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学考物理 新一线同步(讲义+课件):第七章 第一节 电路的几个基本概念和规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江学考物理 新一线同步(讲义+课件):第七章 第一节 电路的几个基本概念和规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28 10:13:47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第七章
第一节电路的几个基本概念和规律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1.电源和电流
b
2.电动势
b
3.欧姆定律、U-I图像及I-U图像
c
4.焦耳定律
c
5.导体的电阻
c
考点一 电源、电流和电动势
[巩固基础]
1.电源
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
2.电流
(1)定义式:I=。
(2)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微观表达式:I=nqSv。
3.电动势
(1)定义式:E=。
(2)物理意义:反映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演练考法]
1.(2016·4月浙江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没有惯性
B.运动是绝对的,但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C.电流强度有大小和方向,所以是矢量
D.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行轨迹时不能把月球看成质点
解析:选B 惯性与物体的受力状态无关,A错误;电流是标量,C错误;研究月球绕地球运行轨迹时,能把月球看作质点,D错误。
考点二 欧姆定律、I-U图像及U-I图像
[巩固基础]
1.欧姆定律
(1)表达式:I=。
(2)适用范围
①金属导电和电解质溶液导电(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
②纯电阻电路(不含电动机、电解槽的电路)。
2.I-U图像(伏安特性曲线)与U-I图像的比较
I-U图像
U-I图像
斜率
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电阻的倒数
图线上的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导体的电阻
线性元件
R1>R2
R1<R2
非线性元件
电阻随电压U的增大而增大
电阻随电压U的增大而减小
[演练考法]
2.(2018·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下列选项中用比值法定义来定义物理量的是(  )
A.a=         B.I=
C.C= D.R=ρ
解析:选C A选项为加速度的决定式,B选项为欧姆定律,D选项为电阻的决定式;C选项为电容的定义式。
3.氧化锡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电导G(电阻的倒数)与一氧化碳浓度C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如果将氧化锡传感器接到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一氧化碳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显示仪表(电压表)的指针就与一氧化碳浓度有了对应关系,观察仪表指针就能判断一氧化碳浓度是否超标。则下图中表示电压表示数U0与一氧化碳浓度C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由题图甲可知氧化锡的电阻R′==,再由题图乙知电压表的示数U0==,可以看出一氧化碳浓度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当C→∞时,U0→为一个定值,故C正确。
考点三 焦耳定律、导体的电阻
[巩固基础]
1.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常称为电热)跟电流I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及通电时间t成正比。
(2)公式:Q=I2Rt。
(3)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通常称为热功率,即:P==I2R。
[提醒]
(1)电流做功时,消耗的是电能,电能转化为哪种形式的能,由电路中的元件类型来决定。
(2)在纯电阻电路(如白炽灯、电炉等)中,电能全部转化为导体的内能。电流在这段电路中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发出的热量,即:Q=W;W=UIt=I2Rt=t;P=UI=I2R=。
(3)如果电路中除了含有电阻外,还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除了转化为内能,还要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即W=E其他+Q,P=P其他+P热。
2.导体的电阻
(1)电阻的定义式:R=。
(2)电阻的决定式:R=ρ。
(3)电阻率
①计算式:ρ=R。
②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a.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半导体(负温度系数):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一些合金: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d.超导体: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减小为零,成为超导体。
[提升能力]
一、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比较
纯电阻电路
非纯电阻电路
实例
白炽灯、电炉、电饭锅、电热毯、电熨斗及转子被卡住的电动机等
电动机、电解槽、日光灯等
电功与电热
W=UIt,
Q=I2Rt=t,
W=Q
W=UIt,Q=I2Rt,
W>Q
电功率与热功率
P电=UI,
P热=I2R=,
P电=P热
P电=UI,
P热=I2R,
P电>P热
二、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2.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率无直接关系,即电阻率大,电阻不一定大;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
3.两个公式的对比
公式
R=
R=ρ
字母含义
U:导体两端的电压
I:通过导体的电流
ρ:材料的电阻率
l:沿电流方向导体的长度
S:垂直电流方向导体的横截面积
公式含义
提供了测定电阻的一种方法
说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
[演练考法]
4.(2016·10月浙江学考)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短粗铜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40 cm时测得电阻为R。若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现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至50 cm(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变为(  )
A.R          B.R
C.R D.R
解析:选D 由于盐水总体积不变,设40 cm长时的横截面积为S。所以长度变为50 cm后,横截面积S′=S,根据电阻定律R=ρ,R′=ρ,联立两式得R′=R,选项D正确。
5.(2016·10月浙江学考)如图为一种服务型机器人,其额定功率为48 W,额定工作电压为24 V。机器人的锂电池容量为20 A·h。则机器人(  )
A.额定工作电流为20 A
B.充满电后最长工作时间为2 h
C.电池充满电后总电量为7.2×104 C
D.以额定电流工作时每秒消耗能量为20 J
解析:选C 根据P=UI可知,额定电流应该为2 A,选项A错误。电源的容量为20 A·h,即当额定电流2 A下工作时,能够工作最长时间为10 h,选项B错误。电源充满电后的总电量为Q=It=20×3 600 C=7.2×104 C,选项C正确。在额定电流下,机器人功率48 W即每秒消耗48 J,选项D错误。
6.(2017·11月浙江学考)小明同学家里部分电器的消耗功率及每天工作时间如表所示,则这些电器一天消耗的电能约为(  )
电器
消耗功率/W
工作时间/h
电茶壶
2 000
1
空调
1 200
3
电视机
100
2
节能灯
16
4
路由器
9
24
A.6.1×103 W B.6.1×103 J
C.2.2×104 W D.2.2×107 J
解析:选D 根据表格,这些电器每天消耗的电能为W=2 kW×1 h+1.2 kW×3 h+0.1 kW×2 h+0.016 kW×4 h+0.009 kW×24 h=6.08 kW·h≈2.2×107 J。
同课章节目录