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的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十第1~3题。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索三角形3条边之间关系的过程,体验用实验操作探索规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根据这个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到实验操作成功的喜悦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根据这个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根据这个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实践操作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小棒等
教学课时
1
教学环节
第一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2.画一个三角形,画出它的高、并标出来。
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三角形。
[设计意图] 根据已有数学经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二、自主探学
1.提出猜想
(1)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任意给你3条线段(小棒),是不是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猜测)
(2)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下面我们就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三、合作互学,多元评学
2.验证1
提要求:(1)每人把吸管按整厘米的刻度任意剪成3段。
(2)记录每次使用的吸管的长度。
(3)围一围,看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把每次研究的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中。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验证2(例3)
(1)提要求:首先自己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个三角形各边的长。然后4人一组开展量、算等操作活动,讨论三角形三边存在怎样的关系?
(2)4人依次把各边长记录在下表中。
/
[设计意图本节课关键处理,也是重点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在学生“思考——实验——探究——验证”的过程中迎刃而解,我始终坚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有序思考,结合老师的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概括出结论, 因此是学生真正理解的,实现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
三、分享展学
(1)观察、讨论。通过上面的计算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
(2)回过头来想想,刚才4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
(3)那究竟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呢?(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四、优化练学
1.课堂活动1
你准备怎么选?为什么?
2.练习十第1~3题(生独立完成,汇报)
[设计意图] 给予了学生展示想法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尽可能多的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能围成的三角形画“√”
/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