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浮与沉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4浮与沉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26 11: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10.4浮与沉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小晴在清洗苹果和梨子时,发现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她做了如下推断,正确的是(  )
A.?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大?????????????B.?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小 C.?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大?????????????D.?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小
2.将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受到的重力G甲、G乙 , 浮力F甲、F乙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G甲=G乙????????????????????????????B.?F甲=F乙????????????????????????????C.?G甲>G乙????????????????????????????D.?F甲<F乙
3.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B.?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C.?F甲=F乙=F丙?????ρ甲>ρ乙>ρ丙???????????????????????????D.?F甲=F乙=F丙?? ??ρ甲<ρ乙<ρ丙
4.如图所示,将一枚鸡蛋放在一杯盐水中,鸡蛋刚好处于悬浮状态,在往杯中加入清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鸡蛋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在减小 B.?鸡蛋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不变 C.?鸡蛋将下沉,所受浮力在减小 D.?鸡蛋将下沉,所受浮力不变
5.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 ,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 . 则(  )
A.?F甲=F乙?? ρ甲>ρ乙??????B.?F甲=F乙??? ρ甲<ρ乙??????C.?F甲<F乙?? ρ甲<ρ乙??????D.?F甲<F乙??? ρ甲>ρ乙
6.(2017?来宾)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小球甲、乙、丙、丁,静止在容器的水中,如图所示.这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 , 则(?? )
A.?F甲=F乙?????????????????????????????B.?F甲<F丁?????????????????????????????C.?F乙>F丙?????????????????????????????D.?F丙>F丁
7.如图所示,若“玉林号”导弹护卫舰从大海驶入珠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变小,舰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舰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舰体下沉一些 D.浮力不变,舰体上浮一些
二、多选题
8.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 )
A.上浮小球受到的力 B.磁极间的磁感线
C.杠杆的力臂
D.坐井观天的光路图
9.如图,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鸡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鸡蛋在甲杯中沉底,在乙杯中悬浮,在丙杯中漂浮,且各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B.鸡蛋受到三种液体的浮力关系为: C.鸡蛋排开三种液体的质量关系为: D.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三、填空题
10.“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kg/m3 , 用它做成体积为200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________kg,把它放入水中,它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漂浮;若将它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如图所示,一艘航母停在水面上,当航母上的一艘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航母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所受浮力 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如图所示,乒乓球从水里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A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A , 在B位置时受到的浮力为FB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__F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已知乒乓球最终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3cm3 , 则乒乓球的质量是________?g.
13.把一个体积是250厘米3的物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结果溢出水的体积是200厘米3。那么,这个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是________,物体的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四、解答题
14.某一木块的体积为200cm3 , 密度为0.8×103kg/m3 . 把它浸没在水中后放开手,为什么木块不能悬浮在水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现在在木块上放一重物,刚好使木块全部浸没,求此重物至少多重?(g=10N/kg)
15.元宵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美满的元宵是每个餐桌不可或缺的美食.细心的小红在看妈妈煮元宵时发现,元宵刚下锅时,先沉入锅底,加热一段时间后,元宵好象变“胖了”又浮上来.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元宵刚下锅时下沉,加热一段时间后,会浮上来?
五、实验探究题
16.学习浮力知识后,小华想制作个密度计,他制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铁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
b、将其漂浮在水中,在吸管上标出水面的位置,测出该位置到吸管下端的距离,即吸管浸入水中的深度H=5cm.如图所示.
c、推导:设吸管横截面积为S,在水中漂浮,故浮力与重大成就力二力平衡,所以G=ρ水gSH.若漂浮在其它液体中,则浸入的深度h会因液体密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浮力仍与重力平衡,即G=ρ液gSh.
d、根据以上推导的公式,可计算出液体密度与下表中的密度相等时,简易密度计浸入的深度h(取密度的单位为g/cm3)
e、小华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
4.5
4
(1)小华制作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________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步骤a中,将一些铁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是为了降低吸管的________,从而让它能够竖直的漂浮在液面上.
(2)通过对步骤c的分析,请推导出漂浮在ρ液液体中时,浸入深度h=________(用ρ水、ρ液、H表达).在第5次试验中,观察到该密度计浸入某种液体的深度是4cm,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千克/米3 .
(3)分析表中数据或制作的密度计发现:简易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表明液体的密度________(填“越大”“越小”“不变”),密度计的刻度线分布________(“是”或“不是”)均匀的.
六、综合题
17.小明制作了一个可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筒与大筒均为圆柱形容器.小筒和托盘的总质量为200g,小筒底面积50cm2 , 高12cm,大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托盘上不放物体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为“0”,将小筒竖直压入水中,当水面距小筒底10cm时,在小筒和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的刻度均为最大测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测物体放入托盘中,读出小筒或大筒上与水面相平位置对应的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1)该装置所能测量物体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_g;
(2)小筒上相邻两刻度线的间距比大筒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他想利用此装置测算出石块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图乙所示,将石块放入托盘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1;如图丙所示,将此石块沉入水中,读出大筒上的示数为m2 , 该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二、多选题
8.【答案】A,D
9.【答案】A,B,D
三、填空题
10.【答案】32;能;不变
11.【答案】上浮一些
;减小
12.【答案】等于;3
13.【答案】漂浮;0.8×103
四、解答题
14.【答案】解:(1)木块的质量:m=ρ木V木=0.8×103kg/m3×200×10﹣6m3=0.16kg;
木块所受重力:G=mg=0.16kg×10N/kg=1.6N
当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V木 , 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木=1.0×103kg/m3×10N/kg×200×10﹣6m3=2N
则F浮>G,所以物体上浮,最终处于漂浮状态,故不能悬浮;
(2)当物体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则F浮=G=1.6N;
由F浮=ρ液gV排得:
V排== =1.6×10﹣4m3;
(3)由于使木块刚好全部浸没,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与木块和重物的重力相等,
所以G重=F浮﹣G=2N﹣1.6N=0.4N.
答:(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受力不平衡,所以不能再水面下悬浮;
(2)木块漂浮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是1.6×10﹣4m3 .
(3)此重物至少0.4N.
15.【答案】答:沉入锅底的元宵,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加热一段时间后,根据F浮=ρ液gV排 , 元宵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元宵上浮.
五、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等于;重心 (2)H;1.25×103 (3)越大;不是
六、综合题
17.【答案】(1)300 (2)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