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教育文化》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12 20:14: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文化艺术和体育
内容提要
一、文化艺术的繁荣
建国50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成就辉煌。
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运会。从此,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加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第29届)的主办权。
导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掌握
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
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
溯源固本立志奉献
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 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
教学难点 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形式:新授
教师讲解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阅读99页“导入框”图文,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文学的繁荣
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B. 来源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21世纪教育网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文革期间由于社会的畸形,出现了一些严重脱离实际或浮夸于世的文学作品。文革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者才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涌现出一批《班主任》之类的好作品。)
3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艺术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1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
2根据100页“动脑筋”,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A.为什么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演出时,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功?
(他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品本身质量很高,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还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
B.你还可以从这张图片中感受到周恩来怎样的人品?21世纪教育网
(作为国务院总理要日理万机,他却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来观看演出,说明他对人民大众文艺事业高度重视,对文艺工作者无比关心。照相时,他谦虚地站立在郭沫若身后,甘居平凡之位,却在平凡之中流露出不平凡的伟大,这就是一代伟人令人敬仰的风范!)
3请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100页“文献资料·艾青的诗句”,提问:这些诗句中的“出发”和“到达”说明了作者的心境怎么样?
(出发=事业的开始,到达=事业成功。诗人借水手之口,表达了渴求事业成功的心境。)
4组织学生根据101页“动脑筋”:谁的做法正确?
(女生做得对,因为她明白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脚踏实地学好各门功课。对于自己所喜爱的文学,她能合理安排时间,并且持之以恒,坚持每天阅读、练笔,准备好扎实的文学功底,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基础。男生的做法不可取。他也许会有偶然的收获,但基础太单薄,就象在沙滩上堆积砖瓦,最终是建不成高楼大厦的。)
·教师小结、过渡:文学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学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无论同学们将来从事哪个行业,只要真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要象郭沫若、老舍等文学大师那样,从文化知识开始,脚踏实地打牢基础,为了事业不懈地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比赛项目取得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A. 竞技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乒乓球、羽毛球、女排、跳水、体操等项目在国际体坛上卷起一阵阵“中国旋风”,获得大把大把的金牌。振奋了民族精神,张扬了国威。B. 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屡建功勋。容国团、许海峰、李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不断涌现,就象那长江后浪推前浪,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发展体育运动除了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A. 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民族素质大幅度提高,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B. 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发展体育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体育的发展,使民族素质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综合国力。)
·教师画龙点睛:我国正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作用中不断崛起。我坚信,到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全世界将欣喜地观赏到中国龙在东方盘旋升腾的壮观场面。
练习巩固
1关于课本103页的“练一练”,应提示学生分三点回答:
A. 从整个民族的健康水平来说,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民族素质大幅度提高,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
B. 从典型的事例来说,竞技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乒乓球、羽毛球、女排、跳水、体操等项目在国际体坛上卷起一阵阵“中国旋风”,获得大把大把的金牌。在悉尼举行的2000年第27届奥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已经位居世界第三,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弘扬了国威。今年,第28届奥运会即将在雅典举行,我国体育健儿正在厉兵秣马,届时能够展现怎样的风采,应当不会辜负人们的厚望。
C. 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由于中国体育水平举世瞩目,所以越来越得到国际体育界的信赖和支持,2008年将由北京承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1根据103页“动脑筋”:你愿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
希望大家学好各门功课,特别要从上好日常的体育课做起,自觉提高身体素质,学好外语,学好计算机技术,争取成为奥运会的运动员或志愿者。大家还要积极动员亲邻好友为2008年奥运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总之,要在2008年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体育水平高、人文素养好、环境景观美,三位一体的全新的大中国形象。21世纪教育网
2完成《历史填图册》26页的题目。
3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
当堂检测:同步练习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9课 教育事业的发展
内容提要
一、义务教育的普及21世纪教育网
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01年底,占全国人口85%的地区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文革”期间,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1977年秋,在邓小平亲自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了更大的发展。
导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掌握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其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邓小平“三个面向”;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运用资料理解分析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理解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意义,认识青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调查研究创新求异
通过“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等项练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社会调查基本功,形成创新求异思维趋势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刻苦学习、立志成材的自觉性,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科教兴国意识
通过调查家乡教育事业发展脉络的活动,加深对基本国情的认识,从小树立起学好本领,建设好祖国和家乡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可喜成就。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邓小平“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指导意义,展望我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形式:新授
教师讲解
导入新课
联系实际,体会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作用:
1重温课本81页“自由阅读卡”,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加入WTO以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有助于加强我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联系,为我国对外开放拓展了新的空间。同时,在WTO里进行经济贸易活动,必须遵循这个组织规定的许多“游戏规则”,假如有所违犯,可能得不偿失。)
2教师分析:面对着机遇和挑战,肯定要趋利避害。为此,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急需提升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在科技和生产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实际是科技竞争和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科技的基础在于教育。“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就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教育事业今后发展的前景如何?请大家学习新课。(组织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本课知识线索,展示各自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1根据96页“动脑筋”,分层讨论回答:
