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页例4,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4~7题和思考题。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体验用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实验操作成功的喜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重点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实践操作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形纸片、剪刀
教学课时
1
教学环节
第一次备课
第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思考: 哪些能围成三角形?
5厘米、8厘米、2厘米
5厘米、8厘米、13厘米
5厘米、8厘米、5厘米
[设计意图] 根据已有数学经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二、分享展学、多元评学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师小结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师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4.同学们肯定有疑问: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意思:把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
[设计意图]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三、分享展学、多元评学(教学例4)
1.思考:每个三角形的内角之和是否相同?(生自由答问)
2.下面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验证猜想。拿出准备的三角形,先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小组交流、讨论)
讨论,汇报
①量出角的度数,再算
②撕下三个角,进行拼组
③折
………………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当发现学生采用“量”的方法完成后,一定要激励学生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提示:还可以通过折、剪、撕,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进行观察。
4.师生总结:发现量出来的三角形3个内角和不全部相同,但大约都在180度左右;三内角刚好拼成一个平角,就是180度。(课件演示)
5.师小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这样的结论,如果知道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就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设计意图] 通过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交流比较中主动发现并认识三角形及其特征。
四、优化练学
1.课堂活动第2题。
(1)知道了其中一个角的度数,你用什么标准去判断令两个角的度数呢?(生思考后发言:另两个角的度数和是100度)
(2)你是怎么知道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那么剩下两个角和是100度)
(3)那也就是说,只要保证那两个角度数合起来是100度就可以了,那有哪些呢?(生发言,明确由很多,说不完)
2.第57~58页练习十一第4~8题和思考题。
四题:你以什么为标准来判断?(三个角加起来度数为180度。)
七题(3):学生直接用90减28要鼓励,并问明原因
思考题:先填空、再观察(引导学生分析多边形的边数与分成三角形的个数关系)
3.拓展:剪去三角形中30°角后,所剩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设计意图] 给予了学生展示想法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尽可能多的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另一方面,我鼓励学生课后利用网络继续关于这一方面知识的充实,让学生把对数学的探究延续到课堂外。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了什么内容?是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0.2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 3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二、判断题
1.梯形的上底一定比下底短。( )
2.长方形可以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