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二轮复习浮力物理填空专题
一、填空题
1.爱好科技的小刚自己制作了一条小木船,船上带有金属船锚,船舷上表明了三种情况的排水量。
⑴将锚放在船舱里,当船静止在水槽中时观察船舷对应的排水量为 m1;
⑵用细线拴住船锚,悬挂在船下方的水中且完全浸没,观察船舷对应的排水量为 m2 , 此时水槽中的水面将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⑶把细线放得更长些,直至线松了,锚沉在盆底,记下此时船舷对应的排水量为 m3 , 于是利用这些排水量测出了船锚的密度。则锚的密度为________。
2.小明清洗甜瓜时发现它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小明想知道甜瓜的密度,于是将甜瓜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溢出水 410 mL,再使甜瓜向下浸没在水中,又溢出水 25 mL,此时甜瓜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增大了________N,甜瓜的密度为________g/cm3。(g取 10 N/kg)
3.小明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明不断向碗内加水,不一会碗就沉入了水底,碗沉入水底时所受到的浮力比碗漂浮时所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小”或“相同”),碗沉入水底后水槽中的水面将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4.为了测量硬塑料制成的锅形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先用一圆柱形容器盛满水,该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壁厚度不计)。将锅形物体开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体漂浮(如图所示),溢出了300厘米3的水。然后慢慢翻转使物体浸没沉底,液面下降了1厘米。则锅形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克,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
5.如图为M国的核动力航母照片及一种核反应的原理模型。
/
(1)核动力航母是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作为主要动力航行的。据核反应原理模型判断,该核反应属于??? (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航母在行驶过程中若有一架舰载机飞离,则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飞机平稳起飞过程中,飞行员处于________(填“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
(3)国之重器,世界唯一的中程反舰弹道导弹一东风-21D反舰导弹,被外界称之为“航母杀手”,具有反应速度快、慑控范围广、突防能力强、寻跟目标准、打击精度高的特点,射程超过2000公里,可穿透导弹防御网,攻击移动中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它以固态________为燃料,发射后初段飞行与一般弹道导弹无异,但是,弹头脱离大气层后的中段飞行,可以靠卫星导引变换轨道;弹头重新进入大气层后的终段飞行,可借弹载雷达搜索目标,针对目标再机动变轨,使命必达.
6.如图为某国的核动力航母照片及一种核反应的原理模型。
/
(1)核动力航母是以核反应释放的核能作为主要动力航行的。据核反应原理模型判断,该核反应属于________(填“核裂变”或“核聚变”)。
(2)航母在行驶过程中若有一架舰载机飞离,则航母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7.“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方法。观察以下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
/
(1)如图甲所示两人朝不同方向用力拉板,直至纸撕裂。该实验模拟的是板块的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是潜水艇浮沉的模拟装置。用注射器将水逐渐注入小瓶中,小瓶从漂浮状态至恰好浸没水中的过程中,小瓶所受的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是人体呼吸运动模拟装置,薄膜向下运动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8.现有一木块漂浮于40℃的KNO3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
(1)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________(填“升温”或“降温”)。
(2)在温度改变的过程中,图中A、B两点对应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________FB(填“>、”“<”或“=”)。
9.质地均匀的小球漂浮于水面,如图所示。切掉小球露出水面的部分,小球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小球剩余部分浸没于水中,松手后它将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10.(2017?金华)“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彩球温度计”是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B小球受到的浮力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c /
11.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下表面通过一细线与容器底相连(容器足够高)。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木块位置随加水深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用F浮表示木块受到的浮力,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细线长为20厘米,则图乙可以正确描述F浮随深度h变化的图象 。(g取10N/kg)(整个过程木块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焦。
/
12.如图所示,一艘轮船在甲海洋中航行,水面在轮船上的 A 位置。当该轮船驶入乙海洋中时,水面在轮船上的 B 位置。设轮船的总质量不变,轮船在甲、乙两海洋中所受浮力分别为 F1 和 F2 , 甲、乙两海洋的海水密度分别为 ρ1 和 ρ2。则 F1________F2 , ρ1________ρ2。(都选填“>”、“<”或“=”)/
13.如图所示,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锥形瓶里加入稀盐酸,气球中放入纯碱(Na2CO3)。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使天平两边平衡,然后轻轻将纯碱倒入稀盐酸中,此反应生成NaCl、CO2 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假设你的天平灵敏度很高,反应后天平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保持平衡,其原因是________。/
14.如图,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再放入一块重3N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则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________N,水溢出后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不变”、“减小”)/
15.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秤B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_FB'(选填“>”、“<”或“=”)。/
16.如图所示,体积为1×10-3m3 , 材料相同的两个金属球,分别连接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的底部。甲图装置内是水,弹簧对球向上的弹力为79N,则该球的重力为________牛。乙图装置内是某种液体,弹簧对球向上弹力为81N,则该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取10N/kg)。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的引力减为一半,则甲图中的弹簧对物体的弹力________(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填“不变”、“减小一半”或“增加两倍”)。/
17.有一质量m=0.1kg,容积V=1×10﹣3m3 , 横截面积S=2.5×10﹣3m2的圆筒形薄壁容器B(壁厚忽略不计),现注入体积为 /V的某种液体A后,将其封闭放入水中,且保持竖直漂浮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2.8×103Pa,(容器B内空气质量不计)则:
/
(1)液体A的密度为________;
(2)若要使容器B恰好竖直悬浮在水中(如图乙所示)注入液体A的体积为________。
18.(2016?绍兴)将重10牛的长方体木块A放入水平放置的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木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牛,若在木块上放另一物块B,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如图,若所加物块B的体积是木块的 /,则物块B密度与木块A密度之比是________. /
19.小楠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为ρ甲和ρ乙甲、乙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ρ甲________?ρ乙;若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 , 则m甲________m乙 (该题两空均选填“<”“=”或“>”)。/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不变;/
2.【答案】等于;0.25;0.94
3.【答案】小;下降
4.【答案】300;200
5.【答案】(1)核裂变(2)变小;非平衡态(3)氢
6.【答案】(1)核裂变(2)变小
7.【答案】(1)张裂(2)变大(3)吸气
8.【答案】(1)升温(2)=
9.【答案】不变;上浮
10.【答案】变小(或“减小”);FB=FD
11.【答案】1.2
12.【答案】=;>
13.【答案】Na2CO3+2HCl= 2NaCl+CO2↑+H2O;不能;由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使气球膨大,体积增大,使空气浮力增大。
14.【答案】3;不变
15.【答案】增大;=
16.【答案】89;0.8×103;减小一半
17.【答案】(1)1.8×103kg/m3(2)5×10-4m3
18【答案】10;3:2
19.【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