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时小数的性质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课时小数的性质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27 07:2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性质:第一课时 第53页例1、53页例2,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五第1~4题。
课 型
新授课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会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假设、验证、归纳等活动,探索出小数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小数的性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材料理解小数的性质,会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运用小数的性质,把整数改写成小数。
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方格纸、课件等。
教学课时
1
教学环节
集体备课
自主备课
自主探学,设疑激趣,初步感知
1.故事书的定价5元1角,小方写作5.1元,小雨写作5.10元。
【设计意图:这里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购物题材作为研究对象,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作好了铺垫。】
2. 合作互学,分享展学,多元评学。
讨论:(1)两人都写对了吗?为什么?
(2)在( )里填上“>”、“<”或“=”。5.1( )5.10
(3)说一说5.1与5.10两个小数之间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互学,通过实验验证,理解性质
1.自主探究,学习例1
(1)填一填,比一比。
①在0.3的末尾添上1个0后是( )。
②这两个小数相等吗?为什么?请大家动脑筋运用所学知识验证。
(2)实验验证,说明道理。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证说明。
①人民币:0.3元=(  )角
0.30元=(  )分=(  )角
所以0.3元(   )0.30元
②长度:0.3m=( )dm
0.30m=( )cm=( )dm
所以0.3m( )0.30m
③用在正方形纸片涂阴影的方法比较。
④计数单位:0.3是( )个0.1,0.30是( )个0.01,也是( )个0.1.所以0.3( )0.30
(3)合作互学,分享展学,多元评学,讨论归纳:你发现了什么?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1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判断0.3元=0.30元,“知其必然”。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验证0.3元=0.30元,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知其所以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读体验和观察,使学生初步感悟小数末尾添0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4)议一议。
①在0.3的末尾添2个0是( )
②0.3( )0.30( )0.300,三个数相等吗?为什么?
③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④归纳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5)第53页试一试。
2.教学例2
(1)自主探究,先运用小数的性质把例2中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2)合作互学,讨论小数的改写方法。
强调:整数变小数,打“点”再添0。
【设计意图:在知识的获得上,学生最相信的是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学生在例题以及试一试的多个数学现象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及发现。然而,添上或者去掉的“0”应在小数的“末尾”,这种体验尚未深刻。因此,这一层次通过突破重点与难点的专项教学——辨析具体实例中哪些“0”可以去掉,旨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小数性质内涵——突出小数“末尾”。】
三、优化练学,课堂活动
巩固应用掌握新知
1.第54页课堂活动第1,2题。
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要先示范,然后同桌对口令。
课堂活动第2题,让学生充分说明错误的理由。
2.练习十五第1~4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难?
【设计意图: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0.3=0.30=0.30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作业设计
全体学生做:
1、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错在哪里?
①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②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③在小数中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④在小数点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学有余力学生做:
3、(拓展,)用0,1,2及小数点写一个小数;用0,0,1,2及小数点写一个小数。
①这两个小数相等:(  )=(  )
②这两个小数不相等:(  )和(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