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29 15:32:27

内容文字预览

语文R版 七年级下
游山西村
古代诗歌五首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两个成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它们是什么意思呢?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柳暗花明原指前面花红柳绿,树木花草繁茂锦盛的景象,之后又比喻绝处之中找到出路,突然出现的好形势。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同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陆游的这首诗。
导 入
读诗句


自主学习
xiāo
自主学习
记拼音
tún
kòu
释词义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敲门。
自主学习
知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爱国诗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有“小李白”之称。他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 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自主学习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因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而作者对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然而他并未心灰意冷,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此诗即诗人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
知背景
自主学习
吟读诗句


合作探究
美读诗句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赏 读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今译: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简评: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合作探究
赏 读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译: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简评: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合作探究
赏 读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今译: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简评: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合作探究
赏 读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今译: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简评: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合作探究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合作探究
析古诗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简评: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析古诗
从怀疑、着急到高兴、惊喜。
1.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山西村之游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合作探究
2.你能想象出作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吗?
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析古诗
合作探究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明确:诗眼是“游”字,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
精讲点拨
悟诗情
2..写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这两句既是对山水风光的描写,又是诗人内心境界的反映。诗人虽被排挤回乡,好像已无出路,但他坚信,只要爱国信念坚定,总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同时启发我们,只要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奋进不已,那么前方必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精讲点拨
悟诗情
3、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此联重在叙事,叙述了江南农村春社日的热闹景象。热闹的春社活动,表达除了人们祈祷一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同时,诗人在叙事中融入了描写,衣冠简朴赞美了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喜爱之情。
精讲点拨
悟诗情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明确: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
精讲点拨
悟诗情
悟诗情
反馈练习
1.? 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明确: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
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3、写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反馈练习
悟诗情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反馈练习
悟诗情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反馈练习
悟诗情
悟诗情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反馈练习
悟诗情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村民的热情好客;
优美的景色;
淳朴的风土人情。
反馈练习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反馈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科七年级下册古诗五首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两个成语“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它们是什么意思呢?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水流盘曲。柳暗花明原指前面花红柳绿,树木花草繁茂锦盛的景象,之后又比喻绝处之中找到出路,突然出现的好形势。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同一首古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陆游的这首诗。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一、自主学习
1、自读古诗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豚(tún) 箫鼓(xiāo) 叩门(kòu)
(2)理解词义
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门:敲门。
2.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爱国诗人。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有“小李白”之称。他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 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3.背景探寻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在此之前,陆游因极力支持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而作者对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然而他并未心灰意冷,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此诗即诗人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
二、合作探究
1、吟读古诗
2、美读古诗
3、赏读古诗: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今译: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简评: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今译: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简评: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今译: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简评: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今译: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简评: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4、诗意理解: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5、析古诗: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1.在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山西村之游的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从怀疑、着急到高兴、惊喜。
2.你能想象出作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吗?
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三、精讲点拨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明确:诗眼是“游”字,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
2、写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这两句既是对山水风光的描写,又是诗人内心境界的反映。诗人虽被排挤回乡,好像已无出路,但他坚信,只要爱国信念坚定,总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同时启发我们,只要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奋进不已,那么前方必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3、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此联重在叙事,叙述了江南农村春社日的热闹景象。热闹的春社活动,表达除了人们祈祷一年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同时,诗人在叙事中融入了描写,衣冠简朴赞美了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喜爱之情。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出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
四、反馈训练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背读古诗
【参考答案】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示例一:“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示例二:诗句本意是诗人在山路上行走,当认为无路可走时却惊喜地在转角那柳暗花明处发现了一个村落。
诗句蕴含哲理:告诉人们,当你认为前路渺茫时,往往在转角处充满希望。激励遭遇失败的人们,不要绝望,要对明天充满希望,因此这一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引用。
3.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4.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5.“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在生活中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7.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