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选择题:
1. 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副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2. 右图为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的20世纪早期的一份报纸的内容,它反映了
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B.响应五四运动的国内专电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五四运动的爆发
3.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 )
A.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斗争的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 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4.“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里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什么精神?
A. 爱国 B. 民主 C. 进步 D. 科学
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
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
6.1927年7月24日,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宋庆龄所指的人是
A.蒋介石、陈独秀 B.汪精卫、陈独秀
C.蒋介石、汪精卫 D. 蒋介石、董必武
7. 1927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 国民党背叛了革命 B. 敌人力量强大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 工农革命运动遭到挫败
8.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三大”的召开
C.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D. 北伐战争的开始
9. 国民大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一定的继承性,这主是表现在 ① 革命的任务上 ② 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③ 革命的主力上 ④ 革命的性质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D.资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的第一站就是去南京拜谒中山陵。胡锦涛在与连战的会谈中也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1)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的有关事实,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什么异同?
12. 读右图,完成问题:
(1)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北伐的对象是谁?
(2)北伐胜利进军,但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答案 D C B A A
序号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C B
二、非选择题
11.(1)解题关键:明确国民革命运动的时间就可以轻松回答了。
答案提示: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2)解题关键:首先要明确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典型事件,其次从领导阶级、结果、前途、指导思想等方面去解答。
思路引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答案提示:略
12. (1)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原因:中共年幼缺乏经验;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陈独秀在后期的右倾错误放弃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