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古代城市中,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王朝都城是
A.余杭 B.长安 C.洛阳 D.涿郡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苏轼
3.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
A.渤海郡王 B.怀仁可汗 C.云南王 D.怀仁将军
4.唐朝的绘画题材广泛,著名的画家有
A.吴道子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
5.下列历史人物生活在唐朝鼎盛时期的是
A.魏征 B.姚崇 C.玄奘 D.松赞干布
6.标志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宦官专权
7.宋朝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 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市舶司
8.1271年,他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改国号为元。“他”是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9.元朝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北庭都元帅府
10.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A.女真 B.吐蕃 C.畏兀儿 D.蒙古
11.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
①实现了局部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 ③创立了科举制 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评价大运河的诗句中,完全持否定态度的是
A.“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B.“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D.“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3. 以下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隋炀帝的残暴骄奢 B.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
C.农民大起义的打击 D.少数民族的起兵反叛
14.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因此唐太宗
A.创立科举制 B.完善三省六部制 C.减轻人民负担 D.虚心接受大臣建议
15.“载初元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殿前试人”的开创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6.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据,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C.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李白吟诗《蜀道难》
17.北宋有诗曰《土贵要予赋水轮》:“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物品是
A.曲辕犁 B.秧马 C.水车 D.筒车
18.通过右图画面的内容,能够了解到的关于唐代社会的特征是
A.手工业水平很高 B.农业生产技术发展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水陆交通比较发达
19.“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诗句赞扬的是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遣唐使
20.唐朝的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实现统一 B.经济文化领先 C.对外政策开放 D.对外交通发达
21.唐末刘允章上《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冤不得理,屈不得申”“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材料反映的应该是
A.安史之乱爆发原因 B.节度使拥兵自重 C.黄巢起义的原因 D.五代十国的混乱
22.下列关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史实,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方出现了并立的五个政权
②十国都是南方政权 ③当时我国北方连年战乱,而南方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
④政权虽然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3. 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这一现象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4.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局面。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武将跋扈 B.减少军队人数 C.防止地方失控 D.减少军费开支
25.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阿骨打建立金 B.阿保机统一女真 C. 元昊建西夏 D.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26.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该时间是
A.9世纪前期 B.10世纪前期 C.10世纪30年代 D.11世纪前期
27.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A.宋夏和议 B.澶渊之盟 C.宋金和议 D.郾城大捷
28.李明上网查阅了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B.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
C.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D.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29.下列有关成吉思汗的史实,正确的是
A.他统一了蒙古大草原 B.他建立政权,定都大都
C.他带领军队灭亡了金 D.他灭南宋,统一了全国
3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下列哪位名人之口
A.岳飞 B.魏征 C.寇准 D.文天祥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共40分。第31题12分,第32题7分,第33题21分)
31. (12分)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在个性上最可称述的优点是知人善任,用人不问出身而唯贤能是尚,并且在这一方面能够摒除私人情感的好恶。此外他虚心好学,容纳直谏。他不仅能选拔多方面的人才,更能与这些人相互切磋,以求进步……唐的制度,虽大体承袭隋朝,太宗君臣的朝气,却能使旧制的优点发挥尽致。同时在行政技术上也有不少的改进……太宗规定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三省的职权,使其发挥制衡作用,以杜绝偏重的流弊,而且还扩大谏官的职权范围。对于吏治,太宗也非常注意;在刑法方面,也宽省不少,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
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唐太宗用人不问出身,更关注私人情感的好恶。
(2)唐太宗通过科举制选拔了多方面的人才。
(3)唐朝的制度完全承袭隋朝。
(4)唐太宗规定最高行政机关三省的职权,防止个别行政机关权力过大。
(5)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用了敢于直谏的魏征。
(6)唐太宗减省刑罚,贞观年间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32. (7分)南方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富”。
材料二:南宋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1)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哪座城市?(1分)前朝的建立者是谁?(1分)
(2)材料二中的“苏湖”地区在当时跃居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什么? (1分)
(3)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富”,说明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33.(21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材料一:在封建专制时代的中国,只有这一制度刻意显示了公平公正。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李约瑟先生称这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
(1)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哪一朝代创立的什么制度?(2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李约瑟先生称这一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4分)
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3分)
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
(3)材料三中的“本朝”指的是哪个朝代?(1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朝代“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分别是什么?(4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四:这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4)据材料四指出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是哪一制度?(1分)据材料概括,其职能有哪些?(2分)
材料五: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弈棋仕女图》
PAGE
4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B A B A D D B D C A D C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A B C C C A B D C B A D
二、非选择题
31.(12分)(1)B(2)C(3)B(4)A(5)C(6)A
32.(7分)
(1)东京(1分)赵匡胤(1分)
(2)水稻(1分)。
(3)经济重心南移(1分)。原因: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迁入人口带来先进工具、技术、优良品种等;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政治环境相对安定。(答3点,得3分)
33.(21分)
(1)“这一制度”指的是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2分)
因为科举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任答4点,得4分)(或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此项工程兴建的报告,门下省审议此项报告,尚书省将其兴建计划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3分)
(3)北宋(1分)
措施: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写两点,得2分)经济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两点2分)
影响: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1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军队战斗力低,在外族入侵时失利。(1分)
(4)元朝“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是行省制度(1分)。职能:管理行省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两点,2分)
(5)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言之成理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