A. 义务教育的涵义是什么?
(它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基础教育,强制学龄儿童接受一定的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必要措施。)
·教师指出:早在100多年前,英、法、美等国已经成功推行义务教育,这是它们今天位居发达国家行列的重要条件。我国自清朝末年以来,一再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但从未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施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则使义务教育由理想变成事实。
B. 书中哪位同学说的对?(右边的女同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 为什么?(法律是强制性的,人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和执行,任何阻止学龄儿童上学的行为都是违法的。)21世纪教育网
D. 结合95页“导入框”、98页“自由阅读卡”和“活动与探究”,思考回答:总有一些儿童由于种种现实问题而辍学,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处理那些侵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人和事。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兴办“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切切实实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改善办学条件,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应得的权利。)
2指导学生诵读95页“文献资料·邓小平题词”,谈论心得:
(A. 这体现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B.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大潮之中,学校和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大家要珍惜这些机会,争取多学些本领,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打下坚实基础。 C.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97页“练一练”:应选C [基础教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怎样发展教育事业?
(A. 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B. 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过渡:所谓“九年义务教育”,指的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这个基础牢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7页插图,体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喜人局面。组织讨论:
1.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A. 数量大增,学科齐全,布局合理。 B.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2.你能否为自己将来的学习前景作一番美妙的设想?譬如,你将为自己初中毕业以后选择什么道路?你将以哪门课程作为重点选学的方向?(可以自由发挥,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由各组推选的代表向全班介绍。)
练习巩固
1完成课本练习。
2同步练习
3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
当堂检测: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8课 科学技术(二)
导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掌握
863计划的涵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位老科学家的建议、邓小平的批示,《“863”计划纲要》的形成及其涉及的领域,计划的总体目标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QQ 和论坛提高个人素养,培养他们辩证处理问题并且有效地进行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的能力21世纪教育网
主动探索实际应用
通过《史海荡舟》专题网及其“友情链接”的许多历史网站探索相关知识,正确运用其中的留言板、论坛或电子邮件等工具传递短篇文本、交流见解、切磋问题,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系民族发展为已任的爱国主义情感
继承传统立志成材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863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小树立起献身于祖国科技事业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863计划的制定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形式:新授
教师讲解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体验感悟和讨论回答:从20世纪70 年代中期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它的影响之大,使得世界各国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变得十分敏感、十分激烈。邓小平根据这种状态说过:“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他多次论证了科技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强调要用科技的力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确实已经享受到了新科技带来的许多福利。这真得感谢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英明决策以及老一辈科学家为了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而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人奋斗实践。现在让我们共同重温那时的情境吧,看看谁感悟到的人生真谛最多。(组织学生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根据本课知识线索,展示各自搜集整理的有关资料,进行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863计划
1 “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86”指1986年,“3”指当年3月。那时王淦昌、王大衍、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所以称作“863”计划。)
2《863计划纲要》涉及哪些高科技领域?你对哪些领域较感兴趣?能否向大家介绍你对这些领域的了解?
(A.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B. 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与相关学科自然渗透。 C. 由组内同学配合展示资料,进行情境表演或旁白解说等活动,体验合作探索的愉悦情感。 D. 组织全班学生记忆这些领域并进行“接龙”比赛。 E.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93页“练一练”,提醒大家凭印象果断书写,然后对照课文订正。)
1根据课本91页“动脑筋”:我们现在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去搞高新技术的研究?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B.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国竞争激烈,适者才能生存和发展。)
·教师过渡:在这八个领域里,我国的生物技术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关于这一点,请大家看看94页“自由阅读卡”。至于同学们已经普遍接触的则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了,它属于信息技术范畴。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21世纪教育网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2页插图,体会邓小平对于普及计算机知识的关注。组织讨论:
1你喜欢上网吗?(·举手示意即可)
2你知道《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吗?是否愿意遵守?(·举手示意即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学生分组用“要……”对“不……”的形式诵读92——93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4鼓励学生通过《史海荡舟》专题网及其“友情链接”的许多历史网站探索相关知识,正确运用其中的留言板、论坛或电子邮件等工具,有效地传递文件、交流见解、切磋问题。
练习巩固
1完成《历史填图册》24页各题。
2完成同步练习。
3按组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个人学习心得,根据下表进行自我测评,由小组其他同学将评语登入《历史学习记录卡》:
4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课
当堂检测:21世纪教育网
教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