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转折反思
上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节校内公开课,就这一堂课而言,我对历史的课改进行了一次实践,如何创设历史情境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本人有一点感想,求教于广大教育同仁,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总结有以下几点:
充分的教学情境预设,使历史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都不相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情境预设要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这节课我先以“阿毛在1977”的故事,来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及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系。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首先想到阿毛当时17岁,和学生是同龄人,他的遭遇会让他们深深的同情,会主动思考“他的命运为什么会这样?”其次我考虑到阿毛的命运实际上是中国当时一代人命运的“缩影”,不违背历史。在学生初步了解了阿毛的故事后,预设了这样几个问题:问题一:“文革”结束后,阿毛最盼望的是什么?问题二:请同学们帮阿毛明辨是非“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个方针正确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问题三:困扰阿毛的问题:检验真理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请你帮他看书解答。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联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刻的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多么的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的意愿,对历史有了深深的认同感。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历史课堂由“死去”变得“活来”。
其二、及时感悟历史,引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历史知识静静地躺在书本里和教师的脑海里,如何让学生去思考?太多必需的“生成”需要我们去经营和促成。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那些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甚至厌倦。所以我一直以阿毛的故事做为这一课的主线,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顺势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阿毛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你能想象一下阿毛的生活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吗?你有何感想?学生答完后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认识:阿毛的命运其实就是我们父辈命运的缩影,也是我们民族命运的缩影,经历了黑暗,迎来了光明。讲到这里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人的眼睛由黑白两部分构成,可为什么要用黑的那部分看清东西呢?那是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希望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始终相信那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很快就过去的。这样使学生会感到历史对自己很有用,在历史课上不仅是“热闹”,而且是历史背后的人生感悟。
其三: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进行“活史”教育。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物,但它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体现这一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甚至与其自身确实联系紧密,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他们自然会觉得历史有趣又有用,进而喜欢历史,学好历史。我在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的伟大转折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你作为一名记者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兴趣很高。如讲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在“文革”中未经任何法律程序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哪些与你有关的法律?这让学生深刻理解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认识到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有两点遗憾。首先:课堂的节奏显得过快、教师语速较快,给人造成了授课教师始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其次:课堂知识的前后联系并没有指导到位,如建国后法制建设的发展等问题。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本次教学中的最大感受。对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怎样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带着这一问题,我将不断投入到新的教学实践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时间、主要内容;了解它的背景;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懂得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图片、影像、歌曲等资源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讨论、辩论、列表归纳等探究合作形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原因与结果、联系与综合等概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和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认同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三位伟人的图片-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教师活动: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改革开放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八下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师生互动——复习提问 :1、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国是如何建立的?2、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文革结束了。中国将走什么道路,将如何选择前进的方向呢?文革以后至十一大三中全会之间,在思想上对文革遗留的一些思想还没有真正认清,对国家的今后发展有不同的声音,全国人民还没有找到一个有利益国民经济发展的,统一的思想。思想不统一,发展就会失序。《文革结束后中国的形势》
教师:邓小平复出后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怎样的伟大的历史转折呢?导入本课——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板书:伟大的历史转折) (设计意图:新课程的导课——在情景中开始、在共鸣中融入、在碰撞中接纳、在感动中收获。用歌曲形式导入,让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学生的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实现导入凝神、激趣的功效。)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教师:我们将跟随一位大学教授的日记重温那段动荡的岁月,分为三部分
第一篇章:春风散雾霾-徘徊
师生互动:生读日记,体会教授的心情
教师:问历史能不能很快进入历史的春天??生答:不能,因为文革后历史进入了2年的徘徊期。教师总结原因:十年的“文革”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政治、思想、经济、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亟待解决的是思想问题。刚才的视频中提到的文革后提出的什么方针使人们又怀疑是不是要走文革的老路?生答:“两个凡是”方针。学生:“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讨论: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有很多新问题出现,我们不能老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归纳:B“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 教师:“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由胡耀邦等领导人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归纳: C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师:找出这场讨论的开始及其成果如何 小结:开始: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 成果: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展示: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篇章:春雷响神州—转折
生读教授日记,体会教授的心情,教授期盼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变化,到底会后会有拿下变化呢?看视频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结合课文内容,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并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及历史时期四个方面找出其主要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专心致志地观看。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始录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视听冲击,走近历史情境,将历史穿越时间的界线,拉回到我们的生活中,使遥远的历史事件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归纳: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 A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D历史时期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学生一边回答教师同时板书: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交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拓展:用历史学家胡绳的一句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比较两次会议。 归纳:A思想纠错: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B领导核心: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的正确领导。 C历史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它就像一声春雷惊醒了中华大地,人们沉浸在喜悦中。在教授日记中同样可以体会出这种喜悦之情。导入第三篇章。
第三篇章 春雨润中华—推进
思考:教授为什么在日记中说是大喜的日子?因为党和国家在思想、政治、经济等领域进行了拨乱反正,而拨乱反正最大的措施就是平反冤假错案。 交流:平凡冤假错案----主要工作、成绩、为刘少奇平反冤假错案 引导: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在“文革”中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1980年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恢复了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说明了什么?学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能知错纠错。 教师:党还在教育领域内完成了拨乱反正如恢复高考制度,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课后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平反冤假错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学以致用,史料探究:1、回顾党史,坚定信念——会议篇、道路篇、伟业篇。2、回眸历史——20世纪的三位伟人及三次巨变。3、继往开来-21世纪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强国之梦的伟人及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教师总结: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我们党将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努力奋斗。 新时代,去奋斗!送给同学们一段励志短片,期望他们能在新时代努力去奋斗。视频《新时代,去奋斗!》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改革开放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追寻春天的故事
春风散雾霾——徘徊
春雷响神州——转折
春雨润中华——推进
第一篇章
春风散雾霾——徘徊
追寻春天的故事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6年10月20日 星期三 阴
昨天听到广播里传出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我激动得一夜没合眼。文革那些日子,不堪回首。因为反对“停课闹革命”的做法,我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没完没了地交代检讨、批斗挨骂。……文革终于结束了!黑白颠倒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期待着平反昭雪的那一天!
