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九)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此种题型综合性较强,一般以简单机械的特点为依托,结合速度、压强、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考查,计算量较大,公式较多,一般作为中考的压轴题型,是力学的核心部分。
1.关于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一定高
B.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C.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2.甲、乙两质量相等的物体,用外力F1使甲以速度v1匀速上升高度h时,F1做功W1,功率为P1;用外力F2使乙以速度v2同样匀速上升高度h时,F2做功W2,功率为P2,已知v1>v2,则( )
A.W1=W2 P1=P2 B.W1=W2 P1>P2
C.W1>W2 P1=P2 D.W1>W2 P1>P2
3.用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Z-9-1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甲、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图Z-9-1
A.η甲=η乙 W甲=W乙 B.η甲>η乙 W甲>W乙
C.η甲<η乙 W甲<W乙 D.η甲>η乙 W甲<W乙
4.如图Z-9-2所示,张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200 N的推力F,将质量为30 kg的物体在5 s时间内匀速推到1 m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2 m。则(g取10 N/kg)( )
图Z-9-2
A.推力的功率为40 W
B.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C.推力做的总功为300 J
D.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100 N
5.如图Z-9-3所示,甲用90 N的拉力,乙用50 N的推力,在30 s内共同使一辆小车从一个倾角为30°、长为60 m的斜坡底端匀速运动到顶端。甲、乙二人对小车做功________J,甲对小车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_W。
图Z-9-3
6.如图Z-9-4所示,重为150 N的物体在大小为40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了10 m,所用时间为20 s,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
图Z-9-4
7.有一同学用如图Z-9-5所示的动滑轮,把500 N的重物提升了2 m,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这名同学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总功是________J。
图Z-9-5
8.在建筑工地上,工人把重1000 N的物体沿着长s=5 m、高h=1 m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250 N(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图Z-9-6
9.2018·湖州 在拓展课上,小泉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拉动工件的情景,设置了如图Z-9-7所示的滑轮组。他用该滑轮组在4 s内将一个重为100 N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2 m。人的拉力为18 N,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求:
(1)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2)人的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图Z-9-7
10.工人用如图Z-9-8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及绳重均忽略不计。(g取10 N/kg)问: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50 kg,则建材的重力是多少?
(2)若工人在1 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 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 N,则拉力的功率为多大?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图Z-9-8
11.用如图Z-9-9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被提升的物体M重为760 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将物体M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5 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求:
(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
(2)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η。
(3)动滑轮的重力G动。
图Z-9-9
详解详析
1.C [解析] 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做功多的机器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A错误;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机械效率高的机器功率不一定大,故B错误;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慢,故C正确;功率等于功和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功率大,做功的多少不确定,所以做功时间也不确定,故D错误。
2.B [解析] 甲、乙两质量相等的物体,则所受重力也相同,匀速上升高度h,克服重力做功为W=Gh,等于拉力做功的多少,故W1=W2;
已知v1>v2,匀速上升高度都为h,根据v==可得,t1<t2,又P=,所以P1>P2。
3.A [解析] 此题中,物体的重力相同,物体上升的高度相同,据W有用=Gh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根据W总=W有用+W额外可知,W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甲=W乙,机械效率η=×100%,也是相同的,即η甲=η乙,故选A。
4.B [解析] 总功:W总=Fs=200 N×2 m=400 J;推力的功率:P===80 W,故A、C错误。有用功:W有用=Gh=mgh=30 kg×10 N/kg×1 m=300 J,斜面的机械效率:η=×100%=×100%=75%,故B正确。由W总=W有用+W额外可得,W额外=W总-W有用=400 J-300 J=100 J,由W额外=fs可得摩擦力:f===50 N,故D错误。
5.8400 180
[解析] 甲做功:W甲=F甲s=90 N×60 m=5400 J,乙做功:W乙=F乙s=50 N×60 m=3000 J,甲、乙一共做功:W=W甲+W乙=5400 J+3000 J=8400 J;甲对小车做功的功率:P===180 W。
6.400 20
7.1000 1250 [解析] 提起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Gh=500 N×2 m=1000 J。
根据η=×100%可得总功:
W总===1250 J。
8.(1)沿斜面的拉力是250 N,斜面的长度是5 m,
故W总=Fs=250 N×5 m=1250 J。
(2)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1000 N×1 m=1000 J;
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
η=×100%==80%。
(3)工人使用斜面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1250 J-1000 J=250 J;
根据W额=fs得:
f===50 N。
9.(1)由图知,n=2,
