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三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26 10:0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
1.国际联盟总部设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这个事实表明( )
①欧洲国家的综合实力下降 ②世界的中心从欧洲向其他地方转移
③苏联的国际地位上升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919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宣称:“…我们在此集会有两个目的:一是就解决此次战争引起的问题,提出若干当前必要解决的措施;另一是通过当前的这些措施…,以保证持久和平。我认为,成立国际联盟对于上述两个目的都是必需的。”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
A.“集会”是指巴黎和会      B.“我”代表美国政府
C.“此次战争”是指“一战”    D.“措施”包含加入“国联”
3.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德国全部的殖民地、整个海军、大部分商业船队以及它控制的海外市场,已被剥夺或将被剥夺。因此德国已经感到给予它的最大的打击,而人们以为通过某些领土条件的改善能使德国平息下来,这纯粹是幻想。”这说明他主张( )
A. 最大限度削弱德国,建立欧洲大陆霸权
B. 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保持欧洲大陆均势
C. 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进而称霸世界
D. 保留德国一定的实力,平息德国的不满
4.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个立誓以非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国际组织
B.它要求会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C.它有权拟定裁军计划,由各会员国政府实施
D.它是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5.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往往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 )
①巴黎和会  ②慕尼黑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是( )
①《凡尔赛和约》 ②《四国条约》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④《九国公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倡议,但结果是国联为英法所控制,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以下解释最正确的是( )
A. 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B. 西欧仍具有与美国抗衡的实力
C. 英日同盟在远东牵制了美国 D. 国内的种族矛盾削弱了美国的实力
8.世博会的主题,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需要。下列世博主题,最能反映20世纪30年代后期时代需要的是( )
A.“水乃生命之源” B.“通过竞争获取和平”
C.“科技时代的休闲与生活” D.“太空时代的人类”
9.在华盛顿会议上,《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 )
A.成功地解决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B.成功地解决了对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的争夺
C.成功地遏制了德、意、日法西斯的海军力量
D.暂时遏制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10.有人说生活就是妥协的结果,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也是如此;妥协一定要有底线和原则,一旦突破了底线和违背了原则,就会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带来伤害。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扩张,西方大国在妥协中丧失了原则,采取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办法来“保障和平”,结果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历史文献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D.《慕尼黑协定》
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2.自20世纪30年代起,大家对国联不再抱有希望。在1936年至1940年期间,共有十二个国家宣布与国联断绝关系,国联已经名存实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 )
A.国联纵容法西斯侵略 B.这些国家与法西斯关系密切
C.美国退出了国联 D.法西斯的欺骗宣传
13.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行自由,在和平时期及战时均然。”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战略意图是( )
A.维护各国在公海的利益 B.增强美国在公海的势力增强
C.维护英国在海上霸主地位 D.遏制德国军事势力
14.下列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本质是重新瓜分世界
B. 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的矛盾
C. 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主权
D. 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15.一战后,英法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态度存在着矛盾( )
①制裁德国②干涉苏俄③ 抵制美国④建立国联 ⑤与东欧各国结盟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⑤???? D.②④⑤
16.1919年的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但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其表现有( )
①在20世纪20年代使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②承认了民族自决原则,承认了波兰等民族国家的独立 ③是建立在欧洲大国势力均衡基础上的 ④成立了旨在维护国际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17.1918年12月,当美国总统威尔逊到欧州参加巴黎和会时,欧洲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作“人类的国王”“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
A.美国参加一战对打败同盟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B.美国可以给欧洲提供经济援助
C.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倡导世界和平与安全
D.欧洲人民痛恨本国的封建统治,要求进行改革
18.下列对《非战公约》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B. 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C. 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D. 没有涉及裁军问题
19.美国参加二战后,丘吉尔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说出此言是因为( )
①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进行了对外扩张
②英法美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③中国等弱国的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不能阻止战争
④二战初期英法联军按兵不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非战公约》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是因为( )
A《非战公约》仅为巩固欧洲和平秩序
B列强各自“保留条件”,为其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笔
C《非战公约》不尊重和平
D《非战公约》没有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21.华盛顿会议上日本的地位有所上升,主要表现在( )
①《四国条约》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②《五国条约》规定英美的海军基地不得靠近日本海域③日本保留在山东部分特权④“门户开放”原则在中国得到实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
A、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出现了倡导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23.材料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计划中,就提到了军备控制——国家之间团结起来共同限制他们的军备。但是这项政策在巴黎和会上很难得到采纳。英国反对这项提案,美国自身并不想裁减自己的海军。巴黎和会之后,英国比美国更不情愿商讨裁军问题。但是劳合·乔治遭到了国会大量工党反战议员的反对。同时,国内民众厌战情绪高涨,要求裁军的声音此起彼伏。劳合·乔治只得放弃自己原来的意愿。在所有兵种中,海军是最为花费一个国家国力的兵种。对裁军持消极态度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威尔逊在1920年的大选中失利。1921年,新总统哈定采纳了参议员威廉·波拉提出的让美国政府主持裁军会议的建议。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各国政要在海军顾问的协同下展开了对海军军备控制的讨论。各国都同意将吨位作为海军军备的单位,并确定了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并重新明确了各国之间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分配。作为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定,它的签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周翀《英国与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
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两国对军备控制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军军备控制协议达成的影响。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上述材料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
材料二中的有关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
根据材料三、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1.A2.D3.A4.D5.C6.D7.B8.B9.D10.D11.C12.A13.B14.B15.C16.D17.C18.C
19.D20.B21.B22.A
23.(1)变化:美国由持消极态度到持支持态度,英国由反对到被迫接受。
原因: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浩劫,控制军备思想在欧美深人人心;英国T党反战议员及国内民众对扩大军备的坚决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国力大为削弱,难以承担海军巨额的花销;美国政府执政党发生变更。
(2)影响: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美国海军取得了和英国同等的地位,走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道路;对远东地区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加剧了美日矛盾,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24.(1)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2)英国。因为英国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因此掌握国联的支配权。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未达到,加上美国孤立主义和传统思想,使威尔逊遭到失败。
(4)争夺世界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