教授日记之春风散雾霾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历史是否很快进入了人民所期盼的春天?
春风散雾霾——徘徊
两年的徘徊时期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四人帮”被打倒了,
但并未立即将“历史转折”提上议事日程,而是延迟到
1978年才起步。这两年,即是失去的两年,又是积累和
酝酿的两年。这种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想一想?
问题三:
“文革”十年动乱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1977年全国农村的贫困人口超过2亿,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 《<文化大革命>简史》
问题二: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问题四:
毛主席热爱我热爱,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问题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
以阶级 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盲目 个人崇拜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结果:
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意义:
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大讨论的性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篇章
春雷响神州——转折
追寻春天的故事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教授日记之春雷响神州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历史时期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新思想
“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新路线
“左”倾领导
邓小平为核心的新领导集体
新核心
探索时期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新时期
拨云见日定国是
这次全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
——《共同社》
这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比1949年建国以来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要大。
——《美联社》
外媒评十一届三中全会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云见日定国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转折点,人民的生活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实现温饱奔小康,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百姓眼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左倾错误
彻底纠正了“左”的思想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它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新时期”(伟大的转折)的具体含义:
3、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
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第三篇章
春雨润中华——推进
追寻春天的故事
——拨乱反正
1980年5月1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的冤案终于被平反昭雪,党组织恢复了我的名誉,补发了工资。我老泪纵横,感慨万千,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小平同志。今后再也不用怕无端受害了。我要重整旗鼓,努力工作。
教授日记之春雨润中华
一
一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1)主要工作
(2)成果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刘少奇的追悼会
相关链接
恢复高考制度
课堂小结
伟大的历史转折
20世纪百年间,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
请回答:三位伟人和三次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救国
建国
富国
继往开来
21世纪将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真正实现中国人民的“强国之梦”的伟
人是谁?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标志是什么?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我们党将带领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努力奋斗。 新时代,去奋斗!
新时代,去奋斗!
(1)【会议篇】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2)【道路篇】结合材料写出中共开辟的两条道路名称及其开始形成的标志。
(3)【伟业篇】从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
回顾党史,坚定信念。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收集到以下三个板块的资料:
想一想?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中共七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关键词 开天辟地 生死攸关 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会议名称
《伟大的历史转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课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其地位与作用不言而喻。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开始.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是党在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后,开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因此本单元内容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也是整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口述史料的能力,分析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识图、填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通过了解邓小平的事迹,总结学习他身上的优秀的品质;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对外开放。
教学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没有深刻的认识。这节课主要靠教师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采用互动、情境、讨论、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
2、学法: 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看影视,辩证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四、教学工具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大家对这首歌非常熟悉了,你能说出歌词中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人是谁吗?那“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这个伟人是谁吗?从1978年冬天开始,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完成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去领略那振奋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及效果:新课程的导课——在情景中开始、在共鸣中融入、在碰撞中接纳、在感动中收获。用歌曲形式导入,让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学生的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实现导入凝神、激趣的功效。
二、讲授新课:
(一)大转折的起点
1、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段视频,让学生结合教材,仔细阅读并收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信息。
设计意图及效果:学生带着问题专心致志地观看。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原始录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视听冲击,走近历史情境,将历史穿越时间的界线,拉回到我们的生活中,使遥远的历史事件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2、给学生二分钟的准备时间,鼓励学生以一名小记者的身份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向大家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情况。记者采访报道之后及时给予表扬。这位记者的采访非常专 业!我相信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新闻记者!
设计意图及效果:学生的身份改变了,变成了新闻记者、变成了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代表,学生就参与了历史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历史。这跟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读出来相比,学生的积极性和体会是有天壤之别的。很多时候,形式和效果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形式就没有效果。
用适时的激励来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最大的乐趣,莫过于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同学的认可。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独立思考,勇于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把“你的观点很了不起”“你很有思想”挂在嘴边,做到尊重学生的每一个见解,让学生有成就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三方面完成了重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这三方面具体有什么不同?(使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4、合作探究:为什么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学生围绕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的,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人们说它正确还是错误要看什么?我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看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从生活实际的变化体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设计意图:历史课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如果空洞的说教,学生较难理解。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创设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景,有利于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理论也转化为现实,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农村的改革之路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02页小字内容和“小资料”,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农村改革前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2、农村改革的尝试是从哪里开始的?
3、农村改革的发展如何?
学生讨论后加深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然后让学生看图片“中国农村第一张分田合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农村改革的艰难。出示图表“1966—— 1980年小岗村粮食产量变化”和”现如今的小岗村”,体会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先锋,从而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
过渡:
饮水思源,农村改革意义深远,中华民族被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全新坐标系中,在农村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对外开放成为时代的潮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迈出了新的步伐,人们开始解放思想,把眼光投向世界,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三、对外开放
首先让学生明确对外开放的含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明确区分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区的概念,阅读课本内容找出:
(一)四个经济特区1980年
(二)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
(三)经济开放区1985年
(四)上海浦东新区1990年
显示地图,导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然后展示一组特区的图片景观,让学生亲眼目睹特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区的现状证明:我们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确实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邓小平无愧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然后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说出身边改革开放的具体实例。
讨论思考:1、什么在深圳、珠海等地建立经济特区?
2、现代的对外开放和我国近代史上的门户开放有何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图示的变化,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结合实际深刻理解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进而体会到邓小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蒸蒸日上,日益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