成纤维的熔点较低,所以不能耐高温,故B错误;
C.耐高温新型陶瓷熔点较高,所以能耐高温,故C正确;
D.镁铝合金的熔点较低,故D错误。
15.【答案】C
【解析】A,一个甘氨酸分子含有2条N﹣H键、2条C﹣H键,C﹣N键,C﹣C键,C﹣O键,C=O键、O﹣H键各一条,一条单键为一对共用电子,一条双键为2对共用电子,因此一个甘氨酸分子共含有10对共用电子,故A错误;
B,BCl3分子中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3=6,没有达到8电子,故B错误;
C,△H=(436+a)kJ/mol﹣2×369kJ/mol=﹣72 kJ/mol,求得a=230,故C正确;
D,1mol气态二氧化硫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固态二氧化硫具有的能量,因此生成1mol固态二氧化硫时放出的热量多△H小,因此△H2>△H1,故D错误。
16.【答案】(1)鸡蛋;棕榈油
(2)苯甲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
(3)a
【解析】(1)瘦肉类、蛋类、豆类富含蛋白质,因此鸡蛋富含蛋白质,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富含油脂,因此棕榈油富含油脂;
(2)苯甲酸钠是防腐剂有防腐作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3)用于包装该食品的聚乙烯是一种聚合物,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7.【答案】(1)十(2)4(3)3
【解析】(1)观察形成该“多肽”的四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个氨基酸的结构中只有一个氨基,即只含有一个氮原子,在形成肽时,氮原子都进入肽中,所以该“多肽”分子式中有几个氮原子即为几肽.因此这个“多肽”为十肽;
(2)(3)根据氨基酸在形成多肽时原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利用解方程组法解决.设该十肽中含有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的个数分别为a、b、c、d,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所以该十肽水解后有4个谷氨酸,3个苯丙氨酸。
18.【答案】(1)C、H、O、N (2)α (3)盐析 (4)变性
【解析】(1)蛋白质是由C(碳)、H(氢)、O(氧)、N(氮)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P、S、Fe(铁)、Zn(锌)、Cu(铜)等;
(2)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α﹣氨基酸;
(3)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等无机盐溶液发生盐析;
(4)蛋白质遇到酸、碱、重金属盐、乙醇等化学物质时发生变性。
19.【答案】(1)将混合物注入分液漏斗,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再往混合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2)检验并除去气态不饱和烃
(3)无法判定E中是否有水产生
(4)气态烷烃;
【解析】(1)甲苯能够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中的物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苯中的甲苯,操作方法为:将混合物注入分液漏斗,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再往混合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2)装置C中盛有溴水,利用溴水检验并除去废旧粗料分解生成的气态不饱和烃;
(3)装置F用于检验装置E中有水分生成,若没有装置D,用于气体中混有水分,无法证明装置E中有水生成;
(4)从C中出来的气体中,不饱和烃已经除去,另外生成产物有可能为氢气或饱和烃,所以其他成分可能是气体烷烃;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可以通过检验反应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就可以证明其它气体为饱和烷烃,所以图2的装置应该使用澄清石灰水,目的是检验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图2装置可以为。
20.【答案】(1)化学;锌块(2)①复分解反应 ②过滤 ③高温灼烧会使碳酸钙分解,所得的碳酸钙含有杂质氧化钙而不纯 ④CaO+H2O═Ca(OH)2
(3)白色污染;灼烧
【解析】(1)根据反应过程: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金属铁活泼的金属是锌;
(2)①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铵和碳酸钙沉淀,化合物之间交换成分,属于复分解反应;
②固体和液体的分离采用过滤的方法;
③高温灼烧条件下碳酸钙会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所得的碳酸钙含有杂质氧化钙而不纯;
④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在高纯氧化钙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干燥”;
(3)可降解塑料不会导致白色污染,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会有焦羽毛味,人造丝因含有硫元素往往会燃烧后有刺鼻气味,且冒黑烟,生活中可采用灼烧的方法区分尼龙和蚕丝。
21.【答案】(1)
(2)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在唾液作用下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3)淀粉水解需要稀硫酸或唾液中的酶作催化剂
【解析】(1)在试管1里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 20%硫酸溶液,加热3~4min,淀粉水解,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检验葡萄糖时溶液要呈碱性,用过量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硫酸溶液,加入银氨溶液,产生银镜,说明淀粉水解液可发生银镜反应;
在试管2里放入0.5g淀粉,加入4mL水,加热3~4min,没有催化剂,淀粉未水解,加入银氨溶液,无银镜产生,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色,淀粉不发生水解;
把试管1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加入碘水,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淀粉完全水解;
(2)淀粉水解(C6H10O5)n+nH2On C6H12O6,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沉淀,所以现象为:产生砖红色沉淀,结论是淀粉在唾液作用下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3)实验(1)(2)淀粉水解分别需要稀硫酸、唾液作催化剂,无催化剂,淀粉几乎不水解,所以淀粉水解需要稀硫酸或唾液中的酶作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