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人的性状和遗传》说课稿苏教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八年级(下册)第8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二节二、说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说课流程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这一节在第二十二章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一方面,本节是对第一节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具体化,另一方面本节的内容是整个遗传学知识的基础和入门,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是否扎实,对本章乃至高中阶段遗传学知识的学习都至关重要(二)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自己和其他同学遗传性状的异同,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分析图片资料、案例分析,参与情境活动以及教师指导下的进一步分析,使学生自己提高分析,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希望学生能自己归纳出什么是性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生物科技的发展状况,体会生物科学的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寻找自己身上常见的遗传性状”活动,体会到每个人都是于众不同的,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初二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基因控制性状。
(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4)遗传图解的绘制和分析
二、说教学方法 1、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实践中,对“人的性状和遗传”这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并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能够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说教法
(1)提问法 (2)多媒体展示法
(3)案例分析法 (4)讲授法等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学法依据: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约3分钟)
(2)观察,交流理解什么是性状
(3)共同揭开性状遗传的奥秘
(4)练习题
(5)小结与板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课堂:我上课前先举例说出一些学生常见 现象。如:身高、皮肤、眼睛、耳朵、拇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活动
这些特征被称为什么呢?这些特征跟我们的父母又有什么联系呢?
(二) 观察,交流理解什么是性状 案例分析:千里寻亲(展示课件)
让学生充当志愿者根据妇女A和妇女B以及小丽的一些外貌特征,去帮助小丽找到她的亲生母亲,并回答为什么要根据小丽的特征去寻找她的母亲?
你能猜出他们的关系吗?孩子像父母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遗传是普遍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遗传性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讨论一:有耳垂无耳垂卷舌不能卷舌 单眼皮双眼皮兔的白毛与黑毛除了人具有相对性状,在动植物身上也普遍存在番茄的红果与黄果(三)共同揭开性状遗传的奥秘 讨论二:
同学们对性状和相对性状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思考:为什么父母的许多性状会在我们身上出现?那么父母究竟把什么东西传给了后代,才使子女象父母呢?
子女的基因生殖细胞
父母的基因例如:一对决定单、双眼皮的基因(用A、a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初中阶段的基因对的出现方式只有这三种,要不有些同学可能会想复杂了
双
眼
皮单
眼
皮AAAaaa无耳垂母亲父亲有耳垂DddddddDDdd亲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 dd 母×DdDdd 父 Dddd子代表现型有耳垂 无耳垂亲代生殖细胞基因无耳垂母亲父亲有耳垂他们的后
代会是什么
性状呢?思考 板书设计及知识小结:
第三节 人的性状和遗传
一、生物的性状
1 形态 2结构 3 生理特征 4 行为方式
二、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三、基因控制性状
成对出现。如:AA Aa aa
↓ ↓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