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绳=ns物=2×2 m=4 m,
人的拉力所做的功:
W=Fs绳=18 N×4 m=72 J。
(2)拉力F做功的功率:P===18 W。
(3)因为物体移动时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35,
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0.35G=0.35×100 N=35 N。
因物体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F拉和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拉=f=35 N,
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由F=(G动+F拉)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F拉=2×18 N-35 N=1 N。
10.(1)建材的重力:
G=mg=50 kg×10 N/kg=500 N。
(2)由图可知,n=2,则1 min内钢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12 m=24 m,
拉力做的功:W=Fs=200 N×24 m=4800 J,拉力的功率:P===80 W。
(3)由图像可知,当η=50%时,物重G=400 N,因为η=×100%=×100%=×100%=×100%,所以,由50%=可得,G动=400 N;当η′=60%时,η′=×100%,即60%=,解得G′=600 N。
11.(1)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760 N×5 m=3800 J。
(2)货物以0.5 m/s的速度匀速提升5 m的高度,由v=可知,运动的时间:t===10 s,
由图乙可知,此时10 s拉力做的总功是4000 J,所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
η=×100%=×100%=95%。
(3)由图甲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5 m=10 m,
由W总=Fs可得拉力:
F===40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2×400 N-760 N=40 N。
专题训练(八)
[杠杆力臂与最小力的作图]
杠杆力臂及最小力的作图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也是学习杠杆的基础和难点。
(1)杠杆力臂的画法,可分为以下几步:
第1步:确定支点,用字母“O”表示。
第2步:确定力的作用线,沿着力的方向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力的作用线用虚线表示。
第3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用大括号或背向箭头表示,并标明动力臂与阻力臂的符号“L1”或“L2”。
(2)杠杆最小力的画法:①使用杠杆时,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②最长力臂的确定:A.把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相连作为力臂时最长;B.在滚动圆柱体时,把支点和圆心相连构成的直径作为力臂时最长;C.对于长方体来说,对角线作为力臂时最长。③根据支点位置(支点在中间,二力同向;支点在一端,二力反向)确定力的方向,过力的作用点作出垂直最长力臂的力即为最小力。
?类型一 杠杆力臂作图
1.如图Z-8-1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图Z-8-1
2.用一杠杆提一重物,如图Z-8-2所示,请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L。
图Z-8-2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轻质弯曲杠杆在如图Z-8-3所示的位置平衡,请画出阻力F2和阻力臂L2。
图Z-8-3
4.请在图Z-8-4中画出均匀木棒OA的重力示意图以及力F的力臂。
图Z-8-4
5.杠杆AO在力F1、F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Z-8-5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F2。
图Z-8-5
6.如图Z-8-6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的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1、L2,O为支点。
图Z-8-6
7.如图Z-8-7所示是汽车液压刹车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中AOB的实质为一个杠杆,O是杠杆的支点,请画出刹车时它所受的动力F1、阻力F2和动力臂L1。
图Z-8-7
8.如图Z-8-8(a)所示为小华用笤帚在扫地。其中O为支点,作用在A点的动力为F1。请在图(b)中画出作用在B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2。
图Z-8-8
9.如图Z-8-9甲所示为用食品夹夹鸡蛋的场景,我们把食品夹抽象为杠杆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图Z-8-9
10.胶棉拖把的主要结构如图Z-8-10甲所示,使用时先将棉头浸泡于水中吸水,再拉动拉手,使之绕O点转动,胶棉夹将棉头中多余水分挤出后便可清理地板,请在图乙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作用在B点的阻力F2。
图Z-8-10
?类型二 最小力作图
11.画出使杠杆AB在如图Z-8-11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图Z-8-11
12.如图Z-8-12所示,想要在B点施加最小的动力撬起铁路上报废的道钉,请画出该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并标出动力臂L。
图Z-8-12
13.如图Z-8-1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作出所挂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在杠杆上A点所加最小作用力F的示意图。
图Z-8-13
14.如图Z-8-14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在竖直面内旋转,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和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的示意图。
图Z-8-14
15.如图Z-8-15所示,活塞式抽水机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当与连杆相连的B点向上运动时,画出作用在手柄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和B点所受的阻力F2。
图Z-8-15
详解详析
1.如图所示
图Z-8-1
2.如图所示
图Z-8-2
3.如图所示
图Z-8-3
4.如图所示
图Z-8-4
5.如图所示
图Z-8-5
[解析] 作力F1的延长线,过支点O作力F1作用线的垂线段L1,则线段L1为力F1的力臂;过力臂L2的右端,作垂直于L2的直线,与杠杆OA的交点为力F2的作用点,方向斜向右上方。
6.如图所示
图Z-8-6
7.如图所示
图Z-8-7
[解析] 踩下汽车踏板时,脚会对刹车踏板施加一个和踏板垂直向下的力F1,作用点在踏板上;过支点O作力F1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1;刹车踏板运动时,液压装置中的液体就会对B点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2,即阻力。
8.如图所示
图Z-8-8
9.如图所示
图Z-8-9
10.如图所示
图Z-8-10
11.如图所示
图Z-8-11
12.如图所示
图Z-8-12
13.如图所示
图Z-8-13
[解析] 要使动力F最小,则其力臂最长,OA为最长力臂;力和力臂是垂直关系,故在A点做OA的垂线,方向向上,即为最小动力F。重物G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4.如图所示
图Z-8-14
[解析]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时最长,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上。
15.如图所示
图Z-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