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一、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1、五四运动
原因: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德和约上签字
斗争方式:罢课、罢工、罢市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时间、地点:1921年 上海—嘉兴
标志:一大的召开
意义: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二、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革命的洪流—北伐战争1、黄埔军校的建立
国共合作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作用: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
时间:1926—1927年
领导机构:国民政府(由广州---武汉)
打击对象:吴佩孚 张作霖 孙传芳
主战场和战役:湖南 湖北 贺盛桥战役
结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三、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一、星火燎原---土地革命
1、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a、时间:1927年
b、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由城市转向农村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1928年)改编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战略转移--长征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1934.10—1936.10
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 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的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了革命,是当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会师:1935年吴起镇会师 1936年会宁会师
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的基干力量,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四、伟大民族的独立---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
蒋介石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2、西安事变(1936年)
背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目的:逼蒋抗日
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
抗日将领:佟麟阁、赵登禹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加速国共合作的步伐,促使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
5、平型关大捷
时间:1937年9月
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6、台儿庄战役
时间:1938年(李宗仁)
意义:抗争以来最大的胜利。
7、百团大战
时间:1940年(彭德怀)
意义:中国将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8、日本无条件投降
时间:1945年8月15日 9月2日
意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刷了近代以来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五、国民党的掘墓人---人民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重庆)
目的:国民党—进一步赢得内战的时间; 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正内战的阴谋。
内容:签署《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
标志:国民党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3、大决战
战略防御—转战陕北
背景: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
结果: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战略进攻—挺进大别山
1947年4月刘伯承 邓小平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
林彪 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刘伯承等 中原解放军 奠定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
平津战役
聂荣臻等 华北解放军东北解放军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基本歼灭国民党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
渡江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 解放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欢迎光临制作人:W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