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砂沟小学 任国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课文内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读文中,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幸福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从而了解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与学法安排:阅读法、想象法、讨论法。 教师引导学习,学生紧扣思——学——议的思路合作探究式学习。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一个寒冷的夜里,一个小女孩赤着脚手里攥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向前走着走着。天这么黑,这么冷,她为什么不回家呢?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
读文中了解“不幸”:
自由读一读文章2——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几处写到小女孩独自一人在街上走着?
全班交流。 生1:第一自然段中“在这又冷又黑的夜里,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生2:第二自然段中“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3:第三自然段中“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打着卷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她看上去非常美丽。但她心里只有烤鹅。她是在是太饿了。
讨论: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抓住两点: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回家同样要挨冻。) 从这里,你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怎么样?让我们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要读出这个小女孩的可怜。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先学生自练,再指名朗读。
品文中理解“幸福”,学习写法。 天气越来越冷了,她的一双小手几乎要冻僵了。小女孩在房子的墙角坐下来,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提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思考: (1)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分别看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个大火炉,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鹅,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带她飞走了。
小女孩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看看书,同座讨论讨论,然后我们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冻得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这两句话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第一根火柴灭了,她为什么紧接着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 (3)小女孩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4)这五次擦火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不同?(从火柴的数目上理解)
最后一次划火柴他看到了什么?谁来读一读?(评价交流) 饱受这样苦难的小女孩,可以想象,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生:“奶奶!”(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师帮助学生进行引读: (1)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2)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3)此时声音哽咽的她,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她这样喊道—— (4)这是怎样的童话场景啊,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求奶奶— ??? 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小女孩的生命。“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出示这句话)
这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离开这个世界了。)
“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体会到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
7、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深思文字背后的含义: 课文的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 生:小女孩,你忍受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你忍受的太多了,你看见了奶奶,受到了奶奶的关爱,你现在应该是幸福的吧。 生:小女孩,你经历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你得到了温暖、满足、美好、慈爱和快乐是应该的,祝你以后过得更幸福。???? 生:小女孩,别人对你那么冷漠,就连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为什么选择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我会埋怨,难道你愿意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你应该在美好的世界里飞翔啊。 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但是苍天却是对你那么不公平,你为什么还要忍耐?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会把你带回家,让你在幸福中生活。 ??? 听了你们的话,我知道,你们也是善良的。从现实的角度,小女孩太有报复的理由了,可小女孩的忍耐,让那些冷漠者无地自容。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地方呢?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批注过这样的一句话—— “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此刻,上帝与我们同在。” ???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上帝,而是在小姑娘所获得的这份“幸福”中,你们已经学到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力量,并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爱与警觉,相信你们越来越高尚起来,越来越走向高贵。
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写篇读后感。
2、课下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