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液体的压强
一、单选题
1.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了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A.?水的密度???????????????????????????B.?水的深度???????????????????????????C.?水的质量???????????????????????????D.?水的体积
2.图甲是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由图可以看出(?? )
A.?乙图中的压强大??????????B.?丙图中的压强大??????????C.?乙、丙的压强相等??????????D.?深度越大,压强越小
3.如下图所示,设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
A.?p变小,p′变大????????????????B.?p变小,p′变小????????????????C.?p变大,p′变小????????????????D.?p变大,p′变大
4.如图所示,细玻璃管与水平面成30°放置,管内装有长为20cm的水柱,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1000Pa?????B.?1414Pa?????C.?1732Pa?????D.?2000Pa
5.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可达 380km/h。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6.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如图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木桶的粗细??????????????????B.?木桶的轻重??????????????????C.?最短的一块木板??????????????????D.?最长的一块木板
7.如图所示,容器内a,b,c,d,四处所受液体压强相比较( )
A.???????????B.???????????C.???????????D.?
二、多选题
8.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在水槽内水面降到恰好与瓶口相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 )
A.?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B.?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
C.?桌面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D.?瓶内、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
9.如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实验得到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B.?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ρB>ρA
C.?A、B两种液体密度关系是ρA>ρB
D.?相同容器中各装满一种液体,装满A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三、填空题
10.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柱状容器内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先将一个U型管压强计改装为两端都装上扎有相同橡皮膜的金属盒(且两管液面齐平),分别放至两容器的底部,如图所示,据此可发现U型管的左边管内液面位置相对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这说明________容器底部的液体压强较大;然后再将两个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同时都减少一半,则U型管两管液面高度差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小明同学又利用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
①当小明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的情景,则问题可能是________.
②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可得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
③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小明的这种探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在侧壁有三个小孔的玻璃管中倒入足量的水,水将从小孔a、b、c中喷出,其中 ________孔喷得最远,说明 ________.
13.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3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 , 桶底厚度不计,如图所示.当桶内装最多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N。
四、实验探究题
14.为了研究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液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容的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口大底小和口小底大两种形状的轻质薄壁容器进行实验,通过往容器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液体m液 , 分别测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液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容 , 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在口大底小的轻质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液体后,F液________F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________与容器形状有关(选填“F液”或“F容”)。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中F容与m液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同一轻质容器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液体后,________。
1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同学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下列A、B、C是小红同学提出的三个猜想,题中已经写出一个,请你帮小红写出另外两个:猜想A: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面积有关;猜想B: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猜想C: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________有关;
(2)如果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________.
(3)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
请你在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是想验证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2是想验证___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的关系;
实验3是想验证在同种液体中________相同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_.
五、解答题
16.重庆忠县石宝寨是三峡建设后实施重点文物保护的世界第第八大奇迹的一座建筑,如图所示,它采用的是在周围建一座180m高的混泥土围墙,旁边有一座供游人从石宝镇步行到“航母”上参观的木板桥,全长246m,当三峡电站12月蓄水后河水面最高达175m,次年5月放水后河水面最低水位只有130m,求:
(1)当游客以1.2m/s的速度完全通过木板桥需要多少时间?
(2)从蓄水后水面最高水位降低到最低水位河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多少?
六、综合题
17.核潜艇是潜艇中的一种类型,指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潜艇水下续航能力能达到20万海里,自持力达60—90天。某核潜艇排水量(排水量指潜艇潜行时排开水的质量):6500吨;航速:水上最大16节,水下最大22节;潜深:300m。(ρ海水=1.03×103kg/m3 , g取10N/kg)求:
(1)22节相当于多少千米/小时?(1节是指1小时行驶1海里,1海里等于1852米)
(2)核潜艇潜入水下3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A
二、多选题
8.【答案】B,D
9.【答案】A,C,D
三、填空题
10.【答案】低;甲;变小
11.【答案】橡皮膜破裂或漏气;越大;没有控制金属盒在盐水中的深度与在水中的深度相同
12.【答案】c;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3.【答案】3×103;120
四、实验探究题
14.【答案】1或2或3;小于;F液;F容与m液成正比
15.【答案】(1)密度;深度(2)控制变量法(3)液体密度;深度;深度;液体密度;深度;相同
五、解答题
16.【答案】解:(1)因为v=,所以完全通过木板桥需要的时间t==205s;
(2)水面最高达和水面最低水位的高度差h=175m﹣130m=45m,
河底减小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45m=4.5×105Pa.
答:(1)当游客以1.2m/s的速度完全通过木板桥需要205s;
(2)从蓄水后水面最高水位降低到最低水位河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4.5×105Pa.
六、综合题
17.【答案】(1)40.7km/h(2)3.09×106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