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26 23:0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初一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1.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这是因为葡萄糖(  )
A.能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B.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C.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D.能促进人体受损细胞的更新
2.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陈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观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结果如下表:
项目
①黄瓜汁
②青椒汁
③芹菜汁
④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 mL)
13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4种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不同,那么由多到少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3.有些人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而且往往是大口吞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专家建议:喝水切忌渴了再喝,应在两顿饭之间适量饮水,最好隔一个小时喝一杯水,而且要一口一口慢慢喝。下列关于水对人体的重要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能运输人体的营养物质和废物 B.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C.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4.下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大肠 B .X表示小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D.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5.如图是人体膈肌在胸腔内的位置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B.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C.膈肌从乙到甲时,吸气D.膈肌从乙到甲时,肺内气压变小
6.下列对于图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7.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煎牛排、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C.馒头、红烧鱼、煎鸡蛋、番薯粥 D.煎牛排、烤香肠、面包、巧克力、牛奶
8.根据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中氧气量最多
B.环境中二氧化碳少,是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少
C.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相比,人体吸入的氧气量较多,呼出的二氧化碳量较多
D.人体是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量较少,呼出的氧气量较多
9.用鼻呼吸比用口好,下面不能成立的理由是( )
A.鼻毛阻挡灰尘 B.鼻黏膜血管温暖吸入冷空气
C.鼻黏膜分泌黏液可清洁和湿润空气 D.嗅细胞感受气味刺激
10.从手臂的两根不同血管中抽得血液,测定其中的氧气(O?)、二氧化碳(CO?)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呈鲜红 B.甲是从静脉中抽取的
C.甲是动脉血 D.乙是从动脉中抽取的
11.生活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应积极应对。以下处理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
A.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压迫伤口远心端进行止血
B.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在实施人工呼吸
D.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并拨打“120”
12.100克下列食物给人提供能量最多的是:( )
A.米饭 B.鲜牛奶 C.馒头 D.花生米
13.下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量输血时,血型如果不同,①会凝集成团
B.②是白细胞,三种血细胞中只有它没有细胞核
C.若③这种血细胞严重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
D.④指的是血浆,它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14.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便于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参照实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每天都要做到均衡饮食、合理营养 B.过多摄入高糖、高脂肪食品易引起肥胖
C.儿童、青少年应常吃奶制品、鱼虾等食物 D.猪肝含铁较多,可预防佝偻病
15.某同学患肺炎输液,药物从手背血管到达肺部依次要经过( )
A.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静脉—肺
B.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肺
C.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D.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16.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探究,得到以下数据: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的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上述数据表明(  )
A.10%以下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没有危害 B.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加快
C.只要酒精浓度不高,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D.酒精浓度较低时对水蚤心率有促进作用,浓度稍高时有抑制作用
血浆
肾小管
输尿管
P
0.03%
0.03%
2%
Q
0.1%
0.1%
0%
17.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和Q两种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请指出P,Q各是什么物质( )
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B.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P是尿素,Q是葡萄糖
18.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肠腺,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重吸收作用
19.下图是正常情况下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甲、乙、丙、丁表示相关的结构,那么结构乙内的液体和结构丙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C.尿液、肾小管 D.原尿、肾小管
20.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除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盂有贮尿作用 B.肾小球有滤过作用
C.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D.膀胱有贮尿作用
21.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许多废物,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代谢废物排出途径的是
A.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B.皮肤排汗液C.肠道排出类便D.泌尿系统排尿
22.2018年3月底,我市中小学生篮球赛拉开帷幕。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奋力拼抢,汗流浃背,满脸通红,这些现象表现皮肤的功能有(  )
①排泄 ②调节体温 ③保护 ④感受外界刺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3.人体失血过多时需要及时输血.下列关于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 B.AB型血的人可以输入AB和少量O,A或B型血
C.O型血的人不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24.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为(  )
A.主动脉、上腔静脉B.下腔静脉、肺动脉C.肺静脉、肺动脉D.肺动脉、肺静脉
25.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的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是静脉
B.在医院里输液或抽血时,针插入的是动脉
C.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是感受手腕部动脉的搏动
D.管腔最小、管壁最薄、血流速度最慢,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曲线甲表示___的消化,最终消化产物是___。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____,完成于____。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在[ ]___被吸收得最多。
⑶区域D内的各种消化液分别是由____、____、肠腺分泌的。
⑷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这样可以避免对_______产生刺激。
27(6分).下面图一表示的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二是模拟呼吸作用示意图。请分析:
(1)图一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吸气”或“呼气”),相当于图二中______所示状态。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_____状态。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径都_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_____外界大气压。
28(10分).下图中甲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填字母),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它与同侧的心房之间具有瓣膜,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___)
A.左心房→左心室 B.左心室→左心房 C.左心房→右心房 D.左心房→右心室
(2)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______,这种血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能允许血细胞中的____________单行通过。
(3)乙图中,若⑥是肺泡外毛细血管,则⑤内流动的是____血,⑤血管和甲图__(填数字)是一样的;若⑥是组织处毛细血管,则⑤内流动的是_____血;若⑥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⑤内流动的是_____血。
(4)某人患了胃炎,如果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药物到达胃部至少要经过心脏 ____ 次。
29(9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若进入A的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是淀粉,则能消化该物质的器官有_____。
(2)图中②过程是_______;过程③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3)若图中C表示泌尿系统,则形成物质X需经过的两个主要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表示两种不同的物质,则人体血液内的_______运输物质a,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含有b丰富的血管是_______。
(5)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_____。
30(9分).下图1是老师绘制出的肾单位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曲线,请结合图2肾单位模式图分析回答。
(1)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图中的④______,⑤______和⑥______三部分。
(2)图1中,部位Ⅱ的葡萄糖浓度最终降为0,是因为该部位发生了_______作用。以此推断,部位Ⅱ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如果某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长时间超过正常水平,就会形成糖尿,糖尿病患者可通过_____进行治疗。
(3)若尿检后发现尿液中出现血细胞,最可能是因为图2中的[__]____的发炎,造成通透性增加。
(4)图2中有一条位于两组毛细血管之间的动脉,它是[①]_______,血管[②]和血管[③]相比,血液中物质浓度明显减少的成分有_________。
31(8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作用.
(2)某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震荡,这是为了模拟______.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
(4)如果把37℃水浴换为5℃水浴,再滴加碘液,这三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消化。
初一生物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ACCBA 6-10ABCDC 11-15ADBDD 16-20DDBDD 21-25 CACD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26(8分).
(1)蛋白质 氨基酸 (2)口腔 小肠 D小肠 (3)肝脏 胰腺(4)胃
27(6分).
(1)吸气 乙 收缩 (2)缩小 (3 B 等于
28(10分).
D 防止血液倒流 A (2)) ⑥ 红细胞
(3) 静脉 ③ 动脉 动脉 (4)2
29(9分).
(1)吸收 口腔和小肠 (2)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或肺的通气) 气体的扩散作用 (3)⑤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红细胞(或血红蛋白) 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
30(9分).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2)肾小管的重吸收 ⑥肾小管
注射胰岛素
④肾小球
(4) 出球小动脉 尿素、氧气
31(8分).
(1)2ml清水 对照 (2)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3)1 淀粉被唾液分解了(唾液被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4) 都变蓝
(5)物理性 化学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