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2课时表格)

文档属性

名称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案(2课时表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6 10:3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4.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语;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3.理解文中最后一句的意思及“雷锋叔叔”的含义。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重在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领悟。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
学情分析
核心素养
课前预习
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教学方法
谈话、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课件及字卡、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复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出示雷锋照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板书:雷锋)关于雷锋,你们都知道什么呢?
2.雷锋简介。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雷锋的生平事迹,教师相机补充。
3.学习生字“锋”。
(1)指导学生读好“锋”的字音。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锋”字。
①形声字识记法,从金,声。本义是兵器的尖端。
②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③比一比并组词:锋(  ) 峰(  )
4.过渡: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可是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还在怀念他、寻找他,有很多人还在这样呼唤他:“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好吗?(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5.师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注意老师朗读的速度。
2.学生自读。
出示自读要求: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把不理解的词句和问题标出来。
3.小组内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学习小组交流学习经验,并互相出示句子、词语考查对方的学习情况。
(2)再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3)认为能够把课文读流利的同学可以读给小组其他同学听。
(4)小组交流生字记忆方法。
4.检查反馈。
(1)通过“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曾、蒙、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在本课中读cénɡ;“泞”读四声,不要读成二声;“棘”读二声,不要读成四声。
(2)齐读课文,借助图片理解“荆棘”“泥泞”。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雷锋叔叔到过哪里?他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画出有关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学生归纳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雷锋叔叔去过__________,帮助了__________;他还去过____________,帮助了____________。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这节课要练写的生字:冒、留、弯、背。
2.学生自主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3.学生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4.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或者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5.指导书写。
(1)书写“冒”字,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2)教师范写“留”,提醒学生左上方的点要小。
(3)教师范写“弯”,横要长一些,强调“弓”的笔顺。
(4)教师范写“背”,注意“月”做偏旁时撇变竖。
(5)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进行描红,再在田字格中各写一遍,要求做到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1.课件出示词语:
雷锋 曾经 蒙蒙 泥泞 顺着 弯弯 年迈 踏着 荆棘 花瓣 晶莹 寻觅 需要 献出
(1)指名朗读。
(2)请你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2.过渡: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我们去哪里找他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
二、朗读感悟,体验内化
1.教师范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在哪里找到了雷锋叔叔的足迹?雷锋叔叔在那里做了什么?
(1)自由交流,理解“足迹”。
(2)完成填空:雷锋叔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桌互相问答。
(4)指导学生想象:通过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指导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画面描述。
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泥泞的路上怎么走路,感受雷锋的辛苦。
②想象有荆棘的路是什么样的,体会雷锋的辛苦。
③指导学生说说那个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会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雷锋叔叔又会说些什么。
(6)教师穿插故事:雷锋雨夜送迷路的孩子和雷锋背大娘回家。
(7)此时此刻,如果雷锋叔叔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8)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4小节。
(9)指导学生分男女用问答的形式来朗读课文。
3.理解“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小组合作,仿照第2或第4小节,想象:我们还能在哪里找到雷锋叔叔的足迹?雷锋叔叔在那里做了什么?
(2)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说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时时处处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人。)
(4)结合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幻灯片出示句子: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5)学生对比读下面这两句话: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雷锋叔叔走到哪里,就把爱心洒向哪里。”
(6)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说说身边的“雷锋”。
(7)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课文里所说的“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指的是什么呢?“终于找到了”,“我们”找到的是当年的雷锋叔叔吗?(指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到哪里伸出援助之手。这里的“雷锋叔叔”指的是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帮助他人的人。)
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读出韵味,读出呼唤的语气和回忆雷锋事迹时的深情,从而领悟作者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
5.指导背诵。先小组内朗诵,分节朗诵;然后练习背诵。
6.积累。
(1)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3)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昨、洒、温、暖。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
3.学生尝试给这些生字组词,扩充词汇量。
4.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或者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5.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实际,重点指导学生书写两个带“氵”的字:洒、温。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学生练写一遍。教师强调:“洒”的右边是“西”,不要写成“酉”。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
冒着 抱着 泥泞
雷锋叔叔,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背着 踏着 荆棘
活雷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