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 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下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11项链接,涉及了古代科技中的四大发明、天文、中医药等诸多方面。回答以下1-4题
?
?
1.点击“指南针”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不应该看到以下内容
A.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发明的
B.指南针是利用磁石的特性来实现指示功能的
C.中国在北宋时发明了司南
D.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
2.点击“天文”进入网站的相关页面,我们惊喜地发现
?①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②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齐民要术》③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④中国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3.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固防,于是就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他可以知道
A.《本草纲目》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C.《汜胜之书》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D.《黄帝内经》被称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4.小明在浏览过程中,发现应该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他提出的建议中最合适的是
?A.浑仪 B.《农政全书》 C.《石氏星表》 D.数学
?5.我国自古农业发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农学研究,历来备受重视,成果丰硕。下列唐代以后的农学家有:①汜胜之②贾思勰③王祯④徐光启
?A.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播出使中医再度蜚声海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B.《伤寒杂病论》是重要药典
?C.中医创立了针灸疗法
?D.《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7.以下古代科技成就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授时历》②《石氏星表》③《九章算术》④《齐民要术》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
8.科学家郭守敬被后人称为“观象先驱,世代景仰”,据此判断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A.天文和历法 B.数学和水利 C.天文和数学 D.历法和数学
?9.浑仪主要用于
?A.航海 B.计算圆周率 C.观测天体坐标 D.治疗疾病
10.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的迅速发展 B.数学体系的形成
?C.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D.商业的繁荣
?11.关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欧洲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以下叙述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人创造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B.欧洲人使用而不创造
?C.阿拉伯人传播了中华文明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科技成就
12.16世纪以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逐渐趋于停滞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 B.封建专制制度 C.自然经济的状态 D.儒家传统思想
?1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15.唐诗发展繁荣的三座丰碑中以“诗圣”著称的是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6.下图所示的一套邮票是为了纪念古代著名剧作家而发行的。他是
?A.苏东坡 B.关汉卿 C.司马相如 D.马致远
?
?
17.邮票所示剧作家生活的时代及其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学形式分别是
?
A.北宋──词 B.西汉──赋 C.元──散曲 D.明清──小说
?18.中国的小说发展史大体说来,经历来了这样的沿革
?A.志怪──传奇──话本──长篇 B.传奇──志怪──话本──长篇
?C.话本──志怪──传奇──长篇 D.志怪──话本──长篇──传奇
19.假如你是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的北京城,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①阅读楷体字印刷的《论语》②在茶馆听人讲《三国演义》③带朋友去看京剧④鉴赏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A.全部都能享受 B.②③④ C.①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20.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则关于“骚”的解读,无关的一项是
?A.“骚”指楚辞 B.与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有关
C.楚辞又称“骚体” D.“骚”是爱情民歌的专称
21.首次作为全国统一文字的标准字体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2.右图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会徽中的“京”字字体在全国统一使用始于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南北朝
?
?
23.你看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吗?你认为它的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 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 D.明清写意画风格
?24.某班的部分同学去参观古代绘画珍品展,李明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25.在这次观展过程中,戴雅同学捡了一句名言来称道一幅名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应该是上题中四幅名画中的哪一幅?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
26.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
材料二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
请回答:
?
(1)以天文学和农学为例,说明中国古代文明的经验技术色彩。(6分)
?
(2)以伽利略的成就为例解释近代科学的特点。(4分)
?
(3)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对“李约瑟难题”的认识。(6分)
?
27.阅读以下材料
?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
材料二 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
请回答:
?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2分)
?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
?
(4)从鲁迅生活的时代来看,他如此评判火药和指南针在中西方的不同用途是想说明什么?(2分)
?
(5)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
28.某班历史第二学习小组在学习必修3相关内容后,制作了图1?1的作品。在作品简介有“最早”、“成熟汉字”等字样,而据该小组同学介绍,他们参考了学者董作宾的作品(图1-2):
?
?
图1-1 图1-2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1)根据相关信息,你推测该小组作品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3分)
?
(2)图1-1和图1-2所显示的文字,在其后是如何演变发展的,按次序写出其发展脉络及总体的演变趋势。(5分)
?
(3)作品展览的时候,某同学对“董作宾”是谁产生了兴趣,要了解相关信息,他想到了下列几种方法:
?
A.查阅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或《辞海》
?
B.查阅该小组作品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
C.在知名搜索网站相应位置输入“书法家”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寻找董作宾相关信息
?
D.去图书馆查阅《中国历史人物列传》
?
E.在知名搜索网站相应位置输入“董作宾简介”进行搜索
?
你会推荐他选择上述哪种查找信息的方式?为什么?(2分)
?
29.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往往反映了古代民众的文化生活状况。试结合课本所学内容,参阅下列资料,以先秦、宋代和明清时期的一些文艺史的内容为例,简述古代民众的文化生活。(12分)
?
资料一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劳动生活的欢快。最早的歌谣就是从劳动中产生的。《诗经》的诗,均可配乐而歌,流行于今陕西中部和山西、河南、山东,是北方民众的歌;楚辞的发生地约在今湖北、湖南,是诵读的韵文,是南方民众的歌。
?
资料二
?
? 《同光十三绝》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1.C 2.B 3.B 4.D 5.A 6.B 7.C 8.A 9.C 10.D 11.B 12.B 13.C 14.A 15.C 16.B 17.C 18.A 19.C 20.D 21.C 22.B 23.D 24.C 25.C
?
二、非选择题
?
26.(1)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例如,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我国自古农业发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历法制订和农学研究,历来备受重视,成果丰硕。例如,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
(2)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改变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并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3)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其实是在农业文明上取得巨大成就。在近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工业文明等特征逐步呈现的过程中,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闭关自守、固守农耕经济、统治者大力倡导程朱理学、以及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等要素的继续,便导致了近代中国科技的落后。
?
27.(1)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
(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
(4)引导中国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促进社会进步。
?
(5)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
28.(1)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为象形文字。
?
(2)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
(3)E,即网络搜索。因为快捷、方便、准确,信息的选择余地较大。
?
29.先秦时代,民众在劳动的过程中唱出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就有了民歌,《诗经》、楚辞,由此而来。宋代,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听句子长短不一的词,这就有了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词。还有就是听说话人讲话本。明清时期,市民的文化生活表现为听讲小说或阅读小说,观看戏曲演出,包括看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