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名师教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1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祖国统一大业 名师教案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17 16: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从容说课】
引言分析:首先通过《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闻一多先生所呼唤的“七子”已有“六子”回到祖国的怀抱,说明社会主义中国国力的强盛,也说明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迫切渴望。“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说明这一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然后提出本课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目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两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
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一目中,应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在香港、澳门成功地进行了实践。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充分说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
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目中,应了解: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导下,大陆注重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打破了两岸几十年来的隔绝状态,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的统一。
关于“汪辜会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两会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是本目的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八项主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是针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情况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细化,是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回放】,使学生深刻体会。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
2.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
3.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
2.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录片及电视、广播、报纸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新闻,深刻体会其实践作用。
3.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伟大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
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
【教学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
【教学难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区别。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点明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推进新课】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背景
1、《告台湾同胞书》:
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大陆向台湾伸出了橄榄枝,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法,并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停止炮击的决定更引起了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响。与此同时,邓小平再次支持了这种做法。
2、邓小平讲话:解放台湾→台湾回归
【共同探究】和平解决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是和平解决的道路应该怎样走下去呢?
(二) 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共同探究】什么叫做“一国两制”?(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当一国两制的构想被邓小平提出时,整个世界都被这个具有创造性的想法震惊了。
【共同探究】为什么“一国两制”这么让人们惊讶呢?
(三)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
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来是为台湾问题量身打造的。但它尚未在台湾问题中开花,就在处理香港问题的时候结果,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一)香港的回归
【共同探究】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这颗“东方明珠”。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一直没有放弃收回香港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收回香港的实际终于成熟了。
1、香港回归的条件
【共同探究】归纳香港回归的两个历史条件?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
2、香港回归的经过
(1)中英谈判
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多媒体】《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学思之窗】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②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
(2)香港回归
庄严的时刻到来了【多媒体】放映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
(3)香港回归的意义
【共同探究】香港回归的意义?
①对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③对世界: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香港回归的烟火尚未消散,澳门回归的礼花又一次为中国点燃。1987年,关于澳门回归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二)澳门的回归
【共同探究】澳门问题的由来?
1、《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结合图片讲解)
2、澳门回归
请大家记住这个日子吧!1999年12月20日,在外漂泊了442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多媒体】“澳门回归”《七子之歌》)
小结:20世纪末,中国的这场盛事向世人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中国人同意祖国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世纪梦圆归港澳,百年功成盼宝岛!”自蒋介石逃亡台湾。宝岛已经和祖国大陆分离了整整56年。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的血浓于水。“一国两制”的成功更为台湾回归提供的范例。台湾回归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共同探究】台湾问题的由来?
国民党逃到台湾,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70年代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一)原因:
【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1)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
(二)表现:
1、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1) 1979年,实现正式的停火,倡议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2、汪辜会谈(民间的交流)
(结合“汪辜会谈”的图片,介绍其达成的共识及意义)
【课外资料】汪道涵,安徽嘉山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长期在经济部门担任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他是一个区的财经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杭州市财经部长、浙江省财政厅长、商业厅长、华东工业部长等。后来,又相继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及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4月,汪道涵当选为上海市市长。1985年,退居二线。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年高德昭的汪公被推举为会长。同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诞生,他又被一致举荐为名誉会长。辜振甫
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生,台湾省彰化县鹿港人,祖籍福建省惠安县。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后入日本东京大学研究财政及经济管理,大韩民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
3、对台政策的新发展
(1)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2)新时期的政策:(结合“连宋大陆行”分析)
【课堂小结】【共同探究】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意义。
香港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百年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
【板书设计】
【例题精讲】
1、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B)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2.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B)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社会制度不同
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D.各自权限不同
3.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回归后,其事务由香港人自己管 理,但不包括(A)
①外交②国防③立法④行政
A、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4.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B)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5.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战争与和平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B)
①台湾内部的分裂势力继续大搞“台独”活动 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 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历史上国共两党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过两次合作,当前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是(B)
A、实现本阶级的统治B、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C、共同对付“台独”势力D、共同对付美国的威胁
7.中国能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D)
A、中国政府的合法性B、“一国两制”政策的灵活性
C、世界潮流的驱动性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8.对推动两岸交流起到积极作用的台湾民间团体是(B)
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B、海峡交流基金会
B、海峡两岸友好协会D、海峡友好交流协会
【习题解答】
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有哪些主要内涵和重大意义?
答案提示:“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2、见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学案与测评》第3课
【备课札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