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二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1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237.6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苏教版 | ||
科目 | 生物学 | ||
更新时间 | 2019-04-26 06:13:21 |
10.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B.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D.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C
【解析】种群是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正确;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1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不一定都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也有互利共生的,故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B错误。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常会发生改变,故C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故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A. 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 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答案】D
【解析】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即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物界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不利变异),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使某些性状得到加强,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考点定位】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名师点睛】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点源于其于1859 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13.从起源上看,狗是人类在1万多年前,将捕到的狼长期驯化培育得到的。2013年1月,瑞典进化遗传学家Erik Axelsson和同事将狗的DNA与狼的DNA进行了对比,发现狗体内消化淀粉的基因比狼体内的相同基因活跃28倍。有关该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与人类以及人类的饮食协同进化
B.在长期驯化过程中,狗消化淀粉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C.在狗的驯化过程中,消化淀粉的基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D.该现象说明了狗与狼的饮食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答案】B
【解析】狼为肉食性动物,其食物中几乎不含淀粉;经人类长期驯化得到的狗为杂食性动物,由于人类食物以淀粉类为主,导致人给狗喂的食物也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经长期的选择过程,不适应这种饮食结构的被淘汰,逐渐适应的被保留下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狗。可见,在驯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定向选择而不是定向变异。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4.有关“生物进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变化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B.自然选择的作用是选择留下种群中的有利基因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且可以发生自发突变,因而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变化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故A正确;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都是适应环境的,是有利基因,故B正确;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其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C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隔离与物种形成的关系及生物进化实质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
15.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A. 生物物种多样性 B. 生物数量多样性
C. 基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但是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故选B。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之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它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⑤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①错误;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②正确;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③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它们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④正确;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而变异是不定向的,⑤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②③④,故选B。
17.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 a表示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 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C. 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 d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答案】C
【解析】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以及自然选择,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B、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B错误;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C正确;D、b表示生殖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错误。故选C。
18.18.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 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 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 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种灭亡 D. 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所以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A正确;B.由图分析可见,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B正确;C.图B是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由图可知,两个种群都没有灭亡,C错误;D.由图可知,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而共同发展进化,D正确。
考点:群落的空间特征
【名师点睛】通过实例判断种间关系的技巧
通过分析实例,需要弄清是同种生物还是不同种生物,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竞争,简单记为:“同斗争,异竞争”。不同种生物要注意区分竞争和捕食:竞争是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不直接获取食物;捕食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以维持自身生存。另外两种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并不构成竞争关系,例如:人吃玉米子粒,而牛吃秸秆。
19.下列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观点不相符的是( )
A. 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 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 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 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的(神创论),也不是不变的( 如特创论),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所致.
故选:B.
2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异、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B.“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物种形成本身表示生物类型的增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A正确;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捕食有利用增加物种的多样性,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新物种的形成,生物类型增加,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A.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 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 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答案】D
【解析】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其中保护的生物本来就生活在保护区内,而不是接纳各种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不能让人类对保护区有较多的干扰。迁地保护就是对那些在原产地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不仅是野生动物)加以保护。对于濒危物种应禁止采伐或捕杀,并采取人工繁育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22.在某一个种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等位基因用A、a表示)占16%,那么该种群的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
A.0.36、0.48 B.0.36、0.24 C.0.16、0.48 D.0.48、0.36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已知隐性性状者即aa的基因型频率为16%,那么a基因的频率为0.4、A的基因频率为1-0.4=0.6。第二步将其看作在理想的状态下,运用遗传平衡公式进行计算:AA%=A%×A%=0.6×0.6=0.36;Aa%=2×A%×a%=2×0.6×0.4=0.48
23.用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导致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在普遍使用抗生素以前,病菌不具有抗药性
C.病菌对抗生素进行自然选择,突变为有抗药能力的病菌
D.病菌中原来就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
【答案】D
【解析】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病菌中原有抗药性的个体,通过抗生素的使用提高了抗药性个体的比例。
二、非选择题
24.现代进化理论是基因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下图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一些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2、 ;
4、 ;
5、 ;
6、 ;。
【答案】(8分,每空2分)
种群 基因库
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殖隔离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系统多样性。3是地理隔离,导致5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
25.某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经人工诱变,培育得到一种突变型水稻(发生了基因突变),该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CO2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野生型,图2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吸收速率曲线,据图回答:
(1)图1中,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
(2)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1所示的3种光强下,该野生型水稻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3)据图2分析: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水稻的光反应强度____________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水稻的暗反应强度____________野生型。相同条件下该突变型水稻产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该突变型水稻是否为新物种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
【答案】 0 大于 低于 高于 不是
【解析】本题结合曲线考查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要求考生能理解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图形,进行分析、推理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分析图形可知,图1中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曲线与图中的虚线相交,说明此时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为0,即野生型水稻的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1所示的3种光强下,净光合速率均小于0,说明该野生型水稻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3)分析图2可知,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水稻的CO2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小于野生型,而两者曲线起点相同,即两者的呼吸速率相同,因此突变型水稻的实际光合速率小于野生型,故突变型水稻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水稻的CO2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而两者的呼吸速率相同,因此突变型水稻的实际光合速率大于野生型,故突变型水稻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相同条件下虽然该突变型水稻产量明显高于野生型,但两者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故该突变型水稻不是新物种。
26.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B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H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
(1)在BB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BH、HH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2%,此时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
(2)1969年中期BB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BB基因型幼虫比HH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低/相同/高)。
(3)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答案】 96% 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HH
【解析】试题分析:,理清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等相关知识,以题意中的“杀虫剂的使用和停用的时间”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图示中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据此围绕题意进行相关试题的解答。
(1) 在BB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BH、HH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2%,则BB基因型频率为94%。依据“1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可知,B基因的频率为94%+1/2×4%=96%。
(2) 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BB基因型频率下降,HH基因型频率上升,说明在不再使用杀虫剂环境条件下,BB基因型幼虫比HH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3)结合对(2)分析可知,不再使用杀虫剂,HH型适应环境,BB型不适应环境,从而使H基因频率增加,B基因频率下降,在这样持续的选择作用下,导致HH基因型频率最高。
27.加那利群岛一年生的某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花)。某一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外来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开紫花)的种子。几年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该地所有的上述植物群体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______。
(2)基因型为AA和Aa种子到来几年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该群体的基因频率改变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3)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_____。
(4)假如环境改变前的群体和环境改变后的群体之间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种群 基因库 (2)75% 25% 自然选择 (3)A
(4)不同 已出现生殖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解析】试题分析:
(1) 一定区域内,所有同种个体是种群,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基因库。
(2)几年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一个个体按照2个基因计算,A的基因频率是75% ,a的基因频率是25%。基因频率改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由题中知,随着时间的延长,开紫花的越来越占优势,开白花的占劣势,可知选择的结果A频率将增加,a频率将降低,但还不能被完全淘汰。A符合。
(4)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已出现生殖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属于不同物种。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