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内战烽火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内战烽火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1-17 09: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版八(上)历史:第17课 内战烽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全面内战爆发前后的基本史实: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的爆发;转战陕
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
学习难点:挺进大别山
【课前预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背景;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美蒋阴谋发动内战。
目的:1、蒋介石 。
2、中共和毛泽东: 。
一、 重庆谈判 时间:
人物:中共: 、 等
结果:国共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 。
二、全面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 ,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三、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 , 、 等率中共中
央转战陕北, 、 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 1、 时间:
2、概况: 、 率领 解放
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军主力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中原地区,开辟了 ,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 和湖北重镇 。
3、意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 。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课内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从电报上看,蒋介石“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实际真是这样吗?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2.讨论: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去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
3.内战第一年,战争进行的地区和战略态势及战争结果如何?第二年又有何改变?
4.思考课本第90页动脑筋。
【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巩固检测】(我达标,我快乐)
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全国人民最渴望的是(  )
A.民主、自由  B.和平、民主 C.团结、进步 D.自由、和平
2、毛泽东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 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 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3、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 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
C.发动内战的准备不足 D.美国主张扶蒋反共
4、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 )
A.《双十协定》 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 D.《国内和平协定》
5、抗日战争胜利后,美蒋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上党地区
6、全面内战爆发于( )
A.1945年8月 B.1945年10月 C.1946年2月 D.1946年6月
7、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收复延安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三大战役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说明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更有文章好做”指的是什么意思?
(3) 对蒋介石的邀请,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 为什么要作出这一决定 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4)国共双方经过谈判,有什么结果?
【课后提升】(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
解放战争顺口溜:46内战全面攻,47重点加反攻,48战役来决战,49渡江占南京。
对应解放战争的线索:全面内战爆发(1946.6)——粉碎全面进攻——粉碎重点进攻——转入战略反攻(1947.6)——进行战略决战(1948)——雄师渡江作战(1949)——追歼残余敌军
将顺口溜与线索对照记忆,看谁记得又快又扎实。
【学(教)后记】(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
的弯路的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